第1章.新能源汽车:引领全球汽车工业变革./ 1
1.1.新能源汽车:科技驱动的新工业时代./ 1
1.1.1 智能网联时代的来临 / 1
1.1.2 政策红利下的汽车革命 / 4
1.1.3 新能源汽车 VS传统燃油车 / 6
1.1.4 新能源汽车的三大核心技术 / 8 1.1.5 5G、自动驾驶与新能源汽车 / 12
1.2.“双碳”目标:国家战略下的新能源革命./ 15
1.2.1 “双碳”目标下的新能源汽车 / 15
1.2.2 抢占未来全球战略制高点 / 17
1.2.3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 20
1.2.4 氢燃料电池车的发展路径 / 21
1.2.5 “里程焦虑”的最优解 / 25
1.3.格局与变量:新能源汽车市场争夺战./ 27
1.3.1 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 / 27
1.3.2 马太效应与品牌高端化 / 29
1.3.3 玩家 1:自主品牌 / 31 1.3.4 玩家 2:欧美品牌 / 32 1.3.5 玩家 3:日韩品牌 / 34 1.3.6 玩家 4:新创与合资品牌 / 35
1.4.顶层设计:我国新能源汽车实践路径./ 36
1.4.1 构建多层级技术方案 / 36
1.4.2 强化模块化技术趋势 / 38
1.4.3 搭建全产业链生态布局 / 39
1.4.4 完善充换电基础设施的对策建议 / 41
第2章.技术路线:新能源汽车的实现路径./ 44
2.1.纯电动汽车:开启汽车的电动化时代./ 44
2.1.1 纯电动汽车的基本结构 / 44
2.1.2 不同动力驱动形式的纯电动汽车 / 47
2.1.3 电池单独驱动式纯电动汽车 / 50
2.1.4 超级电容单独驱动式纯电动汽车 / 51
2.1.5 复合电源驱动式纯电动汽车 / 52
2.1.6 双源驱动式纯电动客车 / 53
2.2.混合动力汽车:双轮驱动汽车新变革./ 55
2.2.1 串联式混合动力汽车 / 56
2.2.2 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 / 57
2.2.3 混联式混合动力汽车 / 58
2.2.4 插电式混动 VS增程式混动 / 60
目.录
2.3.燃料电池汽车:赋能汽车低碳化转型./ 62
2.3.1 燃料电池汽车的工作原理 / 62
2.3.2 燃料电池汽车的关键技术 / 64
2.3.3 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的优点 / 67
2.3.4 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的缺点 / 69
第3章.整车控制器: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大脑./ 72
3.1.整车控制器:整车控制系统核心部件./ 72
3.1.1 整车控制器的结构原理 / 72
3.1.2 整车控制器的基本功能 / 74
3.1.3 整车控制器硬件电路设计 / 77
3.1.4 AUTOSAR基础软件架构 / 79
3.2.系统架构:新型整车控制器关键技术./ 82
3.2.1 电子电气架构 / 82
3.2.2 车载以太网技术 / 84
3.2.3 CAN FD总线技术 / 85
3.2.4 双核心控制架构 / 87
3.2.5 汽车 OTA技术 / 89
3.3.EBS系统:提升车辆稳定性与舒适性./ 91
3.3.1 汽车制动系统的发展现状与发展成就 / 91
3.3.2 EBS系统的工作原理 / 93
3.3.3 EBS系统功能与技术优势 / 94
3.3.4 EBS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 / 97
3.3.5 汽车制动系统的发展趋势 / 99
第4章.电机控制器:新能源汽车的驱动系统./ 102
4.1.电机控制器的工作原理与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 102
4.1.1 电机控制器的基本原理 / 102
4.1.2 纯电动汽车逆变器装置 / 105
4.1.3 电控系统效率优化技术 / 106
4.1.4 电控系统模块结温保护技术 / 108
4.1.5 电机控制器技术的发展趋势 / 109
4.2.电机流派:驱动电机类型与转速控制./ 111
4.2.1 交流异步电机 / 112
4.2.2 永磁同步电机 / 114
4.2.3 开关磁阻电机 / 116
4.2.4 直流电动机 / 116
4.3.电驱系统:电能和机械能的相互转化./ 118
4.3.1 驱动控制器关键技术 / 118
4.3.2 驱动电机的关键技术 / 122
4.3.3 电驱系统集成化趋势 / 124
第5章.电池管理系统:新能源汽车的“血液” / 128
5.1.市场格局:汽车电池管理系统产业链./ 128
5.1.1 BMS的组成与核心功能 / 128
5.1.2 新能源汽车 BMS产业链 / 130
目.录
5.1.3 我国 BMS产业的竞争格局 / 132
5.1.4 动力电池的技术路线之争 / 134
5.2.技术架构:电池管理系统构成及功能./ 137
5.2.1 集中式与分布式 BMS / 137
5.2.2 电池管理系统的硬件架构 / 139
5.2.3 电池管理系统的软件架构 / 141
5.2.4 传感器技术在 BMS中的应用 / 144
5.3.电池热管理系统:BMS散热技术方案./ 147
5.3.1 空冷式散热系统 / 149
5.3.2 液冷式散热系统 / 149
5.3.3 热管式散热系统 / 151
5.3.4 相变材料散热系统 / 154
5.4.典型案例:电动汽车品牌 BMS系统比较./ 156
5.4.1 案例 1:特斯拉 Model S / 156
5.4.2 案例 2:小鹏汽车 G3 / 159
5.4.3 案例 3:比亚迪秦 Pro EV500 / 161
5.4.4 案例 4:荣威 R ER6 / 164
第6章.充电设施:新能源汽车的“供血管” / 167
6.1.数字基建:我国充换电设施建设路径./ 167
6.1.1 充换电设施建设的现状及挑战 / 167
6.1.2 充电桩与充电站的建设成就 / 170
6.1.3 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模式 / 172
6.1.4 完善充换电基础设施的对策 / 174
6.2.技术应用:汽车充电系统的关键技术./ 177
6.2.1 充电系统的结构 / 177
6.2.2 传导充电技术 / 180
6.2.3 无线充电技术 / 181
6.2.4 电池更换技术 / 183
6.3.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商业模式与路径./ 184
6.3.1 充电桩的类型与特点 / 184
6.3.2 国内外充电桩产业发展现状 / 187
6.3.3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产业链 / 189
6.3.4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商业模式 / 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