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我国生态工业园模式创新发展研究
0.00     定价 ¥ 66.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2308661
  • 作      者:
    作者:闫二旺|责编:李筱文
  • 出 版 社 :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11-01
收藏
作者简介
  闫二旺,1965年8月生,中国共产党党员,经济学博七,二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理事,山西省政协智库专家。长期从事区域经济学、工业生态学的研究工作,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6项,发表专业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主编国家财政部“十三五”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1部,获得山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
展开
内容介绍
  在总结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的经验基础上,《我国生态工业园模式创新发展研究》探索和创新了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策略。在循环经济发展方面,从产业共生的载体、范围、方式和形成路径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剖析,并提出了发展生态工业园区的排他性政策建议;在环境保护方面,引入精细化管理思想和方法,系统整合我国生态工业园区环境保护的项目和事务,构建了我国生态工业园区环境保护精细化管理模式,即环境管理信息平台一环境管理体系一环境管理长效机制一环境保护社会化。同时,运用戴明环构建了生态环境精细化管理PDCA体系。在区域创新网络方面,总结苏州工业园区创新生态圈建设的经验,为其他园区建设区域创新网络提供经验借鉴。在开放合作方面,课题组紧扣小型开放经济区的特性,在探索新一轮开放创新过程中,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引进来”“走出去”和开展国际合作的新路径,提出了混合链招商、创业招商等开放新路径。在产城融合方面,从运营机制、空间布局和制度创新三个方面展开分析,提出必须统筹协调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重点建设新型社区商业服务中心体系,推动生态工业园区向生态产业新城转变。
  为了精准分析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发展成效,该书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基于主成分分析,建立生态工业园区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测度生态工业园区发展水平综合指数和协调系数,结果显示我国国家生态工业园区呈现具有高水平、强协调的基本态势。
  面对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挑战,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可以借鉴循环经济合力模型,围绕循环经济发展,率先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率先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和自主技术创新,成为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排头兵、示范区。同时,该书还展望了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的六大趋势:低碳行动社会化、循环利用虚拟化、绿色技术产业化、社区营造向心力、构建国际合作的新高地和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有助于代领生态工业园区明确发展理念.推动园区可持续发展。
展开
精彩书摘
  《我国生态工业园模式创新发展研究》:
  (三)产权扩资
  产权扩资是指通过产权交易方式引进和扩大资本的外资利用模式。生态工业园区要引导企业通过增资扩股、境外上市、外资并购等多种途径,引进和扩张资本、吸收先进的技术和项目。
  1.增资扩股。增资扩股是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和拓展生产范围的重要手段。在外资集聚程度较高的生态工业园区,外企增资扩股已经成为利用外资的重要渠道。在市场预期一定的条件下,影响外企增资扩股的主要因素就是地方营商环境。因此,生态工业园区要坚持亲商安商理念,在进一步完善“一站式”服务等精简高效服务模式基础上,积极对接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经验和模式,探索实施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建设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投资和贸易便利化程度,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形成更高水平的开放与合作环境,增强外资企业增资扩股的信心。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引进外资方面,新批外资项目和外资增资项目两手抓,外资利用持续增加。在增资项目中,永旺梦乐城项目、约翰迪尔项目、考拉商业保理项目、灯塔涂料项目等增资额均超过3亿元。
  2.境外融资。进入21世纪,我国企业境外上市的数量不断增加,境外融资已经成为利用外资的重要方式。境外上市融资的影响因素十分复杂,除了市场行情、企业的声誉等因素外,境外上市的交易成本也有重要影响,包括境外上市的政策、通行规则以及风险预防等。因此,生态工业园区也要借鉴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经验,组建境外投资促进委员会,摸排一批重点培育名单,并指导企业制定境内外上市培育计划,为企业对外投资提供“一站式”服务,减少境外上市的交易摩擦,降低境外上市的交易成本;同时要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自主借用外债,有效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进一步拓展利用外资的渠道。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不仅提供上市指导和服务,而且还为上市企业提供奖励基金。
  3.外资并购。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9号)和商务部《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商务部令[2009]第6号)的精神,生态工业园区积极宣传和推介市场前景好、高成长性的企业,为园区企业与外资之间搭建交流平台,引导外资企业参与园区企业的改造和发展。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过鼓励外资并购等方式引进资本,盘活存量企业,带动园区产业转型升级。外资并购的主要项目有:比利时贝卡尔特集团收购韩国韩线钢铁项目(2011年)、德国赢创工业集团收购位于开发区的美国邱博公司的二氧化硅业务(2017年)等。
  二、“走出去”的探索
  在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要素流动的双向性明显表现出来。一个区域不仅需要从区外、国外获得更先进的生产要素,而且还必须将过剩的产能输出向区外和国外。对外投资、虚拟工业园区建设和示范带动等活动已经在工业园区出现,并将成为推动园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
  (一)对外直接投资
  对外直接投资是企业转移产能和调整布局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寻求发展空间的策略。生态工业园区企业开展境外投资,是园区产品、技术和服务“走出去”的重要策略,也为园区经济结构转型腾出了空间和要素。随着园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进程的加快,园区企业对外投资的步伐不断加快,对外投资将成为园区经济活动和管理的新内容。为了有效推进对外投资进程,生态工业园区要统筹开展对外投资监管、服务体系建设和风险防范等项工作,契合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打造精简、高效的“走出去”模式。苏州工业园区采用多种举措加快企业对外投资步伐。2015年建立了境外投资促进委员会,出台专项政策建立首个国家级境外投资服务示范平台,为中国企业境外投资提供集成化、专业化的“一站式”服务。同时,联系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驻华机构以及中外金融机构、市场中介成立“金鸡湖境外投资服务联盟”,对外投资企业提供咨询、信息,为投资方案提供建议。2016年,园区有81家企业在境外累计投资104个项目,投资额10.47亿美元,同比增长153.17%。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思路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观点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五节 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生态工业园区的国际经验及我国的特殊性
第一节 国内外生态工业园区发展述评
第二节 国外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经验
第三节 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特殊性

第三章 我国生态工业园区的SWOT分析
第一节 我国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现状
第二节 我国生态工业园区的SWOT分析
第三节 基于SWOT分析的发展策略
第四节 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合力模型

第四章 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研究
第一节 生态工业园区产业共生的载体
第二节 生态工业园区产业共生的范围
第三节 生态工业园区产业共生的方式
第四节 生态工业园区产业共生的形成路径
第五节 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政策

第五章 我国生态工业园区生态环境精细化管理研究
第一节 精细化管理方式及其思想
第二节 我国生态工业园区生态环境精细化管理实践

第六章 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创新网络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 区域创新网络的理论来源
第二节 苏州工业园区创新生态圈建设的实践

第七章 我国生态工业园区的开放合作研究
第一节 小型开放经济区
第二节 我国生态工业园区的开放新路径
第三节 中外合作生态工业园区实践

第八章 我国生态工业园区的产城融合研究
第一节 生态工业园区产城融合的条件
第二节 我国生态工业园区产城融合的运营机制分析
第三节 我国生态工业园区产城融合的空间布局模式
第四节 我国生态工业园区产城融合的制度创新

第九章 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发展的绩效
第一节 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发展水平评价
第二节 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绩效分析

第十章 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的趋势
第一节 低碳行动社会化
第二节 循环利用虚拟化
第三节 绿色技术产业化
第四节 社区营造向心力
第五节 构筑国际合作的新高地
第六节 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