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本章首先介绍相关研究背景,即在新的发展阶段下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特征及西南丘陵山区乡村振兴的迫切需求。其次介绍本书的重点内容,包括形成机理、基本命题、演化机制和优化调控,涉及重庆市、区县、村域不同尺度的典型研究区域。再次介绍本书的研究方法和基础数据来源。最后介绍本书的研究目标、研究思路及行文脉络。
第一节 背景与意义
一、新时代的呼唤
伴随着国内外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与发展格局加速变化,我国城乡关系正在从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与城乡融合转变,城乡间各要素流动更加频繁与活跃。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已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其中“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指明了中国在当前发展中普遍存在的分化问题,包括区域不均衡发展、城乡二元格局、贫富差距及乡村内部发展差距等,既反映出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发展不均衡不充分,又折射出当前发展格局和生产状况的结构性矛盾。着力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已成为破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抓手。因此,如何夯实乡村内增力推动乡村发展以克服“不充分”这一客观现状、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成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这一宏伟蓝图首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同时为乡村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
乡村生产空间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基地之一,也是乡村生产活动的实践载体。在传统农耕社会时期,乡村生产空间构成要素单一、人地关系简单,人们以解决吃饭与生存为主要目的在耕地(或称为田地)上从事农业耕作行为,耕地空间便成为乡村生产的主要实践载体;到了改革开放时期,随着区域协调发展、城乡融合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加速推进,以及政府主导下的“三权分置”、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等相关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不断深入,我国乡村生产空间几十年乃至数世纪所形成的生产经营行为与活动受到了强烈挑战,加之多元主体间的利益竞争与合作日趋激烈,乡村生产活动已逐步演变为集生产、加工、仓储、物流、研发、服务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生产经营行为,乡村生产空间由单一的耕地拓展为包括耕地、园地、设施农用地、乡村工业用地、商服用地等在内的多形式、多功能、复合化、立体化的空间形态,其人地关系愈渐复杂多变。厘清这一复杂多变的人地关系已成为新时代提升乡村发展内增力的关键。因此,本研究以吴传钧院士提出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吴传钧,1991)为理论缘起,基于多学科理论交叉,如“空间的生产”理论(Lefebvre,1991)、“耗散结构”理论(颜泽贤,1987)等,提出“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王成和李颢颖,2017)这一新理念,解构乡村生产发展的空间载体(乡村生产空间)丰富乡村地理学的相关理论,以指导地方编制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达到发挥地理学服务于国家战略的学科目标。
二、西南丘陵山区乡村振兴的迫切要求
西南丘陵山区作为国家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区域之一,乡村发展既受地形地貌复杂、经济条件落后、人口流动频繁、生态环境脆弱等多因素制约,又面临耕地细碎化与适度规模经营需求失调、基础设施滞后与小农生产经营并存、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仍有待提升等诸多难题,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相差甚远。这一现实窘境决定西南丘陵山区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演化机理、风险及适应性等诸多方面异于东部发达地区或平原地区,呈现出独特性与突显性。本研究选择西南丘陵山区开展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示范价值。重庆市是西南丘陵山区唯一的直辖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区,受国家宏观政策倾斜和地方政策大力支持,已开展大量乡村生产的实践,乡村产业由单一的农业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转变,乡村生产方式多样化和生产关系复杂化特征显著,乡村生产空间系统内的人地关系愈渐复杂多元,为探究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演化机理提供了重要的现实平台。同时,受自然条件、经济水平、文化差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其所辖区县乡村发展的区域差异明显,生产空间人地作用的过程、状态复杂多样,乡村生产空间系统发展水平各异、所面临的关键问题不尽相同,对其开展研究有利于探索出系统风险、适应性的空间分异特征,进而差异化设计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优化路径,具有很好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因此,以重庆市为研究区,既可为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理论研究提供实践载体,又可为差异化优化调控乡村生产空间系统提供理想案例,同时通过这一研究不仅有利于突破重庆市乡村生产空间发展的现实困境,也有利于进一步发挥重庆市在西南丘陵山区乃至其他区域实现乡村振兴、优化乡村生产空间的示范效应。
本书在厘清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内涵、要素、历史形态、运行机制的基础上,揭示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演化机理,并对演化中的系统状态进行定量评价,初步构建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理论研究范式,以丰富乡村地理学理论,推进乡村地理学综合化发展,同时服务于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壮大新产业新业态及满足实施乡村振兴等战略需求,针对乡村转型与振兴新阶段西南丘陵山区乡村生产空间系统演化的复杂问题,在厘清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演化规律与动力机制基础上,从系统风险和适应性角度量化现阶段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演化状态,进而提出乡村生产空间系统优化的差异化调控策略,为其他区域乡村生产空间系统优化提供实践示范。
第二节 总体架构
一、核心内容梳理
(一)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形成机理
在我国,不同空间尺度都存在着人和自然之间、生产和生活活动之间、自然生态系统内部关系不尽协调的矛盾,以人地和谐共生为核心思维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学术思想是协调这些矛盾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石。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自组织演化过程是人地相互作用产生的各种结果的表征,乡村多元主体与乡村地理环境之间的共生进化过程是理解乡村生产空间系统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乡村生产空间系统运行发挥效率的重要前提,是实现乡村生产空间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承载力是有限的,作为理性经济人的乡村多元主体为获取自身发展所需的资源势必展开竞争,从而形成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竞争淘汰过程。一方面,当乡村多元主体各自所占有的资源不足时,乡村多元主体的内生需求会驱动其行为发生变化,寻求匹配性强的伙伴进行共生合作,其目的是通过合理的资源媒介的共建共享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另一方面,一定的乡村生产空间系统所能容纳的乡村多元主体的数量相对稳定,一旦乡村多元主体出现极化现象,乡村生产空间系统平衡被打破,系统的自适应性的均衡。因此,通过测度乡村生产空间资源环境承载力,辨析乡村多元主体竞争与合作的共生作用关系,模拟乡村多元主体与乡村生产空间的正负作用过程,最终进化为人地互惠共生的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均衡状态,这一过程将有助于揭示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形成机理(图1-1)。
图1-1 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研究框架
(二)乡村生产空间系统演化的基本命题
系统存在本质上是一个动态过程,一切实际系统自开始存在之时便由于其内外部联系复杂的相互作用而处于无序与有序、平衡与非平衡的相互转化的运动变化之中,这种复杂的相互作用构成系统的演化机制。乡村生产空间系统作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重要分支之一,是人地关系在乡村地域生产空间的表征,某一历史节点乡村生产空间的人地关系状态是乡村多元主体与地理环境作用过程中大量随机现象的累积或叠加。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系统要素不同的类型和组合形式,形成不同的人地关系。同时,乡村生产空间系统作为一个动态开放的复杂系统,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产生各种联系、发生各种作用,系统内部与外部之间也不断产生物质、信息和能量的流动,推动系统缓慢运行。系统受到外界某一因素的影响或刺激就会增强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加快其与其他系统之间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速率,当达到某一阈值时系统发生突变或遽变而改变系统内的人地关系状态,进而使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运行状态发生改变,系统得以演化。据此,针对乡村生产空间系统演化这一特性,本研究提出以下三个基本命题。
(1)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演化是各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推动的结果。
(2)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演化是系统内部及其与外部系统之间物质、能量、信息的流动和迁移转化过程的综合反映。
(3)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演化是一个时序过程,是不同时空状态下系统表征累积的结果。
(三)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演化机制
在系统科学中,通常用有序、无序来描述客观事物的状态。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信息和能量,在外界达到一定阈值时,就可能从原先的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空和功能上的有序状态,即耗散结构。乡村生产空间系统实质上是一个远离平衡状态的耗散结构,一旦形成就一直处在运动之中,不断受到内外环境影响,并随着时间与空间推移不断演化,总体趋势将按照“有序—新的无序—新的有序”方向演化。演化机制是影响乡村生产空间系统形成演化的各种力量或因素的构成及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和原理,这种方式和原理在乡村生产空间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在乡村生产空间系统中,乡村多元主体对政策认知及其行为响应结果各异,乡村生产空间上的活动结果会出现多种可能,而且由于乡村生产空间的自然禀赋与环境承载能力的不同、历史积淀的差异,不同时刻的乡村生产空间系统显现结果的可能性复杂多样,因此某时刻乡村生产空间的人地关系状态,可以被认为是人地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大量随机现象的结果之一,而这种结果几乎难以恢复到初始状态。因此,辨别不同时刻人地关系状态可以厘清乡村生产空间系统演化过程,基于乡村生产空间系统中的主导要素变化和要素层次变化,探究系统内各要素间及其与周围环境的物质、信息、能量流的基本特征,阐释乡村生产空间系统演化力的作用方向与强度,揭示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演化机制,对合理构筑和不断优化生产空间格局、实现生产空间资源优化配置和系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四)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优化调控
乡村生产空间系统始终处于不断进化与不断退化的循环之中,当系统远离平衡状态时,系统内部诸要素的随机涨落必然打破系统原有的稳定结构,推动系统朝某一方向运动的整体性特征。而这一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重塑过程,一方面可通过厘清乡村生产空间系统内多元主体的认知能力和行为响应过程,调控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内部要素和结构,消除系统内各要素间的消极关系,建立各要素间积极的关系,促进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人地关系优化。另一方面乡村生产空间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巨系统,将其置入乡村空间这一大系统中,协调与均衡生活空间子系统和生态空间子系统,从子系统优化到系统优化制定宏观调控策略,解决当前乡村空间发展的现实需求问题,促进乡村空间可持续发展。
二、案例区选择
(一)宏观尺度——重庆市
重庆市(28°10′N~32°13′N,105°11′E~110°11′E)地处中国内陆西南部、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东西宽475.61km,南北长447.93km,总面积8.24万km2,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直辖市(图1-2)。重庆市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地势总体上由南北向长江河谷逐级降低,西北部和中部以丘陵、低山为主,东南部沿大巴山和武陵山两座大山脉,属于川东平行岭谷地区,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其中山地占76%,丘陵占22%,河谷平坝区仅占2%,有“山
图1-2 重庆市行政区划图
目录
前言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背景与意义1
第二节总体架构3
第二章乡村生产空间系统概念性认知及相关进展18
第一节关键概念辨析18
第二节理论基础21
第三节相关研究进展27
第三章乡村生产空间系统要素构成与运行机制31
第一节乡村生产空间系统要素构成及演化历程31
第二节乡村生产空间系统运行的质性分析与量化评价39
第三节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运行机制44
第四节乡村生产空间系统运行实证:重庆市恒和村48
第五节小结53
第四章乡村生产空间系统有序性及其状态量化研究55
第一节乡村生产空间系统有序性55
第二节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状态量化的研究基础和方法63
第三节乡村生产空间系统有序性与量化表达实证69
第四节小结80
第五章乡村生产空间系统演化的逻辑认知及数理表达81
第一节乡村生产空间系统演化逻辑认知的总体思路82
第二节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人地关系解析82
第三节乡村生产空间系统演变的三维分析85
第四节乡村生产空间系统演化的流驱动机理87
第五节乡村生产空间系统演化的数理模型89
第六节乡村生产空间系统演化测度实证研究:以江津区为例92
第七节小结99
第六章乡村生产空间系统演化的利益相关者社会网络分析100
第一节利益相关者分析方法101
第二节利益相关者的识别和分类103
第三节不同熵变过程下的利益相关者社会网络分析106
第四节小结116
第七章乡村生产空间演化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驱动及响应117
第一节乡村生产空间系统演化的利益相关者的特征118
第二节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熵变过程中的利益驱动122
第三节利益相关者角色响应126
第四节小结127
第八章乡村生产空间系统风险评价及其空间分异格局129
第一节乡村生产空间系统风险机理分析130
第二节乡村生产空间系统风险评价131
第三节结果与分析139
第四节重庆乡村生产空间系统风险差异化防控建议141
第五节小结142
第九章乡村生产空间系统脆弱性时空分异与差异化调控143
第一节乡村生产空间系统脆弱性内涵解构143
第二节乡村生产空间体系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149
第三节乡村生产空间系统脆弱性评价模型建立153
第四节乡村生产空间系统脆弱性时空演变157
第五节乡村生产空间系统脆弱性类型划分182
第六节乡村生产空间系统脆弱性差异化调控188
第七节小结191
第十章乡村生产空间系统适应性评价及障碍因素分析193
第一节乡村生产空间系统适应性框架分析194
第二节乡村生产空间系统适应性评价196
第三节乡村生产空间系统适应性时序演化特征分析202
第四节江津区乡村生产空间系统适应性障碍因素分析205
第五节小结208
第十一章乡村生产空间系统演化及其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210
第一节乡村生产空间系统“信息熵”理论211
第二节乡村生产空间系统演化指标体系构建212
第三节乡村生产空间系统可持续发展分析模型216
第四节结果分析218
第五节基于熵权与指标时间序列变化的乡村生产空间系统优化
策略222
第六节小结224
第十二章研究结论、策略与展望225
第一节研究结论225
第二节调控策略227
第三节研究展望231
参考文献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