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特色家庭农场嵌入式发展研究
0.00     定价 ¥ 6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1841053
  • 作      者:
    作者:管珊|责编:胡成洁//梁含依
  • 出 版 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11-01
收藏
作者简介
管珊,湖北石首人,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农村经济组织与乡村社会发展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近年来,在《中国农村观察》、《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当代经济管理》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也在《社会科学报》、《中国妇女报》等报刊媒体上发表观点文章。
展开
内容介绍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家庭农场作为近年来兴起的重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社会化服务发展、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功能、巩固和完善“统分结合”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家庭农场发展既有基于各国家庭农场发展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度意味着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只能通过土地租赁合约的方式完成资源的获取,进而表现出租赁农场的特质,与欧美国家可以作为遗产继承的家庭农场有显著差异。中国农村延续几千年的村社结构和小农经济传统也意味着家庭农场不可能实现大规模经营而只能走适度规模经营道路。“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背景下,发展家庭农场还需考虑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问题。由此,中国特色家庭农场需要走一条嵌入式发展道路,表现为家庭农场受人地关系、社会资本、乡村社会结构制约并与上述因素双向互构。家庭农场的嵌入式发展路径是在“三农”整体视野中形成的,既回应了农业的规模经营问题,也回应了农村发展和农民发展问题。
  《中国特色家庭农场嵌入式发展研究》是笔者多年调研、观察和思考凝结而成的成果,书中所展现的家庭农场特征、影响及发展趋势随着新时代中国大地的巨变愈发彰显。比如家庭农场与小农户长期共存、土地流转中集体组织的作用、家庭农场繁昌模式的生命力等。
  衷心希望《中国特色家庭农场嵌入式发展研究》的出版能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
1.5 可能的创新

第2章 中国小农经济演化与家庭农场发展的历史起点
2.1 在农户分化的基础上重新认识小农经济
2.2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历程与中国语境下的家庭农场
2.3 家庭农场发展:目标与基础

第3章 家庭农场组织特征与农业经营方式变革
3.1 家庭农场组织特征
3.2 家庭农场组织化水平
3.3 家庭农场技术采用与风险态度
3.4 家庭农场促进农业经营方式变革

第4章 要素合约与家庭农场资源获取
4.1 家庭农场:一种要素合约综合体
4.2 家庭农场土地流转机制
4.3 家庭农场劳动力资源配置模式
4.4 嵌入村社:家庭农场资源获取的关键机制

第5章 家庭农场经营规模:多重网络嵌入下的选择
5.1 经营规模:家庭农场发展的核心问题
5.2 分析框架
5.3 数据来源与研究设计
5.4 实证分析结果
5.5 结论与启示

第6章 嵌入性、交易成本与家庭农场合约治理
6.1 嵌入性与家庭农场合约治理
6.2 交易成本与家庭农场合约治理
6.3 家庭农场合约稳定性

第7章 家庭农场发展下的农户与社区
7.1 家庭农场发展下的农户福利
7.2 家庭农场发展下的社区变迁
7.3 家庭农场发展的脱嵌风险及其超越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8.1 家庭农场的嵌入式发展路径
8.2 家庭农场发展中的政府角色
8.3 家庭农场发展背景下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功能定位
8.4 家庭农场与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