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耕地利用转型的理论与实践
0.00     定价 ¥ 13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30726292
  • 作      者:
    作者:宋小青|责编:董墨//赵晶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7-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构建了格局与功能互馈的土地利用转型理论框架,明确耕地利用转型的研究路径,据此比较分析了19个典型案例国家和我国耕地利用转型态势,揭示了我国耕地利用转型的基本路径以及生物灾害脆弱性新问题。本书立足我国国情,提出了通过耕地多功能管理开展耕地利用转型调控的实践路径。 本书可作为地理学、土地科学、城乡规划、生态学、景观科学等相关专业科研人员、大学本科和研究生的阅读资料,也可为在自然资源管理、国土空间规划治理等相关领域工作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第1章 研究背景
  耕地利用转型研究的宗旨在于推动耕地保护创新发展,增进可持续发展能力,这就对研判耕地保护问题和需求提出了要求。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各界对耕地保护问题的讨论日益激烈,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分析莫衷一是。对此,本章旨在凝练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耕地保护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及其症结,并以此提出耕地利用转型的迫切要求。
  1.1 耕地保护重大现实问题
  耕地乃土地之精华,是实现“无贫穷”“零饥饿”“清洁饮水和卫生设施”“可持续城市和社区”“负责任消费和生产”“气候行动”“水下生物”“陆地生物”等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2015)的关键资源环境要素,已成为我国保障食物安全与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资源以及保障区域生态安全与改善人居环境的基础要素。保护耕地是我国自然资源管理的首要任务。我国确立了“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实施了世界上*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建立了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体系。然而,耕地保护问题至今依然普遍存在。
  1.耕地需求无序竞争
  我国耕地无序竞争表现为粮食生产、农业结构调整、生态保护与耕地非农化尤其是其过度性损失之间的竞争。庞大的人口规模、日益提升的生活水平以及粮食单产潜力约束共同决定了粮食生产对耕地的首要刚性需求。然而,种粮比较效益低下的局面迄今仍未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结构调整仍然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保障生物能源生产用地也是现实所需,二者共同导致耕地被大量转用。同时,耕地非农化导致大量优质耕地非逆转性流失,甚至因忽视耕地非市场价值造成了大量过度性损失(曲福田等,2004;曲福田和谭荣,2010;谭荣和曲福田,2006;Tan etal.,2011)。当前,非土地要素对土地的替代能力仍然较低。加之宜建空间狭小及其与耕地分布高度重合,耕地非农化难以迅速趋缓。此外,在短期利益驱使下,各地倾向于争取较少的耕地保有量和较多的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指标。地方政府之间及其与中央政府之间的博弈,造成了诸如耕地占优补劣、基本农田“上山下水进房”(刘文甲,2006;黄征学和黄凌翔,2019)等问题。
  2.耕地边际化
  耕地边际化即现存社会经济结构下,受社会、经济、政治及环境因素驱动,特定区域内耕地停止其当前利用活动的过程(Baldock etal.,1996;Lasanta etal.,2017;Prishchepov etal.,2013;Renwick etal.,2013),通常表现为耕地利用投入下降、撂荒或弃耕、土地所有权转移或重组以及耕地非农化等。我国耕地边际化迹象曾在1987年前后出现,并在1991年、1996年前后表现明显(刘成武和李秀彬,2006)。伴随着2004年前后“刘易斯拐点”的到来(Cai,2008;Zhang etal.,2010;蔡昉,2008),以追求农户劳动生产率*大化为动因的耕地边际化普遍发生(李升发和李秀彬,2018;李升发等,2017;黄利民等,2008;田玉军等,2009;Li S F and Li X B,2017;Tan etal.,2021;Wang etal.,2020)。尽管惠农政策实施、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划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耕地边际化进程,但由于农资价格上涨及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农民纷纷“洗脚上田”(李旭鸿,2011;田玉军等,2009),耕地边际化呈蔓延态势。耕地边际化对农业生产、粮食安全及农民利益构成直接威胁,而且通常与农业边际化、农村聚落边际化交互影响,从而制约乡村可持续发展(Brouwer etal.,2008;Gao etal.,2017;Liu etal.,2014;Liu and Li,2017;Zhang etal.,2016)。
  3.耕地生态系统退化
  我国耕地生态系统退化表现在以下三方面:①农业高强度集约经营引起耕地生态系统承载能力下降甚至承载极限被突破。以化学物质大量使用、漫灌、浅耕为主要特征的“重利用、轻管护”的耕地利用方式,导致耕地土壤板结、地力退化。而且,化肥的长期过度使用已导致耕地土壤严重酸化甚至污染水体和空气(Guo etal.,2010,2018,2020)。②农业专业化生产导致耕地利用均质化。例如,近年来,农户大棚种植的快速发展导致村落、乡(镇)等尺度上耕地利用方式、集约度及耕作景观明显均质化(Ge etal.,2019)。③人类建设活动干扰,尤其是线形交通基础设施及点状农村居民点建设扩张导致耕地破碎化(Cheng etal.,2015;Jiang etal.,2021;Su etal.,2011)。
  耕地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影响包括:①耕地质量下降,导致商品性生产功能衰退;②非商品性生产功能,如生态功能的退化,导致耕地利用负的外部性增强;③对区域生态环境安全构成威胁(宋小青和欧阳竹,2012a)。
  1.2 耕地保护现实问题的症结
  从以上问题可以看出,当前耕地保护模式已难以解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的耕地保护问题。现实呼唤学术界亟须立足新的视角,重新审视耕地保护模式。这一新视角的产生务必要以梳理上述看似独立的耕地保护问题间的内在逻辑为起点。①在新古典经济学思想的支配下,土地单功能利用被认为是*富经济效率的土地利用方式。受不断增长的生存与发展需求驱使,片面追求商品性生产功能增长的退耦化生产、不断增加土地利用单元及其规模成为土地单功能利用的两大策略。前者直接导致非商品性生产功能退化甚至耕地生态系统承载极限突破,后者导致耕地利用均质化与耕地破碎化。二者共同促成了耕地生态系统退化。②鉴于土地总量有限性与空间位置的不可移动性,土地利用单元及其规模不断增加必然导致建设用地扩张、农业生产及生态保护对耕地的无序竞争。③耕地生态系统退化导致耕地商品性生产功能衰退。土地利用单元及其规模不断增加导致特定用途土地的无租边际点与不同用途土地的转移边际点发生空间位移,从而打破土地利用空间均衡(李秀彬,2002;张伟等,2009),二者共同促成耕地边际化(图1-1)。
  以上分析表明,受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支配的土地单功能利用是导致当前我国耕地保护现实问题的关键所在。我国耕地保护明显表现为耕地单功能管理模式。这种模式的显著特点是缺乏耕地利用外部性内部化的制度设计。
  图1-1 耕地保护现实问题的综合分析框架(宋小青和欧阳竹,2012a)
  1.3 耕地利用转型的迫切要求
  耕地功能需求是耕地利用的内生动力与归宿。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及土地意识逐步提高,耕地功能需求随之逐步强化、多样化、高端化,由此带动耕地保护必将向不断完善耕地利用外部性内部化机制的耕地多功能管理转型。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时期,我国耕地保护对保障国家食物安全、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以及提升农业发展活力具有关键作用(蔡运龙,2001;宋小青和欧阳竹,2012a),由此决定了耕地功能的多元化发展态势。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指出,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并着力解决优质耕地占用过多、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明确耕地保护边界,建立耕地休养生息制度,完善*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耕地质量保护法律法规。因此,回归生存与发展的需求本质,更加注重节约资源、协同提升多元功能体现着城乡居民的耕地功能需求导向(宋小青和欧阳竹,2012b)。立足耕地多功能这一视角,探索实施耕地多功能管理,推动耕地向城乡居民需求发展方向转型,也可能成为我国耕地保护的创新之路。
  捕捉耕地变化的脉络是实施耕地多功能管理的基本前提,这也意味着需要探寻捕捉这种脉络的有效工具。值得注意的是,人类社会伴随土地利用变化而发展,透过土地利用这面镜子(Tuan,1971),经济社会发展变迁往往映射出相应的土地利用变化脉络。工业革命以前,由于土地利用活动干扰强度有限,这种映射一直作为人地系统潜在的运行规则并未被揭示。但工业革命以来,土地利用对土地覆被的显著改变引起了科学界对这种映射的普遍关注与强烈反思(Foley etal.,2005;Houghton,1994;Matson etal.,1997;Turner etal.,1994,2007;Vitousek etal.,1997)。作为追踪这种映射关系的典型工具,土地利用转型研究于20世纪90年代在反思浪潮中逐渐兴起,并发展成为当前土地变化科学领域的热点前沿。从可持续发展观点来看,转型包含社会、经济、生态三大彼此关联的维度。转型不是自然法则,转型的模式、路径并非一成不变。对于决策者而言,转型的程度、速度均可通过政策干预而调控(Martens and Rotmans,2002;Long and Qu,2018;Long,2020;李灿,2021)。那么,土地利用政策理应可以引导土地利用向符合人类需求的方向转变。事实上,全球陆地计划(Global Land Project,GLP)已将土地功能变化与制度演化的耦合纳入了土地系统的研究范畴(Global Land Project,2005)。因此,耕地利用转型研究将有助于创新耕地保护政策,进而引领耕地保护走向耕地多功能管理实践。
  参考文献
  蔡昉.2008.刘易斯转折点——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蔡运龙.2001.中国农村转型与耕地保护机制[J].地理科学,21(1):1-6.
  黄利民,张安录,刘成武.2008.农地边际化进程理论和实证研究[J].生态经济,8:28-32.
  黄征学,黄凌翔.2019.国土空间规划演进的逻辑[J].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8(6):40-49.
  李灿.2021.区域土地利用转型诊断与调控的分析路径[J].地理研究,40(5):1464-1477.
  李升发,李秀彬.2018.中国山区耕地利用边际化表现及其机理[J].地理学报,73(5):803-817.
  李升发,李秀彬,辛良杰,等.2017.中国山区耕地撂荒程度及空间分布—基于全国山区抽样调查结果[J].资源科学,39(10):1801-1811.
  李秀彬.2002.土地利用变化的解释[J].地理科学进展,21(3):195-203.
  李旭鸿.2011-10-27.十年后,谁来种地[N].光明日报.
  刘成武,李秀彬.2006.对中国农地边际化现象的诊断—以三大粮食作物生产的平均状况为例[J].地理研究,25(5):895-904.
  刘文甲.2006-03-22.平地建城植树,基本农田上山[N].中国自然资源报,003版.
  曲福田,冯淑怡,诸培新,等.2004.制度安排、价格机制与农地非农化研究[J].经济学季刊,4(1):229-246.
  曲福田,谭荣.2010.中国土地非农化的可持续治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
  宋小青,欧阳竹.2012a.耕地多功能内涵及其对耕地保护的启示[J].地理科学进展,31(7):859-868.
  宋小青,欧阳竹.2012b.中国耕地多功能管理的实践路径探讨[J].自然资源学报,27(4):540-551.
  谭荣,曲福田.2006.中国农地非农化与农地资源保护:从两难到双赢[J].管理世界,12:50-59,66.
  田玉军,李秀彬,辛良杰,等.2009.农业劳动力机会成本上升对农地利用的影响—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4(3):369-377.
  张伟,张宏业,张义丰,等.2009.对土地竞租曲线形态及其变化的再认识[J].地理科学进展,28(6):905-911.
  Baldock D,Beaufoy G,Brouwer F,etal.1996. Farming at the Margins:Abandonment or
展开
目录
目录
序一
序二
前言
第1章 研究背景 1
1.1 耕地保护重大现实问题 1
1.2 耕地保护现实问题的症结 3
1.3 耕地利用转型的迫切要求 4
参考文献 5
第2章 耕地利用转型理论研究 9
2.1 学术立场 9
2.1.1 学术倾向 9
2.1.2 前提假设 10
2.1.3 基本观点 10
2.2 土地利用转型研究框架 11
2.2.1 土地利用转型研究缘起 11
2.2.2 土地利用转型的内涵解释 16
2.2.3 土地利用转型的诊断研究 19
2.2.4 土地利用转型的机理研究 20
2.2.5 土地利用转型的效应研究 23
2.3 耕地多功能解释框架 24
2.3.1 耕地多功能理论渊源 24
2.3.2 耕地多功能的基本概念 33
2.3.3 耕地多功能的本质属性 34
2.3.4 耕地多功能的内涵解释 34
2.3.5 耕地多功能的主要特征 37
2.4 耕地功能管理内涵与模式 38
2.4.1 耕地功能管理基本含义 38
2.4.2 耕地功能管理核心问题 38
2.4.3 耕地功能管理模式划分 39
2.5 耕地利用转型的研究路径 40
2.5.1 耕地利用转型的基本概念 40
2.5.2 耕地利用格局转型研究路径 40
2.5.3 耕地利用功能转型研究路径 41
参考文献 42
第3章 发达国家耕地利用转型态势 54
3.1 研究方法与数据 54
3.1.1 耕地利用格局转型研究方法 54
3.1.2 耕地利用功能转型研究方法 56
3.1.3 研究数据 56
3.2 典型案例国家选择 57
3.2.1 基本原则 57
3.2.2 欧洲典型案例国家 57
3.2.3 北美洲典型案例国家 58
3.2.4 亚洲典型案例国家 58
3.3 耕地利用转型国际实证 59
3.3.1 欧洲典型发达国家耕地利用转型 59
3.3.2 北美洲典型发达国家耕地利用转型 93
3.3.3 亚洲典型发达国家耕地利用转型 99
3.4 耕地利用转型规律与启示 104
3.4.1 耕地利用转型基本规律 104
3.4.2 耕地利用转型经验启示 111
参考文献 113
第4章 中国耕地资源开发阶段演化特征 115
4.1 耕地资源开发强度内涵解释 115
4.1.1 耕地资源开发强度基本概念 115
4.1.2 耕地资源开发强度阶段演化假说 116
4.2 耕地资源开发强度评价方法与数据来源 116
4.2.1 评价方法 116
4.2.2 数据来源 117
4.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耕地资源开发强度阶段演化 118
4.3.1 耕地资源开发广度 118
4.3.2 耕地资源开发深度 119
4.3.3 耕地资源开发频度 121
4.3.4 耕地资源开发强度 123
4.4 耕地资源开发阶段演化政策启示 124
4.4.1 耕地资源管理政策转型的基本导向 124
4.4.2 区域差别化耕地资源开发强度管控政策建议 125
参考文献 126
第5章 中国耕地利用转型总体态势 129
5.1 耕地利用格局转型总体态势 129
5.1.1 耕地数量变化分析 129
5.1.2 耕地经营格局变化分析 131
5.1.3 耕地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132
5.1.4 耕地利用格局转型态势 133
5.2 耕地利用功能转型总体态势 134
5.2.1 政策演进视角下的耕地功能变化反演 134
5.2.2 基于实证指标的耕地利用功能变化评价 142
5.2.3 基于实证指标的耕地利用功能分异评价 154
5.2.4 耕地利用功能转型态势 170
5.3 耕地利用转型总体阶段分析 170
5.3.1 耕地利用转型总体阶段 170
5.3.2 耕地利用转型主要问题分析 171
参考文献 179
第6章 中国耕地利用转型新解释:诱致性生产替代 182
6.1 研究假说 182
6.1.1 耕地利用结构的解释 182
6.1.2 耕地利用功能转型的总体路径 183
6.1.3 诱致性生产替代驱动的耕地利用结构演变假说 184
6.1.4 诱致性生产替代驱动的耕地利用功能转型假说 185
6.2 研究区域、方法与数据 188
6.2.1 研究方法 188
6.2.2 广东省概况 190
6.2.3 数据来源 190
6.3 诱致性生产替代驱动的广东省耕地利用功能转型 192
6.3.1 省级尺度耕地利用功能转型 192
6.3.2 区域尺度耕地利用功能转型 194
6.3.3 耕地利用功能转型的人文驱动机理 198
参考文献 204
第7章 中国耕地利用转型新问题:生物灾害脆弱性 205
7.1 问题的提出 205
7.2 耕地利用生物灾害脆弱性转型诊断框架 207
7.2.1 耕地利用生物灾害脆弱性的理论解释 207
7.2.2 耕地利用生物灾害脆弱性评价方法 212
7.2.3 耕地利用生物灾害脆弱性转型诊断方法 214
7.2.4 数据来源 215
7.3 1988~2017年中国耕地利用生物灾害脆弱性转型 217
7.3.1 国家尺度耕地利用生物灾害脆弱性转型 217
7.3.2 省级尺度耕地利用生物灾害脆弱性转型 217
7.3.3 耕地利用生物灾害脆弱性转型特征分析 220
7.4 耕地利用生物灾害脆弱性转型研究理论反思 223
参考文献 225
第8章 中国耕地利用转型调控:耕地多功能管理的“杠杆” 231
8.1 耕地多功能管理实践路径 231
8.1.1 耕地利用转型调控模式 231
8.1.2 耕地利用转型调控机制框架 232
8.1.3 典型发达国家耕地多功能管理经验 234
8.1.4 我国耕地多功能管理实践路径 237
8.2 耕地多功能管理突破口探索 239
8.2.1 研究思路 239
8.2.2 研究方法 240
8.2.3 耕地生产力变化影响因子 243
8.2.4 粮食安全状况变化影响因子 245
8.2.5 耕地多功能管理突破口 249
8.3 耕地多功能统筹发展分区 251
8.3.1 分区原则 251
8.3.2 分区方法 251
8.3.3 区域差别化的耕地多功能统筹发展任务 252
8.4 耕地多功能管理层次机制体系 256
8.4.1 耕地多功能管理层次机制体系框架 256
8.4.2 第一阶效率保障机制:耕地多功能管理社会环境优化 257
8.4.3 第二阶效率保障机制:耕地多功能管理制度环境优化 257
8.4.4 第三阶效率保障机制:耕地多功能管理结构优化 259
8.4.5 第四阶效率保障机制:耕地多功能市场配置优化 260
参考文献 264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