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阐析了中国共产党百年“三农”政策演变及其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是对百年“三农”发展历程及其阶段特征研究的深化,也是这部著作的一大亮点。中国共产党在解决“三农”问题过程中,既表现出了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不失时机推出不断深化的重大战略措施,也表现出了足够的历史耐心,因势利导并尊重客观发展规律。这部著作对土地改革、农业生产合作化、农产品统派购、人民公社、家庭承包经营、政社分开、村民自治、市场取向改革、国家支持、乡镇企业、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精准脱贫、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重大发展战略和政策演变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深入的研究,并予以科学、准确、清晰的呈现。尤为可贵的是,这部著作从生产力发展状况展开对中国共产党百年解决“三农”问题历程的研究,指出新中国成立前的“三农”问题主要是制度约束问题,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农”问题主要是工业化、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问题,进而历史地、辩证地梳理和分析了百年“三农”政策的复杂演变及其中的“变”与“不变”。这一研究深化了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后两个时期对解决“三农”问题所采取的不同路线政策的认识,深化了中国共产党为农民谋幸福的初心不改并坚定担当使命的认识,深化了中国共产党能够准确把握时代主题、破解不同发展阶段主要矛盾的认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