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乡村致富带头人创业能力建设研究
0.00     定价 ¥ 4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68075862
  • 作      者:
    作者:顾永红|责编:段亚萍
  • 出 版 社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10-01
收藏
编辑推荐
1.研究视角。研究将乡村致富带头人创业能力建设聚集于“生产经营型”这一致富带头人群体,将乡村致富带头人创业能力要素作为研究起点,进而探索乡村致富带头人创业能力要素建设的需求,为乡村致富带头人创业能力要素建设提供可参考的新视角。2.研究内容。研究立足于湖北省天门市乡村致富带头人创业能力建设项目的宝贵实践经验,围绕“谁来振兴乡村”,如何打造一支带动乡村振兴的骨干队伍,夯实乡村振兴的内在力量这一核心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通过对参与其中的35名乡村致富带头人在能力建设、创业资金和本地乡村创业者交流平台搭建三个方面的支持,有效提高了他们的创业水平。3研究模式。研究提出“政企社学”四位一体的多元合作模式,为乡村致富带头人提供综合能力建设支持。其中政府提供政策和行政资源,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给予资金支持和技术支持,社会组织关注乡村致富带头人发展需要,学术界提供理论支持。培养具有扎实专业基础和实践动手能力的乡村致富带头人,助力创新开拓,推动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展开
作者简介
近年来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项目1项;子课题负责人参与完成国家社科重大项目4项,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4项,世界银行项目1项;参与编写国家精品课程统编教材1部,公开发表CSSCI期刊论文10余篇,出版专著2部,参与出版专著10余部;获武汉市2015年度“黄鹤英才(社会工作)计划人选;主讲《家庭社工作》课程2020年获首批线上线下一流课程;2016年10月至2017年11月在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做访问学者。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立足于湖北天门市乡村致富带头人创业能力建设项目的宝贵实践经验,加以提炼总结,围绕“谁来振兴乡村”,如何打造一支带动乡村振兴的骨干队伍,夯实乡村振兴的内在力量这一核心问题,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项目通过对参与其中的35名乡村致富带头人在能力建设、创业资金和本地乡村创业者交流平台搭建三个方面的支持,有效提高了他们的创业水平。个人致富的同时,这些致富带头人在当地扶贫工作和乡村振兴工作上都起到了较好的带头作用。本书的内容分为四大部分,具体包括六章内容。第一部分,绪论,第一章。首先,介绍项目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提出研究问题,其次,针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述评。*后,介绍了项目研究目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能力建设要素,第二章。探究乡村致富带头人创业能力要素。首先是元要素,作为乡村致富带头人创业中的根本性要素;其次是过程要素,是指乡村致富带头人在具体农场工作情境下,完成农场具体工作任务时所需要的相关要素;*后是整体要素,是将创业任务放在整个环境系统中去认识,注重系统的复杂性、社会环境对于乡村致富带头人工作的不同要求。第三部分,案例实施及典型案例研究,第三章和第四章。第三章介绍天门市乡村致富带头人能力建设项目,包括项目的具体介绍、项目能力建设过程以及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四章选取了项目研究中的三类具有典型职业并较成功的乡村致富带头人为案例研究对象,深入剖析他们在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所面临的挑战和各具特色的应对策略,并对乡村致富带头人在其职业发展过程中培养和强化自身的创业能力,以发挥致富带头人个体的经济带动力量和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第四部分,经验及反思,第五章和第六章。第五章总结天门市乡村致富带头人能力建设项目经验,一是科学谋篇布局,政企社学多元合作,二是推进精准培育,提升保障能力;三是坚持多措并举,提升培训质量;四是树立培育品牌,提升创业创新能力;五是彰显培育效能,提升引领示范能力。第六章反思乡村致富带头人能力建设的理论思路。本书适合乡村振兴局工作人员、社区工作人员、社会工作者、社会组织工作人员阅读。
展开
精彩书摘
2020年是我国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全面脱贫目标完成后,中国提前10年实现了《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我国推进脱贫攻坚的力度之大、规模之广、成效之显著,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十三五”时期超过5000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绝对贫困。
脱贫攻坚任务目标的完成,并不意味着治理贫困工作的结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其进程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进度和质量成色。
要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重点要抓好产业、人才、规划、组织、政策等“五个衔接”,其中人才是关键。本书立足于湖北省天门市乡村致富带头人创业能力建设项目的宝贵实践经验,加以提炼总结,围绕“谁来振兴乡村”,如何打造一支带动乡村振兴的骨干队伍,夯实乡村振兴的内在力量这一核心问题,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项目通过对参与其中的35名乡村致富带头人在能力建设、创业资金和本地乡村创业者交流平台搭建三个方面的支持,有效提高了他们的创业水平。个人致富的同时,这些致富带头人在当地扶贫工作和乡村振兴工作中都起到了较好的带头作用。
天门市乡村致富带头人创业能力建设项目由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出资,四川海惠助贫服务中心承接,由四川海惠助贫服务中心和天门市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以下简称天门市扶贫办)双方合作执行实施。2019年,结合天门市精准扶贫规划,项目首先在当地119个贫困村物色100名优秀的返乡创业致富带头人,并为其提供乡村振兴和创业知识培训。在此基础上,选出60位具备带动其他小农户意愿和能力的返乡致富带头人,对他们进一步提供商业开发、项目方案书撰写、企业家精神和路演技巧等一系列培训。*终通过路演和项目评审遴选出35位优秀的致富带头人。
针对这35位致富带头人在创业能力、生产技术、融资、市场营销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挑战,项目不仅为每位创业者提供发展基金,还进行了关于创业管理能力建设、农业产业管理等有针对性的培训,并提供创业资金以及销售活动支持,搭建交流平台。*终助力这35位具备企业家精神的返乡创业致富带头人提高了生产质量,增加了融资支持,拓宽了销售渠道,同时带动了产业发展和当地就业。这批致富带头人中,有的成长为年产值千万元的养殖大户,亦有累计服务了万余农户的农业植保服务合作社女企业家。
本书通过归纳总结乡村致富带头人创业能力建设项目的典型案例及其具体经验,探索构建政、企、社、学合作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天门模式”,并探讨这一模式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主题中加以提炼和推广的可能。
“天门模式”以及其他不少地方的实践证明,乡村致富带头人活跃于农村各领域,是承接、用好向农村注入的资金、技术、信息等生产性资源的主要载体。能充分发掘运用好乡村致富带头人的资源,就抓住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牛鼻子”。培育一批懂经营、会管理、思想开放的乡村致富带头人,充分发挥其在当地农村农业发展中的 “领头雁”作用,有助于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农村产业结构与经济结构的调整,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对国内
展开
目录
目录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研究背景与意义(1)
一、研究背景(1)
二、研究意义(2)
第二节文献综述(3)
一、乡村致富带头人的时代背景(3)
二、农民创业能力及影响因素的研究(6)
三、农民创业能力建设的研究(7)
四、研究述评(8)
第三节研究设计(9)
一、研究目标(9)
二、研究思路(9)
三、研究内容(10)
四、研究方法(11)
第四节核心概念及范围界定(17)
一、核心概念(17)
二、研究范围(18)
第二章乡村致富带头人创业能力要素(19)
第一节乡村致富带头人创业能力元要素(19)
一、乡村致富带头人创业动机(19)
二、乡村致富带头人人格特质(21)
三、乡村致富带头人创业学习(23)
四、乡村致富带头人职业承诺(25)
第二节乡村致富带头人创业能力过程要素(27)
一、乡村致富带头人农场生产管理(27)
二、乡村致富带头人互联网创业营销(29)
三、乡村致富带头人情境领导(31)
四、乡村致富带头人财务管理(33)
第三节乡村致富带头人创业能力整体要素(34)
一、二维决策力(34)
二、开放式创新力(37)
三、风险承受力(38)
四、市场商机识别(41)
五、关系资本积累(43)
六、社会责任承担(45)
第三章乡村致富带头人创业能力建设过程——以湖北省天门市为例(48)
第一节天门市乡村致富带头人创业能力建设项目介绍(48)
一、项目背景(48)
二、项目实施目的(50)
三、项目实施对象和路径(50)
四、项目实施对象服务计划(51)
第二节天门市乡村致富带头人创业能力建设过程(54)
一、天门市乡村致富带头人创业能力总体特征(54)
二、天门市乡村致富带头人元能力基本情况(64)
三、天门市乡村致富带头人过程性能力支持(70)
第三节天门市乡村致富带头人创业能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80)
一、项目设计层面有待改进的地方(80)
二、项目实施层面有待改进的地方(80)
第四章乡村致富带头人创业能力建设典型案例(82)
第一节案例研究设计(82)
一、案例研究的问题(82)
二、案例选择依据(83)
三、案例研究的逻辑思路(84)
第二节“养殖型”案例(85)
一、案例简介(85)
二、职业准备期(86)
三、职业初始期:求生存(86)
四、职业成长期:求转型(88)
五、职业发展期:求推广(91)
第三节“种植型”案例(92)
一、案例简介(92)
二、职业准备期(92)
三、职业初始期:求生存(93)
四、职业成长期:求转型(94)
五、职业发展期:求推广(96)
第四节“社会服务型”案例(96)
一、案例简介(96)
二、职业准备期(98)
三、职业初始期:求生存(98)
四、职业成长期:求转型(99)
五、职业发展期:求推广(100)
第五节案例研究的结果分析(102)
一、能力要素阶段特征(102)
二、培训阶段特征(104)
第五章乡村致富带头人创业能力建设经验总结(107)
第一节科学谋篇布局,政、企、社、学多元合作(107)
一、政府政策支持(107)
二、企业资金支持(108)
三、高校智力支持(108)
四、社会组织行动支持(109)
第二节推进精准培训,提升保障能力(110)
一、乡村致富带头人精准筛选(110)
二、乡村致富带头人创业能力建设精准规划(111)
三、乡村致富带头人产业精准培训(113)
第三节坚持多措并举,提升培训质量(115)
一、优选培训师资,确保培训质量(115)
二、规范培训流程,严格培训管理(116)
三、开展点菜式培训,增强培训针对性(118)
第四节创立培育品牌,增强创业创新能力(119)
一、推行集成培训模式(119)
二、推进线上线下融合(120)
三、推介创业创新成果(122)
第五节凸显培育效能,提升引领示范效果(123)
一、强化政策激励(123)
二、持续跟踪服务(124)
三、营造良好氛围(125)
第六章乡村致富带头人创业能力建设的反思(128)
第一节转变理念,以“个性发展”为取向(128)
一、培训针对性不强,自我认知不足(128)
二、解决措施(130)
第二节完善体系,以“一主多元”为特征(131)
一、体系有待完善,资源有限(131)
二、解决措施(133)
第三节明确目标,以“量质并举”为原则(134)
一、目标不明确,质量有待提高(134)
二、解决措施(135)
第四节提升价值,以“参与意愿”为参照(137)
一、价值感不高,参与意愿不强(137)
二、解决措施(138)
第五节建构路径,以“特殊需求”为核心(140)
一、路径缺乏,“特殊需求”无法满足(140)
二、解决措施(141)
第六节保障师资,以“开放共享”为导向(144)
一、师资保障不足,“开放共享”有限(144)
二、解决措施(146)
参考文献(148)
后记(155)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