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内涵与主体分析
第1章 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理论探讨
1.1 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概念与内涵
1.2 相关重点名词辨析
l.3 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构成
1.4 加强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意义
第2章 我国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历程与现状
2.1 我国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历程
2.2 我国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2.3 我国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第3章 国外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模式及启示
3.1 美国
3.2 日本
3.3 法国
3.4 以色列
3.5 德国
3.6 印度
3.7 启示
第4章 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科技服务供给
4.1 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基本情况
4.2 我国农技推广机构服务存在的突出问题
4.3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服务供给
4.4 改进我国农技推广机构服务的建议
第5章 供销合作社主导的农业科技服务供给
5.1 供销合作社围绕“统”与“分”在改革中谋发展
5.2 科技元素渐次增加——以浙江省“三位一体”改革为例
5.3 供销合作社农业科技服务方式
5.4 供销合作社开展农业科技服务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建议
第6章 高校主导的农业科技服务供给
6.1 高校农业科技服务的要素解析
6.2 高校开展农业科技服务的动因分析
6.3 高校开展农业科技服务的典型模式
6.4 高校开展农业科技服务面临的问题
6.5 强化高校农业科技服务的政策建议
第7章 科研机构主导的农业科技服务供给
7.1 农业科研机构的基本情况
7.2 农业科研院所农业科技服务方式
7.3 科研机构开展农业科技服务的影响因素分析
7.4 农业科研机构开展农业科技服务存在的问题
7.5 加强科研机构农业科技服务的政策建议
第8章 企业主导的农业科技服务供给
8.1 农业科技服务企业的类型与供给模式
8.2 企业开展农业科技服务存在的问题
8.3 促进企业提供农业科技服务的政策建议
第9章 以农民为基础的组织及其他社会组织主导的科技服务供给
9.1 农民专业合作社
9.2 家庭农场
9.3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
9.4 农学会
第1O章 园区农业科技服务供给
10.1 我国农业同区的发展现状
10.2 农业园区农业科技服务的特点和形式
10.3 国外农业园区农业科技服务的特色
10.4 我国农业园区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建议
第11章 数字技术在农业科技服务领域的应用
11.1 加快数字技术与农业科技服务的深度融合具有重大意义
11.2 我国数字技术赋能农业科技服务的基础及优势
11.3数字技术支撑农业科技服务的突出问题
11.4 推动数字技术在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中广泛应用的政策建议
下篇 地方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第12章 福建南平科技特派员制度创新
12.1 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起源与发展现状
12.2 南平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创新发展新举措
12.3 理论思考
12.4 南平市科技特派员发展的主要问题
12.5 政策建议
第13章 山东“农科驿站"探索
13.1 山东“农科驿站”的基本情况
13.2 主要做法和经验
13.3 当前“农科驿站”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3.4 启示与借鉴
第14章 四川科技扶贫在线——“互联网+科技+扶贫”的创新实践
14.1 在线平台建设的背景及意义
14.2 在线平台的服务特点
14.3 主要做法及成效
14.4 相关启示
14.5 政策建议
第15章 江苏农村科技服务超市的探索与实践
15.1 科技超市发展历程
15.2 科技超市的运行模式分析
15.3 科技超市对创新农村科技服务实践的作用分析
15.4 启示与建议
第16章 “科技小院"探索
16.1 基本情况
16.2 科技小院的具体做法
16.3 科技小院的突出特征
16.4 效果和影响
16.5 启示与建议
第17章 隆平农服——品质原粮运营创新服务平台建设
17.1 隆平农服农业服务基本情况
17.2 模式创新的主要特征
17.3 农业科技服务的具体做法
17.4 经验与成效
17.5 效益分析
17.6 启示与建议
第18章 中化现代农业有限公司MAP服务模式与启示
18.1 中化MAP的基本情况
18.2 中化MAP服务的主要做法
18.3 中化MAP服务模式的突出特点
18.4 模式成效
18.5 启示与建议
第19章 北京大北农科技服务探索与实践
19.1 大北农集团科技创新基本情况
19.2 大北农开展农业科技服务的主要模式及成效
19.3 企业开展农业科技服务的路径分析
19.4 启示与建议
第20章 山东丰信农业全过程技术托管服务模式探索
20.1 智能化元素丰富的丰信农业科技服务
20.2 丰信农业开展农业科技服务的基本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