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货币王者(中央银行如何制造与救赎金融危机)(精)
0.00     定价 ¥ 75.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9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208176027
  • 作      者:
    作者:徐瑾|责编:钱敏
  • 出 版 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8-01
收藏
内容介绍
这是一本金融史的通俗作品,主要讲述了中央银行在世界金融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历史上的金融危机是如何爆发的?自第一家中央银行诞生起,被誉为“最后贷款人”的中央银行在其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围绕这些问题,作者以宽阔的视野、细腻的笔触分别分析了18世纪英格兰银行的诞生,19世纪英格兰银行作为中央银行的探索,20世纪美国大萧条时期的中央银行以及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中央银行的政策和影响,透过历史与现实,梳理四百年金融变迁的历史,解读金融的本质。
展开
目录
引子
绪论:大历史中的货币之手
第一部分
18世纪:中央银行与争霸欧洲
工业革命之前,已有金融革命。英格兰银行的成立,不仅意味着
现代中央银行的正式登台,还意味着金融完成向现代进化的第
一步
从帝国战争到英国突围
国王的最后一根稻草
“让国家的归国家,国王的归国王”
1720年:“南海泡沫”与约翰·劳
从银行券到纸币
第二部分
19世纪:金融革命与英国崛起
英国在16世纪还是一个毫无冠军相的欧洲国家,却在18世纪领跑,19世纪崛起登顶,原因在于制度创新,其中金融方
面的制度创新功不
可没。经济的扩张伴随着各类金融创新兴起,也滋生各种危机
1825年危机:英国历史上的“钱荒”
金块辩论:货币主义与凯恩斯主义
英镑与金本位
像英格兰银行一样可靠
大英帝国四角关系
金融背后的制度变迁
弗格森:感谢大英帝国
第三部分
20世纪:大萧条与对抗危机
美联储成立不到二十年,美国就遭遇了历史上最大的金融危机。大萧
条重塑了中央银行定位,使得其不再安于稳定汇率与通胀,而成为危
机中的最后拯救人
1929年崩盘:盛衰极限
罗斯福新政:恐惧与自由
大萧条:事实与神话
中央银行家:毁灭与救赎
从白芝浩到伯南克:最后贷款人
第四部分
迄今为止的21世纪:全球金融危机与债务狂欢幻灭
理解危机和应对危机一样重要,历史的正义需要时间来伸张,而关于
大萧条的根源今天仍旧没有定论,对于金融危机的解释我们需更多思
考,或许下一次危机并没那么遥远
I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
雷曼之陨:骄傲的代价
花旗:全能银行梦碎
保尔森的峭壁边缘
格林斯潘忏悔录
金融危机启示录
II2011年欧债危机
冰岛“破产”
哀希腊:第一次希腊危机
拯救欧元
卢布危机与美元归来
希腊退欧:第二次希腊危机
中央银行:后QE时代的诸神之乱
III后危机时代的中国与世界
“金砖五国”的困境
四万亿刺激与地方债危机
央行版“钱荒”真相
人民币与资本开放两难
央行困境:沉默通缩甚于喧嚣通胀
第五部分
后疫情时代的中央银行
这是一个变革时代。疫情冲击、财政赤字、债务危机、股市熔断等问
题,都需要中央银行出面拯救。比特币横空出世,各种加密货币尾随
其后,中央银行和各类机构,已加入数字货币的合奏
挑战之一:负利率,央行开启潘多拉瓶子
挑战之二:现代货币理论,给赤字松绑
挑战之三:数字货币,颠覆还是继承
应对:挑战之下,无限量化宽松与财政赤字货币化
尾声:审计中央银行
未结束的争议:中央银行权威从何而来
第六部分
结语:金融危机,下一个会是中国么
当中国开始强调内循环甚至需求侧管理时候,意味着中国经济开始了
战略转移,即面向内在。在新的趋势下,活下去是第一任务
走过疫情,中国经济政策大变局
21世纪,我们将迎来什么新趋势
金融危机,下一个会是中国么
后记:我们都在经历历史
主要参考资料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