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际公共品从理论到实践》除导论外共分为三篇:
首篇是代际公共品供给的一般性理论,包括代际公共品理论的提出与发展。需要强调的是,西方学者关于代际公共品的特征及供给影响因素的探讨,有社会背景的局限,并不足以形成代际公共品理论的基石和研究框架。代际公共品供给理论的丰富和拓展,不能缺乏中国的实践。
第二篇是基于我国地方环境规制中相关利益主体的互动分析,展开对向前的代际公共品供给问题的讨论。相关结论及政策含义为,环境规制作为典型的向前的代际公共品,未来代的经济主体是代际外部性的主要承担者,并且代际外部性的承担者在供给决策中缺位或是处于明显的弱势,只能被动接受当期行为主体的决策后果。在这样的约束条件下,环境规制供给方(主要包括当期的地方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决策面临当期自身约束条件、收益函数与未来期社会福利的权衡,继而形成三方互动的策略行为。其中,直接互动会因为企业的规制服从而形成代际公共益品的供给;间接互动则可能因为企业的规制规避而形成代际公共劣品的供给。针对地方环境规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策略行为和问题,扩宽社会参与渠道、构建现期地方环境规制中相关利益主体互动的激励兼容机制,是实现绿色发展之路的重要条件。
第三篇是基于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养老服务的供给困境及其治理,展开对向后的代际公共品供给问题的讨论。相关结论及政策含义为,养老服务作为典型的向后的代际公共品,其供给造成了老年群体养老服务成本向青壮年群体的转移。当代处于劳动年龄人口的青壮年群体是养老服务代际外部性的主要承担者,并且在供给决策中处于主导地位,他们是现期决策的制定和执行者,其自身的利益偏好很容易在决策时被优先考虑,尤其是当这种代际外部性对他们的利益造成了挤出或压力的时候。代际利益失衡以及代际补偿机制的缺失是养老服务消极供给的主要原因,需要以代内多元主体的协同,增强养老服务的代际支持力度,并通过行政机制、市场机制和社群机制的互嵌共治,构建完善的代际补偿机制。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