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反贫困:一个世界性的战略议题
一、贫困标准:从单维到多维
二、反贫困动力:从外源性到内源性
三、资源配置:从政府主体到多元主体
四、贫困形态:从绝对贫困到相对贫困
第二节 反贫困与社会工作
一、社会工作的反贫困渊源
二、反贫困的社会工作属性
第三节 反贫困社会工作的时空情境
一、政策文本:脱贫攻坚战背景下的制度建构逻辑
二、转型发展:城乡融合发展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三、专业契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社会服务需求
第四节 反贫困社会工作的实践探索和本书主旨
一、云南绿寨经验:教育界参与的反贫困社会工作
二、广东双百计划:制度化的社会工作反贫困实践
三、乡镇(街道)社工站:社会工作参与反贫困的新契机
四、本书主旨
第二章 反贫困社会工作理论的知识生产与本土建构
第一节 反贫困社会工作理论的研究进路
一、反贫困社会工作的底层叙事视角
二、反贫困社会工作的实践理路
三、“后2020时代”的脱贫成果巩固
第二节 反贫困社会工作理论的话语体系
一、制度建设与扶贫政策嵌入
二、学术关怀与扶贫实践参与
第三节 反贫困社会工作理论的知识图谱
一、本体论:社会结构视角和文化视角
二、认识论:生态系统理论和叙事视角
三、价值论:社会资本理论和全人视角
四、方法论:赋权增能视角和优势视角
第四节 反贫困社会工作理论的本土化与知识再生产
一、内生动力与行业自主性:反贫困社会工作的本土叙事
二、多元主体与中层理论:反贫困社会工作的知识再生产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贫困文化论与中国农村的反贫困实践
第四章 内生性发展视野下的抱团脱贫:以“十户一体”为例
第五章 嵌入、建构与增能:民族地区精准脱贫的实践探索
第六章 深度贫困地区金融扶贫与金融社会工作的介入
第七章 全人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健康扶贫
第八章 生态系统视角下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的社会工作介入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