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共同富裕理论与实践演进研究9》:
二、继续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的逐步提升,现已消除绝对贫困,但相对贫困问题仍是阻碍共同富裕的突出制约因素。因此,要继续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要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确保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管好用好扶贫资产,对现有扶贫资产摸清底数、加强监管,确保持续发挥作用;管好用好现有扶贫队伍,接续开展帮扶工作,重点在产业就业上下功夫,强化乡村产业帮扶,促进产业提档升级,防止返贫致贫。必须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才能实现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平稳过渡,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持续增加脱贫低收入群体收入,促进区域平衡发展。
继续延续并发挥好贫困治理过程中形成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深化五大帮扶,广泛凝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强大合力。深化领导联系帮扶;深化单位定点帮扶,强化定点帮扶责任,加大帮扶力度;深化干部驻村帮扶,应派尽派;深化县域结对帮扶,一对一帮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深化社会参与帮扶,启动“万企兴万村”行动,持续推进“百社进百村”助力乡村振兴活动。
各地各部门不能懈怠,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健全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全面推行网格化监测,建立县乡村组四级网格,对所有农村人口开展跟踪走访和常态监测。巩固“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强化生活水平提升,强化义务教育保障,强化基本医疗保障,强化住房安全保障,强化饮水安全保障,多措并举促进脱贫群众增收。通过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帮扶、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抓产业就业促“安业”,以自然灾害、市场波动、带动断链、失业和家庭变故五类风险为重点,积极防范化解风险,坚决防止贫困反弹。
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大力实施脱贫地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提升行动、脱贫人口稳定就业提升行动、农村生态保护提升行动、脱贫地区基础设施提升行动、脱贫地区公共服务提升行动“五大提升行动”,全面增强脱贫地区脱贫人口发展动能。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重点工作逐项分解,细化时间表、路线图,加强乡村振兴组织保障,坚持分类分区梯度推进,强化资金项目要素支撑,加快促进农业高质高效,着力推动乡村宜居宜业,努力实现农民富裕富足。
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扩大农村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一是持续激发和提升脱贫地区内生动力。脱贫攻坚过程中,各地通过基层党建、劳动奖补等形式,激发群众思想转变,从背着手“看”、伸着手“要”,转变为甩开手“干”。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也要持续激发和拓展脱贫地区内生动力。首要激励有劳动能力的中低收入人口、贫困边缘人口追求勤劳致富,进一步发挥好致富带头人的作用,持续带动中低收入户、边缘户依靠提升自身的发展内力,通过勤劳致富,迈入中等收入群体。二是持续推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坚持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等生态奖补“输血”式绿色扶贫的基础上,大力探索资源变资产“造血”式绿色发展模式。有些地区依托资源优势,通过“旅游+创业”“旅游+特色产业”“旅游+就业”“旅游+电商”等形式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与产业融合,正在加快形成高附加值创新型的乡村产业发展模式。三是进一步巩固和拓展东西部协作模式。东西部扶贫协作是我国贫困治理的独特性制度创新。“十四五”时期,要积极引导东西部扶贫协作向东西部协作的拓展,立足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引导东部产业向西部梯度转移,增强国内产业链的厚度和可控力,提升产业链附加值。东西部协作是实现区域均衡发展、促进国内大循环的内在要求,要通过东西部协作增加西部欠发达地区低收入群体收入,持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东西部协作可以探索园区合作、劳务协作、供销合作等多种模式。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