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经济新发展》这本书入选“2022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
2.内容聚焦热点。《中国经济新发展》这本书立足当下国情,解析热点经济政策,研究社会养老保险体制改革重点问题,读懂中国经济,了解中国的经济发展现状和未来。本书不仅对指导我国经济发展、新发展格局的形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各行业了解中央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特别是对如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3.《中国经济新发展》这本书的作者权威。中国经济五十人论坛聚集了国内权威的经济学家,就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点问题进行解读。
第一章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节选)
2020 年 10 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十四五”规划建议,2021 年的全国“两会”通过了“十四五”规划纲要。“十四五”规划的基本逻辑就是“三个新”: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
立足新发展阶段,就是从 2021 年“十四五”规划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以来,从“六五”计划到“十三五”规划,我国已经制定和实施了八个五年规划,这八个五年规划都是围绕“小康”两个字展开的。20 世纪最后 20 年的目标是小康生活,21 世纪前 20 年的目标是小康社会。我们党的目标是到 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050 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所以从 2021 年开始,目标不一样了,我们称为“新发展阶段”。当然,新发展阶段仍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当中的一个阶段。
贯彻新发展理念,就是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这是“十三五”规划时期提出来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如“三期叠加”、经济发展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以 GDP 论英雄等,其中最核心的就是新发展理念。
构建新发展格局,就是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要在现有的发展路径或发展格局中进一步优化,这样我国才能实现未来 30 年的目标。现在社会上对新发展格局的认识并不是很一致,甚至还存在一些误区。今天我以此为主题,谈谈个人的一些认识和体会。我将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分别是为什么、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
一、为什么: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意义
综观全球,我国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其中一个重大变量是美国对我国遏制战略进一步升级。从 2018 年加征关税到现在,美国通过各种各样的借口对我国的经济、贸易、国防、外交、人员往来、教育等进行全方位遏制。这是国际环境的一个非常重大的变化。
我国之前制定和实施的八个五年规划目标都是小康,现在我们要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原来的发展格局可能会不适应新形势、新目标。到 2035 年我国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十四五”规划建议中讲了九个方面的目标,其中最具典型意义或者量化目标性质的是,到 2035 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四五”规划建议的说明中也明确提出,到 2035 年实现经济总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目标。翻
一番,就是中国 GDP 年均增速要保持在 4.73%。
目前,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我国有出色的领导力、强大的凝聚力、高效的动员力、坚定的执行力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生力,有持续改革不断释放的强大动力,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和强大的生产能力,有庞大的人力资本,有14 亿人口和 4 亿中等收入群体的强大市场等。然而,这些都是潜在的增长条件,如何把这些条件变成现实增长,把长期的、潜在的增长变成实际增长,还需要做一些改变、调整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