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充分回顾国内外长期贫困和代际传递研究的主要成果,在川滇彝族聚居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贫困村进行实地调查,基于对彝族贫困社区的类型化分析和定量定性资料研究,系统描述和全面分析彝族长期贫困及代际传递的现状,测量彝族长期贫困的广度和深度,分析影响彝族长期贫困的因素,研究彝族贫困代际传递的主要特征,分析产生贫困代际传递的结构性因素、家庭因素与个体禀赋,分析既有农村扶贫政策对彝族长期贫困家庭的干预效果,研究治理彝族长期贫困及扼制贫困代际传递的政策。
第一章峨边县A村的贫困面貌1
第一节A村的过去与现在1
第二节A村的长期贫困现象16
第三节A村的贫困代际传递现象35
第二章彝族贫困村落的类型47
第一节四川省凉山州喜德县和布拖县的贫困村48
第二节云南省楚雄州武定县和昭通市镇雄县的贫困村60
第三节彝族贫困村落的结构性因素70
第三章暂时贫困、长期贫困与代际传递84
第一节贫困及其测量84
第二节贫困的类型86
第三节长期贫困与暂时贫困89
第四节长期贫困与代际传递92
第五节长期贫困的测量94
第四章彝族长期贫困及其影响因素99
第一节彝族长期贫困的历史与现状99
第二节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108
第三节彝族长期贫困的测量与估算112
第四节彝族长期贫困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122
第五章彝族贫困代际传递及其影响因素146
第一节贫困代际传递的理论研究147
第二节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158
第三节彝族贫困代际传递现状及影响因素171
第四节彝族贫困代际传递的代际特征182
第五节彝族贫困代际传递的机制187
第六节彝族深度贫困解析215
第六章彝族婚姻制度、社会流动与长期贫困227
第一节凉山彝族社会的传统婚姻文化229
第二节20世纪ADI家支三代人的婚姻样态235
第三节彝族婚姻制度的代际变动与走向241
第四节松动的婚姻制度与下层的流动249
第五节凉山彝族婚姻习俗、家支资本与贫困代际传递251
第七章彝族宗教与世俗经济的关系变迁266
第一节彝族三类信仰的经济理性267
第二节彝族传统宗教与世俗经济的互动史271
第三节凉山彝族宗教消费的文化特性与运行逻辑276
第八章缓解彝族长期贫困的政策分析292
第一节彝族扶贫政策的演变历程292
第二节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295
第三节彝族地区精准扶贫政策实施情况297
第四节彝族地区精准扶贫存在的主要问题313
结语334
参考文献339
后记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