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丛书"由经济日报社主管主办、经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经济评论》杂志精心打造。作为一个重要经济评论阵地,《中国经济评论》自然要担当起思考先行者的角色。于是,这个在疫情之年逆势诞生的新杂志以杂而不杂、热点聚焦的主题评论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杂而不杂的"杂"体现在不同的经济学专家(包括权威官员)和不同的经济观点同时出现在同一期杂志中,形成"前沿观察""中经智库""趋势洞见""环球视野"等栏目;"不杂"体现在无论哪一位专家或官员、无论哪一个栏目和观点都围绕一个经济热点或主题展开。于是,一个眼界更开阔、思考更纵深、评论更立体的畅读体验开始了。同时,也为我们今天出版的"中经丛书"奠定了基础。
本书约请多位国内著名经济学者通过聚焦与解构"双循环",继而对这一科学决策与指导思想进行深入分析与解读,初衷便是在理论与实践的多维层面探寻出一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的科学之路。相信通过本书的出版能够让更多关注中国经济前景与未来的有识之士,能够在更深更广的层面洞窥"双循环",了解中国在国际合作与竞争中的优势劣势,从而在经济变革与转型中找到一条合作、希望和共赢的道路。
目 录 总 序/韩文高序 / 张兴军
第一章 双循环的战略深意/001 双循环新格局是处理内外矛盾新变化的必然之举 /002 逆全球化形势下,内外循环需相互促进/012 第二章 内循环为主体≠重回闭关锁国/023 把握对外开放的本质与重点/024 未来开放之路∶全面改革+文明转型/031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046 第三章 双循环下的国际格局/057 面对脱钩威胁,我们如何应对/058 注意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文本中的两个法律问题 /068 第四章 双循环的区域发展战略 /079
海南自贸港将引领中国走向更高的开放水平/080
深圳特区 40年,一个开放样本的蝶变/086 深圳经济特区40年大事记 /096
第五章 金融与资本的双循环之路 /103
金融业对外开放会给我们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 /104
以对外开放激活证券市场新发展/113
第六章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前世今生/119
从联想、吉利、福耀走出去看外循环曾经的成功/120
从国外对华反倾销看不平坦的外循环之路 /135
封锁与突围∶走出去的中企如何度过艰难时刻/146 谁扼住了华为∶美日半导体霸权的三张牌/158
附 录 对外开放大事记 /179
一带一路沿线部分国家投资环境概览/191
后 记 /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