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协同发展研究综述
1.1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综述
1.1.1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理论基础
1.1.2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基本定义
1.1.3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进一步解读
1.1.4 区分“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2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研究综述
本章参考文献
2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协同发展背景
2.1 成渝双城发展历程
2.1.1 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前期(1949—1992年)
2.1.2 三峡工程建设时期(1993—2002年)
2.1.3 成渝经济区、成渝城市群时期(2003—2016年)
2.1.4 成渝深度合作时期(2017年至今)
2.2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时代背景
2.3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国家战略背景
2.3.1 区域协调发展与西部大开发战略
2.3.2 丝绸之路经济带
2.3.3 长江经济带
2.4 成熟城市圈范例
2.4.1 国内成熟城市圈范例
2.4.2 国外成熟城市圈范例
2.4.3 比较与总结
3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宏观经济协同发展基础
3.1 宏观经济情况
3.2 要素禀赋情况
3.2.1 人口、劳动力
3.2.2 土地供给
3.2.3 固定资产投资、财政和企业金融
3.2.4 科技、创新
3.3 对外贸易发展情况
3.3.1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对外贸易发展现状
3.3.2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外商直接投资(FDI)发展现状
3.4 区域协同情况
3.4.1 经济协同与贸易协同
3.4.2 互联互通协同
3.4.3 政策和治理协同
3.5 地理、文化基础
3.5.1 地理条件
3.5.2 自然文化
3.5.3 人文文化
3.6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夜间经济发展情况
3.7 成渝地区的中部塌陷问题
4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发展现状
4.1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总体情况
4.1.1 产业规模、结构概述
4.1.2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情况
4.2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第一产业发展现状
4.2.1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第一产业运行状况
4.2.2 农业投入
4.2.3 农业产出
4.3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第二产业发展现状
4.3.1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第二产业运行状况
4.3.2 第二产业投入
4.3.3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运行状况
4.4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第三产业发展现状
4.4.1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第三产业运行状况
4.4.2 2019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第三产业各行业发展状况及特点
5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全要素生产率现状
5.1 双城经济圈的高质量发展
5.1.1 高质量发展
5.1.2 全要素生产率
5.2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TFP的测算
5.2.1 测算方法
5.2.2 指标选择与数据处理
5.2.3 指标统计和TFP测算结果
5.3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现状
5.3.1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整体变化
5.3.2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各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贡献情况
5.3.3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主要城市高质量发展现状
5.4 小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协同与高质量发展展望
本章参考文献
6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营商环境现状
6.1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营商环境基本情况
6.1.1 “双核”城市:全国领先
6.1.2 其他城市:亟待加强
6.2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营商环境的改善情况
6.3 总结与展望
7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间府际合作和部门间合作情况
7.1 区域间府际合作情况
7.1.1 省级政府合作
7.1.2 市级政府合作
7.1.3 区(县)级政府合作
7.2 部门间合作情况
7.2.1 四川省经济与信息化厅与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7.2.2 四川省、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
7.2.3 四川省、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
7.2.4 四川省教育厅、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7.2.5 四川省经济合作局、重庆市招商投资促进局
7.2.6 四川省科技厅与重庆市科技局
8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协同合作案例
8.1 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
8.2 高竹新区
8.3 两江新区、天府新区非毗邻区域经济协同合作
9 处理好成渝两极竞争合作关系
9.1 两极竞争
9.1.1 城市竞争相关理论
9.1.2 城市竞争表现
9.1.3 成渝两极过度竞争的原因和后果
9.2 两极合作
9.2.1 城市合作相关理论
9.2.2 城市合作范例
9.3 成渝两极城市竞合机理分析
9.3.1 城市间竞合理论
9.3.2 成渝两极竞合机理分析
9.4 成渝两极协同发展路径与模式
本章参考文献
10 发挥好成渝两极带动辐射作用
10.1 成渝两地“虹吸效应”分析
10.1.1 “虹吸效应”原理
10.1.2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的“虹吸效应”
10.2 “辐射效应”带动机理
10.3 从“虹吸效应”到“辐射效应”
10.3.1 相关理论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