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贫困是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减贫事业取得了未有过的成就,在2020年已经实现了全面脱贫目标,为世界范围内的贫困缓解做出了巨大贡献。这种成就的取得与中国实施的一系列经济发展和扶贫开发政策密不可分。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强大和实现共同富裕的进一步要求,扶贫开发以及乡村振兴事业的任务越发紧迫,及时对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具有重大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扶贫开发政策的效果评价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多个研究主题。
基于丰富的微观调查和宏观统计数据,《中国扶贫开发政策的成效评估研究》综合利用数据挖掘、随机控制试验、微观计量和比较研究等方法,探讨了21世纪以来贫困程度和空间异质性的演进过程,评估了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性,并对其政策作用背后的微观机制进行了进一步的检验。同时,《中国扶贫开发政策的成效评估研究》也从宏观的理论层面辨析了扶贫开发政策的空间属性。以此为基础,就未来扶贫政策改革提出了若干建议。
《中国扶贫开发政策的成效评估研究》首先回顾了现有的关于中国贫困问题研究的文献,包括贫困数据质量、贫困程度估算、政策效果评价方法、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性评价和政策改革等相关领域,发现已有研究仍然不够充分。首先,在数据使用方面,过往研究贫困问题所采用的数据包括宏观和微观两种,但整体看来并不系统,来源也五花八门。其次,在估算中国的贫困率时,现有多数研究一方面未考虑物价差异和家庭规模经济的影响,另一方面对2005年之后的贫困水平及相应的空间异质性也缺乏关注。而在政策效果评价领域,大量研究没有采取相对严谨的因果推断方法。同时,具体到中国的扶贫政策评价上,多数研究只考察了政策的短期效果,对十年以上的政策长期效果则未有关注。另外,在政策改革领域,多数研究只局限于短期内特惠型的农村扶贫开发政策,对覆盖面更广的普惠型扶贫政策和2020年之后的政策改革缺乏研究,而扶贫开发政策的空间瞄准取向是否需要进一步改革需要理论层面的思考。
以从现实角度对中国近些年贫困状况的探讨为基础,《中国扶贫开发政策的成效评估研究》对扶贫开发的政策效果进行了评价。向国贫县倾斜是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政策在空间维度上的重要特点,以国贫县为主要瞄准对象的扶贫开发至今已经进行了30多年,同时期的贫困得到了缓解显著,但国贫县帽子摘不掉、国贫县并非真贫困等问题也逐渐暴露,促使本研究对瞄准贫困县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性进行研究。
《中国扶贫开发政策的成效评估研究》关注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贫县名单调整的准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值匹配以及合成控制法克服了国贫县认定与发展的内生性对因果效应估计的影响,从农民收入的角度考察了扶贫开发政策对农户增收脱贫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列入国贫县的短期农民增收效应十分显著,但长期来看,以国贫县为单位的扶贫开发的边际效应不够明显。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