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导言
1.1 研究背景与主题
1.2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1.3 研究方法
1.4 增量贡献与不足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收入不平等变化的理论解释
2.1.1 李嘉图的资源稀缺法则
2.1.2 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
2.1.3 库兹涅茨的倒u形假说
2.1.4 皮凯蒂的《21世纪资本论》
2.1.5 小结
2.2 收入不平等及其变动的实证研究综述
2.2.1 基于人口结构的收入不平等研究
2.2.2 基于收入来源的收入不平等研究
第3章 数据与定义
3.1 数据来源
3.2 相关定义
3.2.1 收入定义
3.2.2 其他定义
第4章 权重构建
4.1 需要什么样的权重
4.2 哪些数据可用于构建权重变量
4.2.1 城镇、农村常住人口数据
4.2.2 流动人口的规模
4.2.3 流动人口的地区构成
4.3 几种可供选择的权重
4.4 权重构建方法
4.4.1 运用以个人为观测值的样本构建个人层面研究所需的户籍加地区权重
4.4.2 运用以户为观测值的样本构建个人层面研究所需的户籍加地区权重
4.4.3 运用个人样本构建个人层面研究所需的户籍加地区加省份权重
4.4.4 住户权重变量的生成方法
4.4.5 计算程序中以个人为单位分析的权重构建步骤
4.5 居民收入水平与基尼系数的估计值:权重的影响有多大
第5章 收入不平等变化的原因:人口结构的分析
5.1 居民收入水平及收入差距的变化9l
5.1.1 全国整体的收入差距
5.1.2 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
5.1.3 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
5.2 研究方法
5.2.1 按人群组分解不平等指数的方法
5.2.2 按人群组分解不平等指数变化的方法
5.3 居民收入不平等变化的原因分解及分解结果
5.3.1 收入不平等变化的城乡分解
5.3.2 LtI女入不平等变化的地区分解
5.3.3 按年龄分组的分解结果
5.3.4 按受教育程度分组的分解结果
第6章 收入不平等变化的原因:收入结构的分析
6.1 引言
6.2 我国主要的再分配政策概览
6.3 分解方法与含义解释
6.3.1 按收入来源分解基尼系数法
6.3.2 基尼系数变化的分解方法
6.4 转移性收入的再分配效应估算结果
6.4.1 基本描述
6.4.2 分项收入来源的再分配效应
6.4.3 分项转移性收入的再分配效应
6.5 进一步讨论:不同再分配效应测算方法的矛盾与解释
6.6 中国社会保障支出的收入分配效应
6.6.1 社会保障对收入分配意义重大
6.6.2 我国社会保障支出的规模
6.6.3 数据和实证方法
6.6.4 实证结果及分析
6.6.5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7章 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市场因素和政府政策哪个更重要
7.1 收入差距与政府政策
7.2 收入差距的产生机制和政策再分配效应的研究方法
7.3 收入再分配政策力度不足是我国居民收入不平等的主要原因
7.4 结论和预测:财政政策的调整与我国居民收入不平等改善的希望
第8章 主要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