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要素经济手段
要素经济,顾名思义就是根据要素论,针对现代经济模型中的相关要素来发展经济的方式。
就现代经济学来看,最传统的经济模型认为经济要素也就是劳动和土地。政治经济学和现代统计学创始人威廉·配第在1662年出版的《赋税论》中最早提出了“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一伟大判断,这个二元要素生产理论判断后来被马克思在《资本论》一书中引用并加以延伸。
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发表的同一年,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出版了另一本震惊经济学界的著作《国富论》。在《国富论》中,亚当·斯密提出“无论在什么社会,商品的价格归根结底都分解成为这_二个部分(即劳动、资本和土地)”,即“生产要素三元论”。
生产要素三元论影响了整个西方经济学界100多年,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经济学家马歇尔在1890出版了另一本经济学巨著《经济学原理》。他在《经济学原理》中将组织作为第四生产要素,与劳动、资本、土地共同构成“生产要素四元论”,这个所谓的“组织”就是现在我们通常所讲的“管理”。
后来的经济学家又将生产技术列为第五生产要素,从而将“生产要素四元论”拓展为“生产要素五元论”。
20世纪80年代,一些学者将信息归为第六要素,认为劳动、土地、资本、管理、生产技术、信息为生产的六要素。
第一节 劳动经济
增加劳动投入可以生产更多的产品,但我们经世济民的根本目的不仅仅是生产更多产品,还要让劳动的投入越来越少,让人类更加省力,在省力中获得更多回报!
一、劳动对于经济的拉动作用
在传统经济常识里,劳动对小到发家、大到富国的作用是相当重要的。也只因为如此,中国的儒家学者在两千多年前的西周社会就提出了“勤劳”的国民价值观。儒家启蒙课程《三字经》中更是教育孩子“勤有功,戏无益”,而有关勤劳的格言不下上百条。
在传统的生产模型下,产品的产出主要依靠的就是劳动的投入。于是,我们见到的封建社会的各个阶段只要有大量的劳动在土地上进行投入,就能产生可观的土地产出。这种模式如果能得以维持个几十年,或许能创造出辉煌的“王朝盛世”。
最近一次的高强度劳动投入是在新中国成立后,面对着建立现代工业需要大量资金和资源积累的现状,新中国发动几乎所有的成年男女,甚至老年男女,不仅种植现有的农田,还大量垦荒,把传统的荒芜的滩涂山野改造成耕地。新中国成立初期仅有耕地11.05亿亩,到1957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多达16.77亿亩,20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前最高阶段为23亿多亩(也有说法认为是30亿亩,但没有找到统计出处)。随着人口呈几何级数增加,土地的增加很显然跟不上需求。于是,农业更典型地体现出了东亚模式的特点:精细化生产。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沟渠旁边等都种上了作物。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高强度劳动付出的经济成果除了体现在耕地面积增加上,还体现在大量农业水利设施和基础交通道路在此期间得以修建完成。期间,全国依靠肩挑背扛建起了各种水库八万多个,建起了初步覆盖全国的公路网和初步完备的工业生产体系。
作为连贯南北交通的动脉,大运河沟通了长江、黄河的水运交通,全国各地的大商巨贾,弘舸巨舰,往来不绝,大唐盛世从此打下了基础,后世中国之统一形态从此形成。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80年代前国民的高强度付出是整体的,除农民之外,企业家和工人们没有获得高效率的机器化大生产所带来的回报,所有的剩余价值都转化成了国家的基础设施等的积累,大家在彼此的监督中为国家做出贡献。
P28-31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