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信息社会的需要理论
当代信息社会,人的需要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信息技术的进步极大促进了信息产业的发展,使社会生产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都呈现出信息化和虚拟化的特征。研究信息社会的需要问题,阐明其特征、本质、类别并分析它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影响,不仅对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需要理论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而且能够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选择、社会认知等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需要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从分析需要的角度入手探索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途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特质就是理论关注现实、以理论促进现实,因此信息社会所发生的人的需要的变化更应该引起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的重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指导我们研究信息社会的需要问题,使信息社会人的实践活动具有理论自觉,同时在客观上促进马克思需要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本书的*终研究目标。
(1)以马克思需要理论为指导研究信息社会的需要的新变化,从而指导信息社会人们的实践活动是本书研究的出发点之一。马克思需要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对于指导社会实践活动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近年来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由信息技术革命所引发的信息的膨胀普遍渗入了人类生活的全部领域。新的信息技术的出现使当今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围绕着信息技术而组织起来的新技术范式物化为一种生产、传播、管理与生活的新的方式,在全世界范围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各种关于技术决定社会的言论甚嚣尘上,对信息技术的过度崇拜引发了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虽然笔者并不赞同技术决定论的看法,但是对于信息技术的重视却是毋庸置疑的。信息技术所带来的生产方式和发展方式的变化,加速、引导和塑造了信息技术范式。所有这一切不得不引起人们对信息社会人类自身变化的关注,关于信息社会对人的各种影响也成为当前理论界研究的焦点。人的需要问题是研究人的问题的一个有效切入点,也体现了哲学对人的终极关怀。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全世界都被网络整合在一起,由此也产生了规模庞大的网络虚拟社区。人们普遍认为虚拟社区的出现增强了人们的自我认同感,满足了人们对于自我认同的需要。但是也有一些人把这看作相反的意义,认为正是虚拟社群的出现导致了自我认同的危机,使自我与社会日趋分离,直至彻底孤立,所有这些关于信息社会的需要问题的研究都应该受到重视。以马克思需要理论为指导,对信息社会的需要问题即虚拟需要问题出现的新变化、新特征进行梳理,并研究如何实现人们合理的虚拟需要、消解其中不合理的成分,对于指导当前信息社会人们的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是我们研究虚拟需要论的根本目的。
(2)研究信息社会的需要问题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需要理论也是本书的研究目标。马克思需要理论贯穿于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之中,是马克思研究生产的动力、社会革命的动力以及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问题的重要切入点。对现实的关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品格,因此对当前信息社会出现的各种问题的关注也应该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的使命。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开放性的理论,需要研究各种现实问题以保持其理论的活力。马克思认为人的需要活动是以社会实践为基础的,反映了人与外部世界的能动关系。人的需要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会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发生改变。人们的需要受到外部客观条件的限制,当外部条件发生改变时,人们也会相应地调整自己的需要指向。同时人们也不是一味消极地面对外部世界,为了更好地满足自身的需要,人们往往会有意识、有目的地去创造条件,这也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虚拟技术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虚拟生存,虚拟生存已经成为信息社会人们的一种主要生活方式。在虚拟空间里,人们以符号的形式进行交往,人的身体被排斥在虚拟空间之外,人们在虚拟空间里产生的各种需要必然会受到新的生活方式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虚拟技术还未出现,因此对于信息社会的需要问题的研究必然会促进马克思需要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当前关于虚拟需要论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大多数的研究者把目光聚焦在关于信息社会本身的研究上,缺乏人文关怀。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者对于信息社会的需要问题也关注较少,对于信息社会的需要问题的研究也长时间处于停滞状态。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本书有助于弥补这方面研究的不足,同时对于运用马克思需要理论指导现时代人们的实践活动同样具有意义。
(3)虚拟需要论作为信息社会的需要理论,不仅对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有利于构建科学的需要理论体系,对深化价值论研究也有重要的理论贡献。
第一,虚拟需要论是对马克思需要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虚拟需要论作为信息社会的需要理论,是马克思需要理论的延续和发展。信息社会是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的新的社会发展趋势,马克思主义理论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就必须关注信息社会的这一新的社会现实,因此本书着眼于信息社会的需要问题也是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人的问题的重视一脉相承的。同时本书为人的需要问题引入了许多新的研究视角,并且深入挖掘了马克思需要理论的核心内容,为马克思需要理论增添了新的时代特征。本书把研究的重点放在研究信息社会人的需要发生的新的变化,提出虚拟需要的概念,突出信息社会人们需要的虚拟化特征。虚拟需要的特征的总结不仅是对信息社会人们需要的发展趋势的总结,也为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的特征的论述增添了新的内容,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信息社会的实践活动更具针对性。
第二,虚拟需要论的研究有利于构建科学的需要理论体系。人的需要体系是一个完整的、开放的和不断发展的体系,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人的需要一定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信息社会人们的虚拟生存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新的生活方式的出现必然会产生新的需要,虚拟需要的产生正是由于人们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出现。虚拟空间是一种不同于现实世界的存在,因此人们在虚拟世界的各种需要既有现实需要的特征,同时又表现出与现实需要迥异的特性。关于虚拟需要的研究填补了马克思需要理论关于信息社会的需要问题研究的空白,使人的需要体系更具时代性和完整性。
第三,虚拟需要论的研究有利于深化对于人的认识。需要问题作为研究人的问题的重要一环,必然会加深我们对于人的认识,马克思需要理论自产生以来一直与人的解放、人的价值、人的异化等问题紧密相连,可以说马克思需要理论对人的问题进行了科学的认识和客观的解答。对虚拟需要的研究同样如此,对信息社会的需要问题的解读同时也是对信息社会中人的相关问题的回答。信息社会人的本质出现了许多新的特征,这些由信息爆炸所带来的人的变化不仅为人的本质的研究增添了新的内容,更为我们研究人在新的社会环境中所表现的本质特征提供了契机。因此本书在马克思需要理论的基础上对虚拟需要问题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关于人的认识。
第四,虚拟需要论的研究有助于实现哲学的“虚拟转向”。哲学的“虚拟转向”即哲学应更多地关注、研究虚拟及与虚拟相关的问题,目前哲学界关于虚拟问题或者虚拟需要问题的研究较少,应该说与虚拟相关的问题并没有受到哲学界的普遍关注。虚拟性作为人的活动的一种普遍的特性,是对人的现实性的一种超越。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出现,使虚拟性成为具有纯粹虚拟性的实践形态。因此,哲学工作者不应该只把目光集中在人的现实实践活动上,更应该把握人的虚拟性特征、研究与虚拟有关的问题,从而实现哲学的“虚拟转向”。
(4)虚拟需要论作为关照现时代的人的需要问题的理论,必然与社会现实问题紧密相连。因此虚拟需要论的研究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问题的对接、对于指导信息社会人们的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虚拟需要论的研究有助于解决关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许多现实问题。虚拟需要的研究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需要理论,使马克思需要理论具有了信息时代的特征。在信息社会,人们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虚拟生存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的改变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带来了许多现实问题。虚拟需要论主要通过研究信息社会的需要问题来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因此,对虚拟需要论的研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关于需要问题的研究虽然着眼于人的需要问题,但其*终目的仍是实现人的生存与发展的要求。马克思说:“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命,他们自己就是怎样。 ”我们也可以认为个人有什么样的需要,就决定了他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虚拟需要的产生正是信息社会人们对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要求和意愿,对于虚拟需要的选择也是为了实现主体自身的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需要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虚拟需要的研究是我们把握信息社会人的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人们必须面对的重大现实问题。
第二,虚拟需要论的研究是提升关于人的本质认识的根本要求。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研究和探索人的本质,不能把人看作孤立的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