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从古典到现代的过渡--格劳秀斯战争与和平法讲疏(1964年施特劳斯讲学录)(精)/西方传统经典与解释
0.00     定价 ¥ 12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76006865
  • 作      者:
    编者:(美)施特劳斯|责编:徐海晴|总主编:刘小枫|译者:张云雷|整理:(美)福德
  • 出 版 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9-01
收藏
编辑推荐
施特劳斯只在芝加哥大学开设过一次格劳秀斯《战争与和平法》的研讨课(1964年秋季学期),目前只留存下一份该课堂的打字记录稿,并没有相关的音频资料。鉴于施特劳斯本人从未发表过任何关于格劳秀斯的论文和专著,也从未留下关于格劳秀斯其他作品的讲授记录,因此这份记录稿显得弥足珍贵,而福德的编辑则使它更具准确性和可读性。
展开
作者简介
列奥·施特劳斯(Leo Strauss,1899-1973),原芝加哥大学政治哲学教授。他通过细致的文本研读重新发现了古典哲人作品中的隐微手法,并借此回到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所关注的政治哲学中的永恒问题。施特劳斯一生致力于重启古今之争、雅典与耶路撒冷之争、诗与哲学之争,在现代语境下回护哲学生活方式,而他的“行动”体现为发表论述和在课堂上讲疏经典作品。他具代表性的论述包括:《柏拉图〈法义〉的论辩与情节》《柏拉图式政治哲学研究》《城邦与人》《色诺芬的苏格拉底言辞》《色诺芬的苏格拉底》《关于马基雅维利的思考》等。

译者简介:
张云雷,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讲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法学(政治学)博士学位,专业方向为政治哲学、国际政治思想史。曾在《世界经济与政治》《政治思想史》等期刊发表相关论文多篇。
展开
内容介绍
本讲稿为施特劳斯1964年在芝加哥大学开设的关于格劳秀斯名著《战争与和平法》研讨课的授课记录,共计14讲,内容包含了施特劳斯对于《战争与和平法》逐章逐句的细致讲疏,以及每一讲结束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是其作品中唯一一份对格劳秀斯深度探究的记录。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讲
课程导论 + 文本的导言(Prolegomena)部分
(1964年10月6日)
施特劳斯:[进行中]这种区分并不明确,因为它不全面。人们理解的[理论],必须更精确地描述成为了假设形成所作的假设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不被仅仅理解成一个真实理论,而是作为一个某种程度上有用处的假设。其他类似的理论都可以这么理解。所有的非假设命题都是经验研究的结果,而不是理论的结果。以上是一种观点。另一种观点认为,存在[绝对的]和实质性的政治理论,这种理论作非假设性的断言。他们并不必然是规范性理论,但这一点,我认为是更为根本的区别。事实上,假如多多思考,比如这样,很难真的只到非规范性的政治理论就行了。
进行更宽泛的政治分析时,我们不得不同时考虑制度和意识形态。如果从某种意义上更深入地思考这种区分,你就会发现一种更古老的、非常有用的东西,即我们需要思考政制(regime)——也就是,自由民主制、共产主义、法西斯主义,无论到底是什么——政制最终依赖于它自己所献身的目的(end)。目的是一个社会之为社会所尊重的东西,它赋予这个社会以特质。如今,所有这些政制都有自己的宣称:自由民主制认为自己比共产主义强,反过来也是如此。必需满足这种宣称,否则就不会有人为这个目的而竭尽全力,这意味着需要考虑不同的政制之间的等级排序。哪个更好?
现在,我们在内容上做一个很大的跳跃。在早期的人类思想中,下面这种观点很流行:如果我们不知道,依据自然(by nature)什么是正义的,就无法确定这种等级排序。我们可以将或多或少有缺陷的政制理解为或多或少很大偏离“依据自然是正义的”东西。“依据自然是正义的”(by nature just)这一说法,是从相应的希腊文词汇直译而来的。自然正义/法(natural right)和自然法(natural law)这样的传统说法,表达的也是同样的意思,但更为人熟知。我在这里刻意不再去分析这两个说法的区别。这个问题很重要,因为很显然,是否存在独立于人类意志(human will)之外的标准——这就是“依据自然”(by nature)这一说法的含义;这些标准并非人类制定——这是很重要的问题。
让我们读一下柏拉图《法义》(Laws)第一卷中的一个段落。
朗读者:
不是瞎说,克里特人的法律在所有希腊人中尤为有名,因为它们是正确的法律,这些法律提供了好(good)的东西,使用这些法律的人都生活得很好。这些好有两种——人类的(human)好和神圣的(divine)好。人类的好依赖于神圣的好,同时,在得到神圣的好时,也会得到人类的好;否则就两者都得不到。在人类的好中,健康排名第一,美貌排名第二,(在跑步和其他身体运动中的)强壮排名第三,财富排名第四——不是盲目的财富,而是眼光锐利的那种,因为这种财富以智慧为伴,而智慧则在神圣的好中排第一位。灵魂的理智排在神圣的好的第二位。来源于前两者,同时再加上勇气,就形成了正义。而正义则排在第三位。第四位是勇气。所有这些都依据自然地高于人类的好,立法者必须忠实地来给他们这样排序。
施特劳斯:这可能是这一说法的最清晰、最古老的表述:所有的立法(如果不是盲目的和独断的)都必须[立基于]事物的某些固有秩序。这种固有秩序——他们是立法的真正原则。
如今这一观点被普遍拒斥,但是很明显,无论这个说法是否完美,它对于政治学或者法学而言,是最重要的问题——即是否存在这样一个依据自然的(即独立于人类仲裁的)好的秩序。为了能有益地探讨这个问题,而不是仅仅重复双方的口号,我们一定要有更深的知识。我的意思是,柏拉图这一段和其他的段落都不是“更深的知识”,也即,现实地说,我们必须考虑历史知识。
我来提醒大家一些比较可信的历史知识:《独立宣言》在立法的最高层面上呼吁自然权利(right);法国革命中也有类似的文件,例如《人权宣言》,也有相同的广泛影响力。现在,如果我们将这两个著名文献与下面的文献进行比较——1689年的《权利宣言》或者1629年的《权利请愿书》(Petition of Right)或者类似的东西,为反抗西班牙王权提供合法性的《荷兰独立宣言》——我们得出如下的结论。对于自然权利的呼吁,在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中是如此明确,但并没有在更早的这些革命中出现。
相比之前,自然权利于十八世纪在政治上有大得多的重要性。我想,这也是广为人知的常识。不过,许多历史学家并没有继续思考更深的问题:在十八世纪变得如此有力的自然权利(natural right)是否与之前世纪中的自然权利(natural right)是同一个东西?或者,它难道不是一种新的自然权利,而这种新的自然权利给了自然法在十八世纪以及直到今天(以或多或少伪装了的方式)的政治效用吗?
展开
目录
施特劳斯讲学录整理规划
中译本说明
英文编者导言
文本及术语的说明
英文编者说明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七讲
第八讲
第九讲
第十讲
第十一讲
第十二讲
第十三讲
第十四讲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