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论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法制的历史发展阶段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法制的基本特征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法制的历史地位和意义
第一章 宪法性文件的制定及其演变
第一节 旧中国制宪的破产和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纲领及其宪政主张
一、旧中国制宪的破产
二、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纲领及其宪政主张
三、革命政权初创时期的施政纲领
第二节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一、中国共产党关于起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的原则
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的制定、修改和主要内容
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的历史地位和伟大意义
第三节 抗日民主政权的施政纲领
一、抗日民主政权施政纲领的制定和发展
二、抗日民主政权施政纲领的内容
三、抗日民主政权保障人权条例的制定及其内容
四、抗日民主政权施政纲领和保障人权条例的历史意义
第四节 解放区人民政权的宪法性文件
一、抗战胜利后人民政权的宪法原则和施政纲领
二、解放区人民政府施政方针的主要内容
三、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和布告的发布
四、《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人民制宪的光辉结晶
第二章 政权机构及其组织法的创制和发展
第一节 大革命时期人民政权组织法规的出现
一、乡村革命政权的组织规程
二、上海市民代表政府组织法
第二节 工农民主政权组织制度的创立
一、苏维埃政权组织法的立法概况和指导原则
二、中央苏维埃政权的组织机构及其职权
三、地方苏维埃政权的组织机构及其职权
四、临时革命政权——革命委员会
第三节 抗日民主政权组织法的健全和发展
一、抗日民主政权建设的指导原则和立法概况
二、边区、县参议会的组织和职权
三、边区、县政府的组织机构和职权
四、乡政权的组织与职权
第四节 解放区人民政权组织制度的特点
一、大解放区的人民政府
二、新解放城市中的军事管制委员会
三、各级人民代表会议和各级人民政府
四、民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第三章 选举立法与选举制度
第一节 工农民主政权的选举立法与选举制度
一、选举法规的制定及其基本原则
二、选举的组织、程序与方法
三、军队系统的选举
四、选举法的实施
第二节 抗日民主政权选举制度的发展变化
一、选举立法的指导方针和立法概况
二、选举制度的新变化
三、适合于人民群众行使民主权利的投票方法
四、实施选举法的保障
第三节 解放区人民政权的选举制度
一、选举立法概述
二、选举制度的主要特点
三、民主选举的意义和作用
第四章 行政法规的制定和实施
第一节 工农民主政权的行政立法
一、行政法规的产生及其立法概况
二、行政机关的组织体制和职权
三、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检查监督制度
第二节 抗日民主政权的行政立法
一、行政立法概述
二、行政机关的设置及其职责权限
三、行政机关的领导制度——集体领导与分工负责相结合
四、干部的管理和教育
五、抗日根据地简政工作的实施
第三节 解放区人民政权的行政立法
一、行政区划的调整和行政制度的趋于统一
二、行政机关办事通则的制定及其主要内容
三、干部的任免、考核与奖惩
四、人民监察制度的建立
第五章 革命刑法的产生及其发展沿革
第一节 大革命时期工农运动中产生的革命刑法
一、省港大罢工中制定的惩治工贼和制裁贪污渎职罪的刑事法规
二、农民运动中制定的惩治土豪劣绅条例
第二节 工农民主政权的刑事立法
一、革命刑法的主要任务和刑事立法概况
二、刑事立法的基本原则
三、反革命罪的概念、种类和其他刑事犯罪
四、刑罚的种类和适用
五、苏区肃反工作的经验教训
第三节 抗日民主政权的刑事立法
一、抗日战争时期刑法任务的变化和刑事立法的特点
二、锄奸斗争和刑事立法的指导方针
三、汉奸罪和有关破坏抗战的重大犯罪
四、其他刑事犯罪
五、抗日民主政权刑罚制度的新发展
六、预防犯罪的重要措施——“劝戒办法”和“违警处罚条例”
第四节 解放区人民政权的刑事立法
一、解放战争时期刑事立法的基本方针
二、取缔反革命组织,镇压反革命罪犯的刑事法规
三、维护社会治安,惩办其他刑事犯罪的法规
四、关于刑罚和刑罚执行方面的发展变化
第六章 人民司法机关及其组织法规
第一节 大革命时期工农运动中产生的人民司法机关
一、省港大罢工中审判工贼的军法处和会审处
二、农民运动中的审判土豪劣绅委员会和特别法庭
第二节 工农民主政权的司法机关
一、司法机关组织体制的基本特点和立法概况
二、工农民主政府建立初期的司法机关
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司法机关
四、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