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刑事诉讼条件论
0.00     定价 ¥ 4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9777159
  • 作      者:
    作者:王一超|责编:李沂蔚
  • 出 版 社 :
    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4-01
收藏
内容介绍
诉讼条件的设定,是案件提起起诉的依循,决定了案件起诉的门槛,也决定了审判的质量,还决定了案件当事人能否早日从无谓的追诉程序中解脱出来。本书作者认为,诉讼条件对于抑制不当有罪判决、抑制不当实体审理与裁判、抑制不当公诉、抑制不当的刑事追诉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以刑事诉讼条件为学术研究的对象,本书不但为诉讼条件制度提供了理论诠释和学术指引,也为刑事诉讼理论的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作出贡献。
展开
目录
目录
导言被冷落的刑事诉讼条件
一、“诉讼条件”抑或“诉讼要件”?
二、为何要研究刑事诉讼条件
第一章诉讼条件的概念界定及主要类型
一、诉讼条件的定义
(一)诉讼法律关系成立要件
(二)实体审理开始要件
(三)实体判决要件
(四)公诉有效条件
(五)诉之容许性要件
二、诉讼条件的功能定位
(一)抑制不当有罪判决
(二)抑制不当实体审理及裁判
(三)抑制不当公诉
(四)抑制不当刑事追诉
三、诉讼条件的分类
(一)狭义的诉讼条件和广义的诉讼条件
(二)一般的诉讼条件和特殊的诉讼条件
(三)积极的诉讼条件和消极的诉讼条件
(四)绝对的诉讼条件和相对的诉讼条件
(五)形式的诉讼条件和实体的诉讼条件
(六)程序条件和追诉条件
(七)法定的诉讼条件和非法定的诉讼条件
(八)其他诉讼条件的分类
四、本章小结
第二章诉讼条件的理论基础
一、刑事诉讼的本质属性
(一)诉讼法律关系
(二)诉讼法律状态
(三)刑事诉讼法律关系
二、刑事诉讼的内在构造
(一)诉讼的内在构造:三面说与两面说
(二)刑事诉讼三面构造理论的回归
三、刑事诉权理论
(一)诉权的渊源:Actio
(二)作为基础的民事诉权理论
(三)刑事诉讼中的国家诉权
(四)国家诉权的条件
四、本章小结
第三章诉讼条件的审查处理
一、诉讼条件的审查主体及方式
(一)审查主体
(二)审查方式
二、诉讼条件的审查顺序
(一)诉讼条件的“优先性”
(二)各诉讼条件之间的审查顺序
三、诉讼条件的证明
(一)证明责任
(二)证明方式
(三)“疑利被告”的适用
四、诉讼条件欠缺之法律后果
(一)基于不同诉讼阶段的观察
(二)裁判处理方式的种类
(三)裁判竞合的处理
(四)诉讼条件欠缺之补正
(五)形式“裁判”的确定力
(六)自诉案件中的程序处理
五、本章小结
第四章法定的积极诉讼条件
一、管辖
(一)管辖的多义性
(二)管辖的价值:确定性
(三)指定管辖的制度定位
(四)管辖的“不确定”危机及解决
二、告诉
(一)对“绝对自诉主义”的批判
(二)“告诉才处理”的法解释学分析
(三)告诉的撤回
第五章法定的消极诉讼条件
一、时效届满
(一)时效的理论基础
(二)时效的技术规则
(三)时效的溯及力问题
二、赦免
(一)赦免的类型及作为诉讼条件的赦免
(二)赦免的超法规价值
(三)赦免的适用范围
(四)赦免应注意的程序问题
第六章非法定的诉讼条件
一、犯意诱发型诱惑侦查引出的诉讼条件问题
(一)犯意诱发型诱惑侦查的概念
(二)犯意诱发型诱惑侦查的违法性分析
(三)比较法上的诉讼救济
(四)犯意诱发型诱惑侦查的重新定位:非法定诉讼障碍
二、过分诉讼迟延引出的诉讼条件问题
(一)期间合理性作为一项诉讼权利
(二)诉讼期间权利的内涵
(三)诉讼期间的计算
(四)期间合理性的判断
(五)迟延的诉讼救济
(六)个案救济的终极手段——终止诉讼
(七)诉讼救济应采取权衡法则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