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人民调解助力市域社会治理研究--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专业人民调解中心为例
0.00     定价 ¥ 4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76407051
  • 作      者:
    作者:丛淼
  • 出 版 社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11-01
收藏
作者简介
  丛淼,黑龙江牡丹江人,女,满族,1975年5月生,牡丹江师范学院法学院法学教授,中国共产党党员,兼任黑龙江大学法学院硕士生导师,兼职律师,黑龙江省特邀本市政府行政执法监督员、黑龙江省司法厅特约研究员、哈尔滨仲裁委仲裁员、牡丹江市第十六届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牡丹江市第十六届人大代表、牡丹江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委员、牡丹江市政府常年法律顾问及法律专家委员会专家、牡丹江市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评审专家委员会专家、牡丹江市政府立法专家委员会专家、牡丹江市政府行政复议专家委员会专家、牡丹江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及专家委员会专家。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6部,主持已结项省部级厅局级科研课题17项,其中10项获优秀或良好。
展开
内容介绍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七五”普法规划的实施,人民群众的“法意识”已经从模糊走向具象,“诉讼爆炸”现象愈显突出。对纠纷解决机制的学术研究和实践探索似一股“学术运动”,一度引人注目,但终因与诉讼制度不衔接、零散不成体系等原因而停止。人民调解制度的推行虽然可以有效缓解诉讼压力,化解矛盾,稳定社会,满足人民群众对多元化纠纷解决方式的需求,但目前众多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尚未发挥好化解基层社会矛盾的应有作用。在党和政府大力倡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全国各地区积极探索在传统的人民调解制度内注入新的活力,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助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通过对“人民调解”工作模式在人民调解中利益平衡的比较分析,研究该工作模式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价值所在,对于解决当下人民调解工作模式缺乏理论指导的窘境,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目前我国各地虽然已经建立了专业人民调解的相应机构,如“非诉调解中心”“非诉纠纷调处中心”“非诉讼争议解决中心”“非诉讼纠纷解决中心”“专业人民调解中心”“人民调解中心”等,发挥了凝聚起基层社会矛盾的化解合力,但只限于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人民调解网格,对调解后案件的执行以及无法调解成功的案件尚未找到有效解决途径。总体来讲,我国在运用人民调解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方面,研究人员少、相应举措少、成型经验少,关于此方面的学术专著和论文数量也较少,更多的是会议精神、论坛的论文合集以及学术期刊刊登的论文,内容主要是对人民调解的理论研究或是人民调解工作服务国家治理的研究,结合人民调解创新工作模式,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证研究数量较少。
展开
精彩书摘
  (一)专业性人民调解制度的含义
  专业性人民调解制度,泛指由依法组织成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法律纠纷案件,进行调解时必须严格遵循我国现行各种法律法规规定的相关制度的总称。实践中,人民调解组织活动必须接受人民法院和地方基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的业务指导,但是我国人民调解制度跟地方司法行政部门在对当事人的约束上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人民调解委员会没有任何强制性的执行力,无权对当事人采取任何司法强制措施。人民调解活动必须遵循当事人自愿选择调解组织、保证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原则。专业性的人民调解组织,其组织当事人调解依据的理论是以中国独具特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理论。面对社会矛盾、纠纷日益错综复杂的现状,人民调解管理制度逐渐向更高的专业化程度发展,慢慢发展出了更加专业的人民调解工作组织、专职的人民调解工作人员和更加广泛趋向专业社会化的调解运作管理模式。这也是人民调解工作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近年来,各地积极培育人民调解组织,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动员和整合律师、律师事务所等专业法律人士和组织力量,为人民调解制度向专业化发展奠定了组织和人才基础。
  (二)专业性人民调解制度的特点
  专业性人民调解制度相较于其他化解社会矛盾的纠纷解决机制而言,具有社会主动性。与其他民事诉讼审理程序相比,人民调解员可以主动申请介入民事纠纷程序进行调解,特别是通过社会基层宽泛广布的纠纷调解工作组织信息网络,定期组织排查社会重大纠纷隐患,把重大纠纷问题消灭在萌芽期,把重大纠纷问题解决在基层。人民调解法有效节约了大量社会管理成本,减轻了人民法院的压力。调解服务组织的运行管理成本小,其人员数量远远多于法院,而且人员分布也比法院广泛得多。当事人的所有法律纠纷均可就地解决,而不必一趟又一趟地跑上级法院,解决法律纠纷的人力支出自然也要少得多。
  专业性人民调解可以提高调解事务处理的适度性和高效性,专业性人民调解不需要严格按照民事诉讼审理程序,只要民事调解协议双方合意,便可以直接依法采用简便的民事诉讼审理方式直接依法进行民事诉讼调解,随时随地都可以顺利调解达成协议,而不必像调解民事诉讼那样经历繁琐的民事诉讼审理程序和较长的民事诉讼持续时间。同时,人民调解或者磋商是谈判双方相关当事人共同参与协商的一种必然结果,只要不直接违反我国相关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不损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公共利益、不损害任何一方第三人的其他相关合法权益,当事人均有权自由选择如何处分自己的合法权利。
  新时期的专业性人民调解对调解人员在调解过程中的法治理念和法学专业知识的要求日益提高,尤其是调解人员的专业知识背景和法律职业素养。从依法治国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法治;从加强法律建设到为全民普及法律知识:从准许各专业学子到只准法学学子参加法考。新时期的专业性人民调解有越来越多的法学专业人员加入,法学学子的数量不断增加,人民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国家对法律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社会对专业性人民调解制度的依赖也是有目共睹的。新时期的专业性人民调解制度是由人民群众、社区服务者等非法律专业人才和具有法律知识的专业人士共同组成的。法律知识专业人士在调解工作中,凭借理性分析,给出专业意见,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促使一起又一起的纠纷得到妥善解决。
  三 专业性人民调解制度的现实需求
  建立专业性人民调解制度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进一步加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队伍的管理规范化建设的需求。在深化改革不断深入的当今,各种社会利益冲突不断加剧,人际纠纷矛盾日益复杂,给社会经济和谐稳定发展埋下了诸多社会隐患。专业性人民调解在我们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经济社会稳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日益受到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社会公众的重视。专业性人民调解制度是一种实现社会民主自治的人民纠纷问题解决处理机制,而且它并非单纯的通过社会主义维护稳定和完全实现公民政治权利目的手段,更是承载着社会公众对人民调解纠纷制度能够发挥自身最大社会效应的期盼。人民调解工作领导小组和人民调解工作指导中心制度的作用进一步充分发挥,人民调解从制度逐渐走向司法专业化,确保了我国人民调解在制度中的专业性得到落实。跟传统理解不同的地方在于,专业性人民调解制度不仅仅是一种纯粹的社会纠纷处理解决方式,其还是一个融入了多种不同政治治理因素、承担了多种不同政治治理功能的复杂的社会制度。无论是我国古代的人民调解还是近代的人民调解,都是建立在农业经济基础之上,都是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但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我国的城市人口不断增加,逐渐超过了农村人口。原来以农业人口为主的调解制度逐渐不能适应现在以城市人口为主的社会需求,建立专业性人民调解制度势在必行。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人民调解制度的理论概述
第一节 人民调解的定义与特征
第二节 人民调解的功能
第三节 人民调解的渊源
第四节 人民调解的变迁

第二章 新时期人民调解专业化发展研究
第一节 新时期人民调解制度的创新和发展
第二节 专业性人民调解的介入与应用
第三节 专业性人民调解制度的未来发展
第四节 域外调解制度对完善我国人民调解的启示

第三章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对新时期人民调解的需求
第一节 新时期人民调解适合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第二节 新时期人民调解体现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制度优势
第三节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需创新人民调解制度

第四章 调解制度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融合
第一节 社会调解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融合
第二节 人民调解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融合
第三节 行政调解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融合
第四节 司法调解制度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融合

第五章 行业调解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中的困境与破解
第一节 行业调解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 行业调解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我国行业调解的发展困境
第四节 行业调解的路径分析

第六章 商事调解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中的困境与破解
第一节 商事调解制度概述
第二节 商事调解制度的价值和优势
第三节 商事调解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中的应用
第四节 商事调解助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困境及思路
第五节 探索商事调解助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途径

第七章 “远程调解”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中的挑战与应用
第一节 “远程调解”的概念及优势
第二节 “远程调解”在我国调解制度中的优势
第三节 “远程调解”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中的成效与问题
……
第八章 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保障强制执行力
第九章 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构建专业调解治理新格局的调查研究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