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知识产权运营理论与实务的含义
一、知识产权运营理论与实务的概念
知识产权运营与实务是指知识产权持有人和相关市场实体优化资源分配并采用某些商业模式来实现知识产权的价值。一般来说,可以理解为知识产权变成知识产权货币的过程。所谓知识产权的运用,就是充分发挥知识产权的作用,实现知识产权的战略、经济、法律和社会功能,实现它们的价值。因此利用知识产权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知识产权的运作。而知识产权的运作主要是指运作方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实现知识产权的经济价值的过程。而所谓的知识产权运营是指通过一定的商业运作手段借以实现知识产权商业价值的商业活动,从而实现或提升知识产权的经济价值,使之成为商业资本运营过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知识产权经营的特征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知识产权经营的目的在于实现知识产权的经济价值。虽然知识产权经营这个概念本身包含着社会或法律等不同层面的含义,但这并不影响知识产权运营的主要方向。知识产权作为一种具有强烈财产权性质的权利,必然也应当需要在当今的商业活动中体现其经济价值,甚至作为一种资本参与到商业运作的过程中去。第二,知识产权经营水平的高低受到从业人员水平的强烈影响。知识产权经营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同时涉及的人员种类也较为丰富。一般来说,知识产权的经营主要涵盖了估价和交易两个大类,包含了许可、转让、融资、产业化、股份定价、专利池整合运作、专利标准化等许多方式,其成功运营之关键是将知识产权作为一种生产要素予以激活。第三,操作主题包括企业、学院和大学等创新主题,以及为供需提供服务的中介和平台。实际上,拥有不同工作背景的不同知识产权工作者对知识产权的运作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因此,在科研人员之外,知识产权的交易经纪人作为激活知识产权商业特性的主体也成为知识产权复杂运营过程中的基础。由此观之,知识产权工作主体的差异性可能会导致知识产权运作效果的差异。因此,梳理不同的知识产权经营主体,加深对知识产权经营理论和实践的研究,甚至制定知识产权经营政策,显得十分必要。知识产权经营的意义是知识产权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知识产权战略的意义
在全球经济中,在现代化和对外开放的背景下,实现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需要艰苦的积累。只要正确选择和管理,中国在某些方面也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即迅速完成西方发达国家需要数百年时间完成的历史任务。具体来说,在21世纪,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需要着力解决以下两个主要问题:一是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尽快实现中国从低收入到中等收入再到较高的收入的发展;二是推动当前社会转型,即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由农业经济转向工业经济,由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真正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也就意味着知识产权应当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承担社会经济发展的角色。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知识经济时代,积极选择在中国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我们选择的有效途径之一。
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对弥补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有所裨益。经历了历次工业革命后,科学技术的创新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在我国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际,在世界各国高新技术领域的竞争愈加激烈之时,可以说,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怎样评价都不为过。就企业而言,拥有核心技术意味着企业拥有了在商业发展中的核心竞争力;而就全社会而言,科学技术的发明和产业化应用则可以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同时也是实现不同地区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一方面,全球范围的激烈竞争提高了不同主体参与竞争的门槛;但另一方面,广泛的竞争也给予不同主体更多脱颖而出的机会。与此同时,社会的快速发展不仅使得科学技术转化为产业生产力成为可能,为技术进步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也给了落后地区更多利用科学技术“弯道超车”的机会。由此观之,保护科技发展、推动高新技术向社会生产力转化不仅有助于我国摆脱“卡脖子”的技术瓶颈,还能够以此为契机,推动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知识产权战略不仅是最有效的激励投资的机制,也是一种强有力的约束投资的机制。正是因为当今世界各国对私有财产权有着完善的保护机制,繁荣的市场环境和稳定的市场规制机制才会如此稳定地存在。而在当今的市场竞争中,知识产权并非仅为高新技术的代名词,也不仅是科技创新的同义语,更有一种经济体量的扩大和发展的意涵。也就是说,它不仅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开辟立足之地的矛戈,也是保护企业之利益的强硬盾牌。诚如前文所述,知识产权作为一种权利,其和金融资本以及产业发展的高度融合使得其在当代社会中具有更强的财产权属性。这种财产权的意义不限于知识产权的本身价值,同时也代表着其在商业过程中产生的派生价值,而这种价值无疑是市场繁荣的重要助推剂。由此可见,高新技术研发的竞争已经成为国家间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知识产权作为高新技术背后的重要权利则自有其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知识产权的激发和保护机制正日益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准基础之一。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有助于促进中国经济的超前发展。1997年,美国知识产权出口收入就占出口总收入的50%以上。在其他发达国家,知识产权出口的增长速度也远远快于商品和服务的增长速度。这表明,20世纪末,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率先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根据当前世界的产业利润分布评估之结果,工业产品约百分之八十的利润掌握在知识产权方的手中,而其他环节的加工主体仅分得较少的利润。以半导体芯片行业利润分布为例,一般来说,在半导体芯片行业中,能源原材料支出费用和设备设施支出费用不足商品价格的百分之十,工人工资仅占商品价格的百分之六左右,其余费用几乎均可视为知识产权权利主体所获利润。而在这些知识产权权利主体所获利润中,大部分又都转移给了上游技术开发方。可以说,芯片的价值在相当程度上体现为其背后的知识产权的价值,而当它被应用到工业产品中时,芯片的价值又表现为国家核心竞争力之一,决定了世界产业链在不同国家的上下游分布。这时候,知识产权的价值量就变得相当庞大以至于难以计量阚秀玲:《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快提升我省核心竞争力》,《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第2期。。
三、知识产权的功能
在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知识产权的作用不可小觑。它不仅代表着企业的核心科技及竞争力,同时也在商业模式的不断变换中成为企业的重要经济竞争力之一。知识产权不仅可以在商业运作中成为企业的交易资源,同时也可在资本运作中得到价值的充分发挥,并且使这种资本进行增值,不断增强商业运作的效能。
企业重视知识产权的发展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现实意义:第一,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研发能力,增强企业在技术快速更替的时代的核心竞争力;第二,有利于进一步完善企业构架,特别是完善知识产权领域的制度设计,开拓自身发展前景;第三,有助于合理的企业资源配置,提升经济效益,找寻新的企业利润增长点。
华为的知识产权经营可以说是企业最成功的案例。华为的知识产权经营特点:第一,知识产权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每年产品销售收入中不低于10%要用于研发和技术创新,保持必要的知识产权参与市场竞争能力;第二,标准专利战略,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将自身的技术解决方案推广到标准中,积累基础专利;第三,在遵守国际知识产权规则的基础上,能够灵活掌握规则制定的内在逻辑,能够在此基础上利用交叉许可等方式解决知识产权的运作过程中产生的问题;第四,推动企业竞争,并通过企业间合作的方式尽可能消除企业间存在的竞争壁垒,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当我们回顾华为的发展历程,就会发现,今天的巨头通信供应商是由当初的一个小小的通信产品代理商发展而来的。尽管在国际化的过程中屡败屡战,但最终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华为以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轻易地占领了国内发展市场,第一个目标就是毗邻香港的深圳。经过六个多月的努力,公司从一个小公司逐渐做大、做强。
随着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通信市场经历了十年的高速增长。而当时间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的通信市场增长速度也逐渐放缓。从1996年到2000年降了249%,2002年又降了21%左右。当时华为的旗舰产品,如交换机、接入设备等曾经拥有超过30%的国内市场份额,但华为一直在思考,一旦进入国际市场,企业将要做什么。1996年,尚且年轻的华为公司确立了全球化战略,决定以宽带交换机为龙头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然而,这一切并没有那么简单。对于当时的华为而言,在技术之外,对国际市场的风险未知是他们面临的最大挑战。与此同时,其他国家的公司对中国通信制造商也可以说是一无所知。此时,相互间的不了解带来的是境外公司对华为的不信任。在这种环境下,华为选择南斯拉夫、俄罗斯、巴西等国家的公司作为他们的主要目标群体。然而,即便是这样,打开市场的过程仍然困难重重。当时,销售人员几乎是两眼一抹黑,他们到达当地之后必须先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然后再去寻找客户,并按照客户的要求改换设计方案。在俄罗斯经济下滑的情形下,许多厂商由于丧失了对俄罗斯市场的信心而纷纷离开了俄罗斯。当时的华为在面临着尚未得到俄罗斯方面的公司的认可的情形下,未丧失对俄方市场的信心,尽力获得对方公司的信任。最终,坚持到最后的华为公司不仅赢得了客户的信任,也取得了市场份额占有率的成功。1999年,逐步取得了客户认同的华为公司迎来了其在国际市场的第一单生意,在此之后,获得了“由0到1”成功的华为公司在国际市场上迎来了高速的发展时期,遂又取得在也门和老挝的竞标胜利。国际版的华为国际化战略围绕农村城市的主要路线,与农村包围城市的国内路线相似的是,在产品赢得了发展中国家的认可后,华为又逐步将产品推向通信技术较为先进的发达国家。如何在国际市场网络上进行全球研发,成为对华为最大的考验,但华为做到了,并且做得很好唐元恺:《华为的国际化之路》,《中国电子商务》,2004年第7期。。到2001年,华为为了在国际市场上一举成名,国外市场销售收入超过3亿美元,除了欧美市场,拥有先进技术和低廉价格的华为通信产品在发展中国家可称得上是遍地开花。后来华为开始正式进军较为成熟的欧美通信技术市场。这不仅是因为这些成熟的市场占全球市场份额更大,而且各大电信巨头也都在传统领域,原来的跨国公司以前眼中看不到华为的存在,然后慢慢感觉到华为会给他们带来威胁,对华为做一些战略遏制和经济上的压制,以压制华为在全球市场的发展。然而,对于华为来说,这种打压并不能阻止其发展。2001年,任正非曾经用如此热情的话语来激励员工进军海外市场,“战场般的市场,这是一个不变的规则”,但是在那些年为了能让更多的客户了解华为,了解其产品水平和企业文化,在海外的激烈竞争中,华为选择了一种相对较为原始的公关方式。他们邀请海外运营商对位于中国的华为公司进行访问,从而增强了对方对华为公司的信任和了解,例如专门为华为设计的广告,通过最少的商业总监场景、最多的商业游戏,赢得了发达国家客户的理解和尊重,华为在国际市场上迈出的脚步是坚实的,他们认识到,投机取巧并不能为公司赢得长期的发展机遇。经历了初期漫长的积累,如今的华为已经在欧洲、中东、拉丁美洲等地区设立了六个地区性的总部和共计32个分支机构。在国际化的过程中,华为选择与外国公司合资,譬如与日本电气股份有限公司(NEC)组成的合资企业,以及与松下公司推行的重点合作项目,等等。由此观之,华为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功,除了公司员工身上具有的坚持不懈的企业精神之外,华为公司早在二十余年前即订立下的知识产权战略显然为公司今后的长足发展提供了最初的原动力。而在高度重视知识产权的今天,合理的知识产权战略显然对企业的发展具有特别的积极意义刘启诚:《华为全球化的十年艰辛》,《中国中小企业》,2004年第12期。。
第一章知识产权运营理论与实务概论
第一节知识产权运营理论与实务的含义
第二节知识产权运营主体和方式
第三节案例分析
第二章知识产权战略管理
第一节知识产权战略计划管理
第二节知识产权组织管理
第三节知识产权决策管理
第四节知识产权实施管理
第五节知识产权保障管理
第六节知识产权战略控制
第七节知识产权监督管理
第三章知识产权许可制度运营
第一节知识产权许可制度的含义和内容
第二节知识产权许可限制条款的垄断
第三节许可制度的应用
第四节案例分析:高通反垄断案
第四章专利运营管理
第一节专利管理
第二节组织体系
第三节专利管理的技巧和内容
第四节专利权运营制度
第五节专利挖掘
第六节专利布局战略
第七节案例分析
第五章商标运营管理
第一节商标的注册和使用
第二节商标许可与转让
第三节商标权的保护
第四节商标标识印制
第五节商标档案
第六节商标的风险和防范
第六章商业秘密运营管理
第一节商业秘密概论
第二节商业秘密的保护
第三节案例分析
第七章知识产权资本化
第一节知识产权资本化概述
第二节知识产权资本化的模式
第三节知识产权资金运营
第八章知识产权价值评估
第一节质押融资相关概念及特征
第二节评估的市场运用
第三节质押融资参与主体及业务流程
第九章知识产权人力资源管理
第一节人力资源概论
第二节知识产权人才
第三节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
第四节知识产权人才的管理
第十章知识产权诉讼
第一节知识产权诉讼程序
第二节案例分析
第十一章典型国家和地区知识产权制度
第一节美国的知识产权制度
第二节日本的知识产权制度
第三节欧盟的知识产权制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