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清季权力分野与政局纷争(精)/论世衡史丛书
0.00     定价 ¥ 96.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4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220133022
  • 作      者:
    作者:邱涛|责编:李沁阳
  • 出 版 社 :
    四川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4-01-01
收藏
内容介绍
清季中央和地方权力格局,以及影响这一权力格局变化的内外因素,是学界讨论晚清权力格局和近代中国的政治走向的核心问题之一。关于晚清权力格局与变迁,传统学界常遵循罗尔纲所提出的“督抚专政”“外重内轻”的观点,以晚清中央权力下移,地方权力增强,形成“尾大不掉”之势作为立论的基础。 本书力图突破传统成说,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权力消长、民间和下层力量的形成与发展以及中西内外互动作为研究路径,以同治、光绪两朝为时间节点,从多层面、多角度、长时段对晚清中央和地方权力分配的动态过程做出具体分析,提出晚清政治权力格局在地方有所分权的同时,清廷通过各种统治策略的调整,仍维持自身的控制力。其研究内容及成果,对于探讨晚清至民国长时段的历史走向和权力格局演变,有着重要价值。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清季国内政治权力格局之走向
第一节 清后期国内政治权力格局的走向
第二节 影响清后期权力格局演变的思想因素
第三节 制约清季权力走向的体制因素
第二章 咸同年间清廷与湘淮督抚群体控制力之争
第一节 咸同之际清廷任命湘淮督抚的具体状况
第二节 咸同时期湘淮集团对省级政权的实际控制力
第三章 同光时期地方督抚群体的结构和人事嬗递
第一节 同光时期地方督抚群体的结构
第二节 同光时期地方督抚的特性对政局变化的影响
第四章 王錱之弃与罗泽南之死:清廷分化与操控曾国藩湘军的初步尝试
第一节 王錱事件与地方督抚控制军队的需要清廷中央的借鉴
第二节 罗泽南事件与压制政策清廷分解湘军控制权的尝试
第三节 王錱、罗泽南二案与晚清权力争夺的走势
第五章 咸同之际清廷与湘淮集团的江浙控制力之争
第一节 同治元年前后围绕江浙巡抚职位的权力争夺
第二节 曾国藩的审慎与猛力出击
第三节 同治二年以后围绕江浙督抚职位的权力斗争
第四节 清廷在同治初期江浙权力争夺中的攻守进退
第六章 同光之际“湘淮分立”格局的调控路径
第一节 同治时期李鸿章淮系势力稳步增长与清廷在两江的部署
第二节 清廷在湘军集团腹地和浙、广财赋之区重布权力格局
第三节 同治时期清廷和湘军集团在京畿与西北的权力争夺
第四节 同光之际李鸿章的权力沉浮与淮系集团权势变迁
第五节 西北作战与清廷对左宗棠的“扶”与“抑”
第六节 清廷确立和巩固“湘淮分立”局面的重大举措
第七章 清季长江水师的基本制度
第一节 长江水师的营制
第二节 长江水师的归标分汛和任务训练
第三节 饷章制度
第四节 长江水师人员的铨选
第五节 长江水师的禁约和处分制度
第六节 后勤补给制度
第八章 曾国藩的权势之死——清廷的天津教案对策与同光之际湘淮权势转移
第一节 天津教案发生后清廷初步的处置原则
第二节 清廷处置津案原则的游移与权力斗争
第三节 清廷为不开战端和权力斗争,给曾国藩制造难题
第四节 慈禧利用清议力量同时打击奕訢、曾国藩
第五节 曾国藩的两难困境和陷阱式“解脱”
第九章 甲午战争中清军军备的控制权
第一节 平壤战役中清军军储与叶志超的逃跑问题
第二节 清军将领是否为怯战无能开脱而谎报武器装备差?
第三节 清军将领的近代军事能力与军储战备底气
第十章 戊戌政变前的日中结盟活动
第一节 甲午戊戌间日本联华活动的区分与整合
第二节 维新力量呼应日本联华活动与光绪的态度
第三节 维新力量联日策略的多样化与激进化
第十一章 庚子肃王府之战
第一节 使馆区的地理形势、战守布防和肃王府的战略价值
第二节 猛烈的试探性进攻:肃王府第一阶段作战
第三节 短暂的停战与慈禧图谋的幻灭肃王府之战第二阶段
第四节 意图明确而激烈的拉锯战:肃王府战斗第三阶段
第五节 纷繁而奇怪的休战期:肃王府之战第四阶段
第六节 绝望而混乱的进攻:肃王府战斗的第五阶段
结语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