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从治国安邦高度开展民生研究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文献回顾
第三节 研究视角及方法
第四节 学术意义:构建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
第一章 民生的内涵
第一节 民生的定义
第二节 民生的范围
第三节 民生的特点
第二章 民生发展的传统基础
第一节 民生重“保”
第二节 民生为“安”
第三节 民生在“利”
第四节 民生要“富”
第五节 民生寓“教”
第六节 民生应“勤”
第三章 民生事业的发展
第一节 民生事业的发展成就
第二节 民生事业的发展经验
第三节 民生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民生事业存在问题的原因
第四章 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提出
第一节 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出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出的经济要求
第三节 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出的社会需要
第五章 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底线公平理论
第二节 基础普惠理论
第三节 全民共享理论
第六章 民生的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 何为民生结构
第二节 民生的纵向结构
第三节 民生的横向结构
第四节 民生的功能
第七章 民生的测量指标
第一节 民生指标的选择
第二节 民生指标体系的建立
第三节 民生指标的意义及价值
第八章 民生水平的测量
第一节 总体民生水平
第二节 民生子系统发展水平
第九章 托底型民生
第一节 托底型民生的内涵
第二节 托底型民生标准的划分
第三节 托底型民生标准的测算
第四节 托底型民生的实现
第十章 基本型民生
第一节 基本型民生的内涵
第二节 基本型民生的特性
第三节 基本型民生的结构
第四节 基本型民生水平的测量
第五节 基本型民生的实现
第十一章 改善型民生
第一节 改善型民生的提出
第二节 改善型民生的内涵
第三节 改善型民生的特点
第四节 改善型民生水平的测量
第十二章 富裕型民生
第一节 富裕型民生的提出
第二节 富裕型民生的内涵
第三节 富裕型民生的特征
第四节 富裕型民生的实现
第十三章 共同富裕型民生
第一节 共同富裕型民生的形成基础
第二节 共同富裕型民生的时代内涵
第三节 共同富裕型民生基本特征
第四节 共同富裕型民生的实现
第十四章 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支撑保障
第一节 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政策支撑
第二节 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政策内容
第三节 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制度建设
第四节 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制度保证
第十五章 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实现路径
第一节 优化民生建设投入
第二节 注重民生建设方法
第三节 加强民生建设监督
第十六章 民生国家的建立: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新起点
第一节 在民生研究中找回国家
第二节 民生国家对福利国家的超越
第三节 民生国家的图景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