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一、自然灾害及其种类
(一)灾害与自然灾害
(二)自然灾害的种类
二、自然灾害的特征及影响
(一)自然灾害的特征
(二)自然灾害的影响
三、灾害救助的定义和原则
(一)灾害救济和灾害救助
(二)自然灾害救助的原则
(三)自然灾害救助的类别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的要旨及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与广义“政府”概念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的意义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的历史分期
第一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自然灾害状况及影响
一、中国自然灾害的类别
(一)气象灾害
(二)地质灾害
(三)地震灾害
(四)海洋灾害
(五)生物灾害
二、改革开放以来自然灾害的破坏性影响
(一)自然灾害直接危及人的生命安全
(二)自然灾害严重制约国民经济发展
(三)自然灾害破坏生态资源和环境
三、自然灾害救助与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关系
(一)领导灾害救助工作是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立场的根本体现
(二)领导灾害救助工作是中国共产党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
第二章 改革开放初期党领导的自然灾害救助工作(1978-1992)
一、中国共产党的自然灾害救助思想
(一)继承和发展了“生产救灾”思想
(二)重新认识到互助互济对灾害救助的作用
(三)对灾害救助工作中国际社会支持的认识新突破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自然灾害救助机构
(一)自然灾害救助行政机构
(二)自然灾害救助综合协调机构
(三)单灾种的防汛抗旱应急协调机构
(四)辅助性自然灾害救助管理机构
三、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的管理制度
(一)试行自然灾害救助经费包干制度
(二)自然灾害信息管理制度
(三)自然灾害救助物资和款项的管理制度
(四)探索对口支援灾区模式
(五)自然灾害救助工作中的党政纪律要求
四、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的自然灾害救助实践
(一)中国共产党对灾害救助工作的坚强领导
(二)紧急救助和多部门联动抗灾救灾
(三)组织灾区群众生产自救恢复生产
(四)动员社会互助和接受国际灾害援助
(五)派出指导协调灾害救助的工作组
(六)部署灾区的疫病防治
第三章 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时期党领导的灾害救助工作(1992-2012)
一、改革开放的深入与中国共产党灾害救助思想的发展
(一)提出综合减灾和协力救助思想
(二)重视自然灾害救助能力建设思想
(三)确定灾害救助中的对口支援思想
(四)进一步发挥社会力量在灾害救助中的作用
二、灾害救助机构与管理体制新变化
(一)加强自然灾害救助领导机构建设
(二)改革自然灾害救助管理体制
(三)明确并逐步提高灾害救助标准
(四)重视灾害救助物资款项的管理
(五)注重自然灾害信息管理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灾害救助实践
(一)中共中央的果断决策和科学部署
(二)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领导下各职能部门的联动配合
(三)实施临灾救助,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灾区群众生产自救和灾后重建
(五)调动人民军队参加重大灾害救助
(六)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堡垒作用和党员的旗帜作用
(七)大力组织开展社会捐助
四、加强灾害救助能力建设
(一)建立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体系
(二)着手组建专兼结合的灾害救助和救援队伍
(三)建立灾害救助应急物资储备机制
第四章 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自然灾害救助工作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灾害救助思想的发展
(一)总体国家安全观引领下“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的灾害救助思想
(二)灾害救助工作必须立足基本国情尊重致灾规律
(三)新时代指导灾害救助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二、新时代中国应急灾害救助体制的建立
(一)对灾害救助应急管理机构的调整
(二)应急管理部成立及其职责划分
(三)建立自然灾害防治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四)修订《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五)加强自然灾害救助物资储备体系建设
(六)灾害应急救助队伍调整和建设
(七)灾情信息管理更加精细
三、中共十八大后五年的灾害救助工作
(一)中央紧急部署灾害救助工作
(二)高效有序开展自然灾害救助工作
(三)各省联动和社会力量的积极行动
(四)属地管理的灾害救助体制机制创新
(五)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灾害救助工作中的堡垒和主心骨作用
四、中共十九大以来的灾害救助实践
(一)多部门联合会商研判灾情
(二)灾害救助工作的关口前移
(三)紧急响应更加及时有效
(四)社会力量在灾害救助工作中走向有序
第五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