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创新与实践路径(上海社会科学院建院65周年成果献礼)
0.00     定价 ¥ 15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52042085
  • 作      者:
    编者:上海社会科学院|责编:熊艳
  • 出 版 社 :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8-01
收藏
作者简介

上海社会科学院创建于1958年,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社会科学院,是上海唯一的综合性人文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为积极响应中央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号召,上海社会科学院以构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社会主义新智库为目标,大力实施智库建设和学科发展的双轮驱动发展战略,2015年12月被列为首批25家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之一。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系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同时为庆祝上海社会科学院建院65周年而编撰的理论成果集,聚焦中国式现代化,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历史、法律、社会、文化、生态、国际关系、新闻传播等领域。这些研究,既有深入的理论思考,亦提出了不少有针对性的建议,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推进提供了智力支持与有益探索。
展开
精彩书摘

三、 上海“时间银行”的问题及前景

(一) 上海“时间银行”探索实践的瓶颈

首先,供需规模亟待扩大。从试点情况来看,当前上海市已开展的“时间银行”项目中,养老服务的供给量与需求量总体上处于数据平衡状态,但与上海深度老龄化的养老服务供需现状尚不匹配,其整体供给与需求规模均亟待扩大。就需求而言,2020年底上海户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规模已超过500万人,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达82.53万人,而获得过“时间银行”养老服务者仅为1万多人,这意味着“时间银行”在项目知晓度、服务可得性、老年人观念等方面均有待提高。就供给而言,2020年在上海志愿者网实名注册的老年志愿者高达182.32万人,而实际提供“时间银行”服务的仅不到1万人,两者之间的缺口也反映出“时间银行”巨大的发展空间以及打造服务供需之间信息平台的紧迫需求。

其次,持续运行面临挑战。一方面,志愿者年龄结构有待优化。从“时间银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当前50岁以下中青年志愿者的参与比例较低,仅为该项目志愿者总数的13%。现行制度下,“时间银行”项目对年轻人志愿服务的认可仅体现为出具志愿服务证明,并不提供时间币兑换将来所需的养老服务,这对于年轻志愿者参与服务的吸引力很有限。另一方面,志愿服务计量标准有待完善。现行“时间银行”项目只是简单记录服务时间,没有考虑服务难度,长此以往会打击志愿者的参与积极性,同时会导致志愿者在提供志愿服务时以完成难度为标准择轻避重。

 

(二) 上海“时间银行”持续运行的发展前景

回顾上海“时间银行”的探索历程,展望其持续运行的发展前景时,下一步应重点着力于同步扩大供需规模,多元推动持续运行。就同步扩大供需规模而言,一方面,强化宣传普及,提升有效需求;另一方面,搭建信息平台,对接供需双方。通过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宣传“时间银行”的概念、特点与优势,提高“时间银行”项目在广大市民尤其是老年群体中的知晓度,使更多老人了解、信任、需要“时间银行”。

在搭建服务信息平台方面,由于“时间银行”的服务提供者包括低龄老人与中青年志愿者,因此,要对这两类人群分别做好养老志愿服务信息的对接工作。对低龄老人而言,为了充分开发老年人力资源,维护“时间银行”持续运行,应当建立和完善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服务管理体系,将有意参与志愿服务的各类老年人才的基本信息、专长特点、服务意愿等信息悉数录入信息库,在“时间银行”有服务需求时进行迅速、有效的匹配与对接。对中青年志愿者而言,应当充分利用现有的志愿服务网络平台进行信息采集,助力养老志愿服务供需信息有效对接,以吸纳更多中青年志愿者加入“时间银行”项目。

就多元推动持续运行而言,一方面,优化志愿者年龄结构,推行通存通兑;另一方面,智慧管理兼顾人文关怀,鼓励多劳多得。“时间银行”项目作为一种新型的互助养老模式,其全市推广工作还处于初始阶段,项目内的第一代高龄老人自身并无时间币储备用以兑换养老服务,作为过渡阶段办法,根据当前政策条款,可通过财政托底与中青年志愿者捐助时间币的方式为其储备。相信经过数年的全面推广与稳健运行之后,“时间银行”项目在下一代老人进入享受服务年龄段时应已完成过渡。此时,

青年志愿者的养老服务应当与其他各类志愿服务“通存通兑”,使其不仅能用于未来养老需求,也能同于当前生活工作与学习的需要,使志愿服务的社会效应与生活需求同时体现,由此将提高中青年志愿者的积极性,盘活现有志愿者的服务资源,同时能引导更多社会成员加入志愿者队伍,推动全社会志愿服务形成良好氛围。

为了充分体现志愿者提供的服务类型的差异,“时间银行”项目今后还应当根据不同类型志愿服务的完成难度制定一套相应的计量标准体系,最终存入志愿者账户的应当是经过换算后的时间币数额,以实现服务时间与服务难度的均衡计量,保障“时间银行”项目的公平性与持续性,也体现出多劳多得的基本价值原则。将智慧管理与人文关怀结合起来,统筹组织,统一标准,将更有利于“时间银行”服务模式的推广与组织管理。

 

四、 结语

“时间银行”的设立初衷是希望以这种模式挑战“金钱”经济,重新建立一个关于家庭、亲人、邻里和社区的“核心”经济,使交换建立在责任与互惠的基础上。通过服务时间的循环与积累,通过正向激励和兑付机制,调动更多生活有余力的各年龄社会成员参与志愿服务,吸引更多低龄老人参与到身边的“时间银行”项目,使“时间银行”为“老有所为”与“老有所养”结合赋能,体现出积极老龄化“健康、保障、参与”的核心理念,不仅有助于降低社会综合养老成本,还能促进社区内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实现互助养老,爱心循环,为养老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志愿服务既需要内心的热情与积极的行动,也需要社会的认可与价值的体现。“时间银行”项目恰好为志愿服务提供了这样的正向反馈,同时高度契合“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通过组织制度化、管理规范化、运作科学化的持续发展,“时间银行”项目不仅能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充足的养老服务资源,而且有望成为一个新的契机,充分调动社会成员发挥自身专长奉献社会的积极性,助力上海朝“五个人人”努力方向迈进一步,使全体社会成员人人都能在尊老敬老、互助互爱的社会氛围里享有出彩机会、参与有序治理、享受品质生活、感受城市温度、拥有归属认同,助力实现“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愿景。


展开
目录

前 言

 

理 论 篇

理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基本内涵、时代特征与发展路径 / 叶成城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目标与内涵研究 / 詹宇波 张晓娣 张申 徐昂

中国式现代化与构建新发展格局 / 魏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文明内涵 / 祝薪闲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命题 / 骆明婷

总量同步与结构协调:共同富裕实现路径研究 / 胡晓鹏

社会主义新发展阶段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贡献 / 徐昂 沈开艳

 

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次飞跃 / 耿勇 刘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经济学的成长 / 张申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社会建设与文化建设的历史逻辑 / 谢牧夫

新时代文化治理的逻辑演进及实践路径 / 李琳

论习近平法治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人才培养 / 李小年

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法学研究和发展理论的基本要义 / 陈宇超

新中国史研究动态的回顾与省思 / 张秀莉

习近平“人民城市”理论的思想内涵及其实践的上海样本 / 陈凌云

新时代增值税改革的历史意义 / 于广

管控“伦理倾销”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计海庆 戴潘

创新的源泉与思想的指引 / 赵付春

两翼理论的思想渊源、体系内涵及实践价值 / 王理

 

实 践 篇

中国共产党百年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成就与经验 / 张广财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 / 赵晓涛

培育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时代“贤人” / 刘新宇 曹莉萍

中国家庭教育的地位变迁与价值重塑 / 何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事业的挑战与使命 / 刘汶蓉

中美博弈背景下周边战略环境变化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中国周边战略重塑

/ 王健 吴泽林 张群

周恩来的宗教观与对日佛教外交 / 王盈

新时代长江经济带共同富裕水平测度研究 / 乐菡

长三角地区科技创新效率及科技人才创新环境影响研究 / 张美星

长三角地区老年低保人口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 / 王新贤

全面提升城市生态软实力的基本内涵与实现路径 / 程进

超大特大城市推动高效能治理的路径探索与创新实践 / 陈晨 邓智团

坚持中国式现代化 建设全球卓越上海 / 褚艳红

上海国际化功能迭代与中国特色全球城市道路探索 / 苏宁

上海:中国金融开放的试验区和主战场——新时代上海主攻金融要素市场开放 / 周宇

上海的红色历史与城市精神的传承——基于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的考察

 / 马丽雅

上海“时间银行”的发展与前景研究——基于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视角 / 于宁

文化强国建设中的上海担当——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创新实践 / 冯佳

新时代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与上海城市发展 / 王健

上海基层社区传播的变迁与历史经验 / 董倩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