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治理和建设要以丰富多元、联合聚通的社会教育力为基础,让社会成员在学习、奋斗、反思和创新中立足和情系乡村,充分发挥自我的才能,与全国各民族兄弟一道携手同行,经由党和国家的坚强领导而积极展开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开放进取、自立自强,将民族地区乡村创建成富足文明、安定和谐而有乡愁记忆的宜居之境。
第一编 乡村治理与优质发展教育
引言
乡村要振兴,治理是基础,人才是关键,教育得先行。何谓社会教育力?“社会教育力”指的是一个社会所具有的教育力量,由教育系统内正规和非正规开展的教育活动所生成的“教育作用力”,以及教育系统外其他各类社会系统进行活动所内含的“教育影响力”两大部分构成,也包括作为一个完整系统中整体意义上存在的教育力。社会教育力培育要讲求“聚通”与“提升”来实现发展“自觉”。“聚通”指社会教育力发展要逐渐改变孤立的线状、块状和条块间尚缺乏聚集与沟通的零散局面,建立起不同教育力之间的内外网络状架构,进行同类和异类相关聚集,加强渠道的沟通和链接。“提升”指我国社会教育力不能只满足于教育事业数量扩展,还要注重质的转变,社会各行各业要以自身的诚信、品牌对在行业之中、与行业发展相关联的每个人,产生行业精神和尊严的教育及影响力,把职业培训的要求,提升到不只是为了生存,而是为了有尊严的生活和使劳动成为实现人自由发展手段的高度。党和国家积极推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构建乡村优质的社会教育力,让社会成员践行终身教育和形成学习自觉,有效推进乡村治理和实现乡村社会可持续和谐发展,这是新时代给我们提出的大课题。
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必须健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及健全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保障机制,完善职业技术教育和继续教育统筹协调发展机制;构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发挥网络教育和人工智能优势,创新教育和学习方式,加快发展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2020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 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提出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扎根乡村的人才要求,以为乡村社会实现全面小康打下人才基础。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以及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等。可以说,围绕乡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发展基础和资源条件,通过政府、学校、村落、企业、基层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协调发展,构建系统化社会教育结构体系及其聚通融合保障机制,切实形成学习型乡村社会,培育有利于社会成员价值意识、道德品质、知识技能、创新能力提升的优质乡村社会教育力之研究尤为重要,它是事关乡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及其可持续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性问题。
第一章 新时代乡村治理的“五力”共育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这为今后我国社会建设水平和人民生活品质改善明确了方向,就乡村治理而言,要以社会成员身心素质能力发展为基础,在党和国家、社会各行各业以及全体社会成员的凝心聚力下,积极培育乡村“社会生产力”“社会再生力”“社会教育力”“社会文化力”和“社会审美力”,有效构建起德治、法治、自治互补交融的乡村治理格局和体系,促进乡村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协调共进,在乡村社会主体的奋进和创新中建设山清水秀、经济兴旺、安定有序、文明向上、充满活力的新时代美丽乡村。
一、村落、市场、政府互动共建,打造品牌特色的“社会生产力”
乡村要发展,最为直接和重要的任务是解决好老百姓的衣食住行问题,让他们创业和致富有门路,通过自身的勤劳付出不断提升经济收入水平,能够在担负起家庭医疗、教育开支和日常生活消费之外而有所宽余,从而过上安居乐业的幸福日子。因此,乡村治理必须“实”,其首要任务在于将乡村经济搞活,让乡村社会成员有盼头。如何才能更好地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要采取什么样的路径方能长久和普遍地提升乡村经济生长活力和质量?这一问题,还得从乡村经济发展的内外动因和环境来回答。“现代治理理论对我们有一定的启发,该理论反对传统的政府中心论的研究视角,主张从政府、市场、企业、公民和社会多维度来观察问题,以克服市场局限和政府局限;认为治理是一个互动过程,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等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主张建立与市场、社会自治组织、社会中介组织等的多元合作关系。毫无疑问,中国乡村治理体系在结构上要往多元方向发展,逐步增加治理体系的民主要素、合作要素”。村落、家庭、社会成员,他们是乡村社会发展的内因和主力,政府、企业等是乡村社会发展的外因和助力,但只有村落、企业、政府之间齐心协力,乡村物质经济方能又快又好地得到发展。长期以来在党和国家各种扶农惠农政策和项目的实施下,乡村社会成员物质经济生活日益向好,乡村的农田水利工程、房屋、道路交通、新型医疗合作和养老保险以及各种三农补贴等方面均有改善,乡村社会成员的生产生活得到实实在在的进益。不过,总体而言,当下乡村物质经济仍困守于“两头”:一头是依靠奔赴他乡的外流打工或小本经商,一头是依靠传统农业生产和家庭自营的手工制品、农副产品种养植销售等,之所以将乡村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称之为“困守”,是因为这种发展往往是村落家庭“各自为营”或“原子化谋业”,它依然延续着传统自然经济的身影,存在着“盲流”和“靠天吃饭”的现象,没有很好地将乡村社会人力资源充分整合利用起来,依托市场而发挥乡村本土特色品牌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那么,如何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升级与转型呢?
首先,加强党和国家乡村振兴的政策教育宣传。乡村建设发展的主体是当地民众,党和国家扶农惠农支农有哪些政策和项目,目的是什么?具体包括些什么内容?该如何申请和使用等?作为乡村发展主体的社会成员理应知晓明白,以此才能更好地基于自我发展需求和实际而展开创业构想,因而县、乡镇基层行政部门和村委会要花力气做好宣传、讲解、动员工作,让社会成员比较详细地了解诸如各种种植、养殖等扶持项目在资金、技术乃至销售管理以及政府、乡村、社会成员落实政策需要什么样的权责关系等,而不能直接将之简化为由村委会“打包处理”,把政策变成“行政命令”或“数字指标分解”进行分派,结果或使得政策没有精准落实,或使得政策被人情关系所“私用”。为此,当下乡村治理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在于做好党和国家政策的宣传教育工作,有针对性地结合村落环境资源、人口结构等,利用和发挥好政策的指导和帮扶作用,让社会成员领会创业创新的精神,做到“心中有数”而充分把政策“用好用活”。其次,开展乡村社会成员市场融入能力培训。从当前乡村社会成员创业来看,其中一部分外出务工者属于“盲流”,他们并没有清晰的“打工意向”,很多是跟从亲戚去外地“走走看看”而随意地选择某种“工作”,其并非主动地认识到自己“能做什么”才去选择和行动。对此情况,乡村基层行政部门要积极组织外出务工“培训会”,从市场对务工需求结构、流入地基本社会发展状况以及各种职业技能方面给予乡村社会成员帮助,并根据他们的疑惑进行相应的指导,确保外出务工的质量和效率。对于留在乡村并一定程度上参与乡村周边城镇化发展的社会成员来说,他们或者拥有手工艺,或者有着一定的经商资本,十分有必要对其进行有关市场经济的教育培训,让其能够实现其诸如手工艺品的市场化流通,为城镇市民提供集旅游、餐饮、住宿为一体的休闲服务等。总之,乡村社会发展要立足于本土,用现代化的思路激活本土发展,基层政府有必要让社会成员熟悉了解乡土自然人文地理概况,以便其根据自己的兴趣、基础及市场环境来进行生产经营规划,有效利用乡村土壤、气候、河流、湖泊等资源进行多种生产经营,形成具有品牌特色的生产力和产品,促使乡村社会发展建设的市场化,并在融入市场和不断学习中形成竞争、平等、法治、合作等能力品质。
第一编 乡村治理与优质发展教育
引言 011
第一章 新时代乡村治理的“五力”共育 013
一、村落、市场、政府互动共建,打造品牌特色的“社会生产力” 013
二、老人、儿童、妇女优先关怀,孕育持续绵延的“社会再生力” 016
三、学校、家庭、社会协调参与,营造聚通融合的“社会教育力” 018
四、德治、法治、自治互补交融,构建文明生气的“社会文化力” 010
五、科技、体育、信念齐抓并举,营创健康个性的“社会审美力” 012
第二章 新时代乡村治理的“四重”关系 015
一、经济与文化共兴:新时代乡村治理的美好生活导向 015
二、人才与教育共谐:新时代乡村治理的主体素养升华 017
三、社会与自然共依:新时代乡村治理的工具技术反思 019
四、道德与法治共促:新时代乡村治理的文明规范自觉 021
第三章 新时代乡村治理的“四新”路向 024
一、教育与健康:树立文明和谐的“新乡人”,夯实文体卫活动实效 24
二、全体与协作:形成凝心聚力的“新乡情”,设立规范化管理队伍 27
三、传统与创新:构建认同自觉的“新乡风”,培育理性化民间组织 30
四、资源与效益:生成活力特色的“新乡计”,开发协同化产业品牌 33
第四章 民族地区村落治理“四重矛盾”及突围 037
一、民族地区村落治理“四重矛盾”表现 037
二、民族地区村落治理“四重矛盾”成因 041
三、民族地区村落治理“四重矛盾”突围 044
第五章 农村教育扶贫开发究竟是什么? 047
一、农村教育扶贫开发的对象与目的 047
二、农村教育扶贫开发的内容与形式 050
三、农村教育扶贫开发的路径与方法 053
第六章 农村教育优先发展什么? 058
一、当前农村教育优先发展的意识观念 58
二、当前农村教育优先发展的内容结构 60
三、当前农村教育优先发展的路径方式 63
第七章 农村教育与经济发展负效应的成因及消解策略 066
一、农村教育与经济发展负效应的表现 66
二、农村教育与经济发展负效应的成因 68
三、农村教育与经济发展负效应的消解策略 71
第八章 迷失与方向:农村教育城镇化转型误区的突围 073
一、农村教育城镇化转型误区的表现 073
二、农村教育城镇化转型误区的成因 076
三、农村教育城镇化转型误区的突围策略 079
第二编 乡村治理与核心价值观教育
引言 083
第一章 民族团结向心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085
一、民族团结的文化认同基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85
二、民族团结的复合思维心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88
三、民族团结的尊师重道风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92
四、民族团结的道德文明积淀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95
第二章 文化认同与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101
一、文化认同迷失:当前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社会环境 101
二、凸显人文精神:当前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涵界定 102
三、多元共生位育:当前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路径 05
第三章 文化成事与道德成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机理 108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与民族文化传承创新 108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与民族道德精神守成提升 112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与民族教育人文环境 116
第四章 文化开发与教育转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化生长 120
一、文化交融: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长基础 120
二、文化开发: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长动力 124
三、教育转化: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长核心 130
第五章 民族文化认同教育双向统一:传统文化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生长 135
一、民族文化认同教育双向统一基础 135
二、民族文化认同教育双向统一内涵 139
三、民族文化认同教育双向统一路径 144
第六章 缺失与夯实:农村城镇化转型中的美育导向 149
一、当前农村城镇化转型中美育缺失的危害 49
二、当前农村城镇化转型中美育导向的定位 52
三、当前农村城镇化转型中美育实践的条件 54
第七章 民族文化认同教育的思维向度 157
一、当前我国民族文化认同教育思维向度的偏误 57
二、“三位一体”:民族文化认同教育思维向度的定位 60
三、民族文化认同教育思维向度的实践路径 62
第八章 “事物化”与“特质化”:民族文化认同的思维误区 165
一、民族文化认同的思维误区表现 65
二、民族文化认同的思维误区成因 67
三、民族文化认同思维误区的消解 69
第九章 培育文化认同“复合基因”的意义、条件及路径 172
一、培育文化认同“复合基因”的价值意义 72
二、培育民族文化认同“复合基因”的环境基础条件 75
三、培育民族文化认同“复合基因”的路径方法 78
第十章 民族文化“扎染式”认同的内涵及实践路径 183
一、当前民族文化“扎染式”认同构建的必要性 83
二、民族文化“扎染式”认同的内涵 186
三、民族文化“扎染式”认同的实践路径 189
第十一章 共生共谐:民族文化认同教育形式的互补关系 192
一、民族文化认同教育“共生共谐”的必要性 192
二、民族文化认同教育“共生共谐”的内涵及形式 194
三、民族文化认同教育“共生共谐”的实现策略 96
第十二章 人性提升: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定位 199
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定位的人性提升缺失表现 99
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定位的人性提升内涵目标 01
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定位的人性提升策略 05
第三编 乡村治理与全民化终身教育
引言 209
第一章 城镇化进程中家庭、学校与社会关系失序与消解 211
一、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家庭、学校与社会教育关系失序表现 211
二、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家庭、学校与社会教育关系失序的危害 13
三、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家校、学校及社会教育关系失序的消解策略 16
第二章 学校、家庭与社会整合的重要性及实践路向 219
一、人的时空发展:学校、家庭与社会教育整合的必要性 19
二、人的文化存在:学校、家庭与社会整合的教育学属性 20
三、人的全面发展:学校、家庭与社会整合的内容选择 222
第三章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家庭教育的危机化解 226
一、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家庭教育危机的表现 26
二、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家庭教育危机的成因 29
三、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家庭教育危机的应对策略 32
第四章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现象及应对策略 236
一、从被动转向主动:农村中小学生的辍学行为表现 36
二、从“经济压力”向“价值观念”变化:农村中小学生的辍学原因 37
三、从“积极防控”向“消极协定”转换: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的应对举措 238
四、从“经济领域”向“文明层面”蔓延: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的危害 39
五、结论:解决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的路向 240
第五章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老年人教育服务缺失的危害及应对策略 242
一、城镇化进程中农村老年人教育服务缺失的危害 242
二、城镇化进程中农村老年人教育服务缺失的原因 245
三、城镇化进程中农村老年人教育服务缺失的应对策略 247
第六章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幼儿教育发展危机及应对策略 250
一、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幼儿教育发展危机的表现 250
二、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幼儿教育发展危机的成因 253
三、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幼儿教育发展危机的应对策略 255
第七章 民族地区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258
一、当前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258
二、民族地区有质量的学前教育的构建策略 262
第八章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功能弱化的成因及对策 266
一、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功能弱化的表现 266
二、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功能弱化的成因 268
三、城镇化进程中强化农村教育功能的策略 270
第九章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文化认同功能失衡及对策 272
一、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文化认同功能失衡的表现272
二、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文化认同功能失衡的原因274
三、解决农村教育文化认同功能失衡的对策 276
第十章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困境的因与应 279
一、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困境的表现279
二、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困境的成因 281
三、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困境的应对策略 284
参考文献 287
后记 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