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言 // 00
一、 选题依据// 00
二、 研究思路// 00
三、 研究内容// 00
(一) 权力清单制度的理论基础// 00
(二) 权力清单制度的回应性// 00
(三) 权力清单制度中的地方立法// 0
(四) 权力清单制度的实践展开// 0
四、 研究成果的不足与创新// 0
第一章 权力清单制度概述// 0
一、 权力清单制度的缘起// 0
(一) 以控权为目的的自发探索// 0
(二) 以减权为内容的全面发动// 0
(三) 以职能科学为核心的政府再造// 0
二、 权力清单制度的含义// 0
(一) 权力清单与权力清单制度// 0
(二) 权力清单与责任清单// 0
(三) 权力清单与负面清单// 0
三、 权力清单的性质// 0
(一) 规范性文件说// 0
(二) 信息公开说// 0
(三) 行政自制说// 0
(四) 办事指南说// 0
四、 权力清单的编制// 0
(一) 权力清单的编制依据// 0
(二) 权力清单中的职权类别// 0
(三) 责任清单的设置模式// 0
五、 权力清单的动态调整及适用// 0
第二章 权力清单制度的理论基础// 0
一、 权力清单制度的法治基础// 0
(一) 法治的双重含义// 0
(二) 权力清单制度对法治原则的坚守// 0
(三) 权力清单制度对实质法治的推动// 0
二、 权力清单制度的功能主义面向// 0
(一) 从规范主义到功能主义// 0
(二) 功能主义之于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价值// 0
(三) 权力清单制度的功能主义意蕴// 0
三、 权力清单制度对整体政府的追求// 0
(一) 整体政府理念的兴起// 0
(二) 权力清单制度的整体政府面向// 0
(三) 权力清单制度与整体政府间的张力及其缓解//
权力清单制度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目录|
001
002
第三章 权力清单制度的回应性//
一、 回应型法与中国法治发展//
(一) 回应型法的意涵//
(二) 中国法治实践的回应性//
(三) 作为回应型法的权力清单制度//
二、 权力清单制度补充合法性审查的功能//
(一) 合法性审查补充机制确立的依据//
(二) 权力清单制度补充合法性审查的原理//
(三) 权力清单制度补充合法性审查的时机//
(四) 权力清单制度补充合法性审查的方式//
三、 权力清单制度对“政府法治论”的实践//
(一) 政府依法律产生(民主政府)与权力清单//
(二) 政府由法律控制(有限政府)与权力清单//
(三) 政府依法律善治并为人民服务(高效政府)
与权力清单//
(四) 政府对法律负责(责任政府)与权力清单//
(五) 政府与公民法律地位平等(平权政府)与权力清单//
第四章 权力清单制度中的地方立法//
一、 我国立法体制中的地方立法权//
(一) 地方立法权的确立//
(二) 地方立法设定权条款的地位//
(三) 地方性法规设定权条款的构成//
(四) 地方性法规设定权的展开//
二、 “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与地方立法权的行使//
(一) “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的文义分析//
(二) “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的文本表达及适用//
(三) “尚未制定”的判断:以食品药品监管为例//
三、 权力清单中的地方政府规章//
(一) 地方政府规章的法源地位//
(二) 执行性还是创制性:基于职权法定原则的分析//
(三) 创制性地方政府规章:基于地方事务的分析//
(四) 江苏样本的实证分析//
003
004
第五章 权力清单制度的实践展开//
一、 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探索与挑战//
(一) 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可能的解释//
(二) 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的实践探索//
(三) 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 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的启示//
二、 简政放权的地方样本和经验//
(一) 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
(二) 江苏省“不见面审批”改革//
(三) “最多跑一次”“不见面审批”改革面临的挑战//
三、 “两赋两强”街道集成式改革//
(一) “两赋两强”街道集成式改革的探索//
(二) “两赋两强”街道集成式改革的价值//
(三) “两赋两强”街道集成式改革的挑战//
后 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