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社会工作在社会治理中的应用研究
0.00     定价 ¥ 6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08767697
  • 作      者:
    作者:高敏//张琴|责编:杜康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10-01
收藏
内容介绍
社会治理是基于共同的社会规范,包括社会价值、行为规范和法律法规,来规范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和公众行为,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消除社会冲突,防范社会风险的社会活动。本书基于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时代命题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现代化总体布局的理解,社会治理现代化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它要求社会体制符合时代潮流,社会价值与社会体制相适应,社会组织符合现代理念,社会各类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整个社会有能力及时解决面临的种种问题,尤其是使人民群众参与国家事务、经济社会事务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得到提升。
展开
精彩书摘
  《社会工作在社会治理中的应用研究》:
  八、合理利用现代信息与大数据技术服务社会治理
  在数据共享和信息技术可及的诸多领域,大数据在治安排查、风险监测、应急救灾、贫困识别、法院判决、特殊人群管理服务等方面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节省了人力,提高了效率,推动了治理精细化。
  但有关的两个重要问题被普遍反映:一是数据共享尚未在制度层面打通“最后一公里”。以地方政府政策咨询系统从事的社会治理研究为例,研究数据来源少、收集难,成为困扰研究者的难点之一。统计局系统提供的相关指标很少,部门数据使用止于内部,公开可用的多为总结性数据。二是地方普遍引入的视频监控、人脸和手机信号识别比对、卫星遥感、实时人群特征统计分析等系统和技术,在提升治理水平方面卓有成效,但所面临的依法维护数据和隐私安全、保护公民人格权方面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九、发挥传统文化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民族风俗和宗教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民族宗教地区社会治理有了很大改善,部分地区寨老、榔规、民约、乡贤等传统自治机制持续发挥作用。但怎么形成稳定的长效机制,如何尽快提升少数民族的社会治理能力,如何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治理作用,依然是一个重要课题。从国外治理经验看,无论是在东亚儒家文化圈的新加坡,还是在基督教文化主导的西方,宗教组织是慈善服务的重要主体,在社会治理中发挥重要引导作用。我国一些宗教团体有热衷商业营利的倾向,如何引导他们弘扬公益慈善精神参与社会治理也有待破题。
  十、转型期创新社会治理的思路与建议
  总的来看,地方政府决策咨询系统人员认为,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关键要素依次是“建设法治社会”“公民素质的提升”“公共服务的有效均等供给”和“社会主体的培育壮大”。
  回应对上述社会治理重难点问题的关切,结合正在分领域开展的研究,我们初步提出创新社会治理的如下思路。
  第一,要有立足中国转型实践创新社会治理理论的务实行动。在面对我国社会转型前所未有之大变局、西方普遍面临治理困境、人类社会其他社会治理形态被证明无法套用的大背景下,应对社会治理现实的需要,我们唯有扎根中国实践,梳理中国治理传统,认真调查研究,自觉创新社会治理理论。
  第二,坚持在发展和保障改善民生中推动社会治理。现行的综合治理重在治标,核心还在解决民生问题。社会治理中出现的问题要在发展中解决,与政府阶段性重点工作创新融合,要大力推进公共服务的有效均等供给。
  第三,社会治理创新须完善政府治理,需群众和社会主体基础,须依法推进多元共治体制的形成。
  社会治理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有效政府、活力社会和市场机制,需要社会组织来平衡和弥补“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政府层面要真正做好“放管服”,提升公众对政府的信任。监管不是目的,要以引导服务为主,依法推进,形成利好群众和社会组织参与、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维护社会和谐和活力的法规和政策体系。
  第四,注重现代技术手段与传统文化、民间力量相结合。现代技术手段擅长于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置,传统文化重在自治约束。真正实现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的跨越,按照党的十九大精神“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应实现包含大数据在内的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文化、民间自治力量的结合。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社会工作概述
第二节 社会工作的起源与发展
第三节 社会工作的价值观与专业伦理

第二章 社会运行与社会治理
第一节 社会治理概述
第二节 社会治理的理论体系
第三节 社会运行需要良好的社会治理模式
第四节 我国社会治理问题研究

第三章 社会治理与政府公共职责
第一节 政府职能与社会治理
第二节 行政体制改革与社会治理机制创新
第三节 社会治理与基本公共服务创新

第四章 社会治理与社会组织
第一节 社会组织的现状与问题
第二节 社会组织治理的任务
第三节 社会组织治理的创新模式

第五章 社会治理实务
第一节 个人社会治理
第二节 家庭社会治理
第三节 社区社会治理
第四节 社会安全治理

第六章 社会工作在改善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第一节 为什么需要社会工作
第二节 充分发挥社会工作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第三节 社会工作者的角色与任务

第七章 社会工作实务在社会治理中的应用
第一节 家庭社会工作
第二节 儿童与青少年社会工作
第三节 学校社会工作
第四节 矫正社会工作
第五节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第六节 残疾人社会工作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