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旧时风雅
0.00     定价 ¥ 5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2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07555592
  • 作      者:
    作者:黄强|责编:潘婕//王伊
  • 出 版 社 :
    华文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8-01
收藏
作者简介

黄强,1963年生人,字不息,江苏南京人。中国金瓶梅研究会理事、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南京晓庄学院客座教授、《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审稿专家。

长期从事新闻、研究工作,曾在多家媒体任职,在南京创办多个新闻电视栏目、纸媒、新媒体。在《光明日报》《国家历史》《国文天地》(台湾)等刊发论述两百余篇,多篇被《新华文摘》《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出版中国第一本内衣史专著、中国第一本文人置业经济史专著、第一本南京区域服饰史专著。在大陆、台湾地区出版《金瓶梅风物志》《衣仪百年》《消失的南京旧景》《趣民国》《六朝人的衣柜》《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著作二十部。

自媒体今日头条“黄强黄不息”,阅读量3364万,两度上榜今日头条年度文化号。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通过有趣的名人故事和社会事件,配以百余幅珍贵的历史照片,再现了民国时期的生活。作者把那些碎片化的故事围绕穿衣、饮食、居住、出行、娱乐、情感等日常生活的细处,进行了有序的组合,为我们还原出真实、生动的世情百态,体现了时代的风貌与文人的雅趣。 穿越回那个我们既陌生又熟悉的时代,回望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那些物。 宋氏姐妹钟情旗袍,林徽因创意婚礼服,名教授朱自清怪异披毡,梁实秋对火腿、羊肉情有独钟,胡适租房不购房,梅兰芳养鸽练眼,张伯驹宁丢性命不卖珍藏,张大千舍宅弃金换名画,沈从文夜市寻古…… 书中记录的生活百态,折射出时代的风貌,体味旧时的雅与趣。 离我们似近似远,如佳人穿着旗袍款款而来,风韵无限……
展开
精彩书摘

鲁迅吃遍天下鲜

 

鲁迅喜欢下馆子,在《鲁迅日记》中有很多或独自或与朋友下馆子的记录。1912 年 5 月 5 日晚 7 时,鲁迅坐火车抵达北京,住在长发店,晚上至宣武门外南半截胡同的山会邑馆(即绍兴会馆)拜访许铭伯,大概商谈进驻会馆事宜。  

第二天上午鲁迅搬进山会邑馆,由此开始了他在北京安营扎寨的生活。到北京的第三天也就是 5 月 7 日,鲁迅“夜饮广和居”。广和居是北京著名的饭店,就在绍兴会馆对面,就餐很方便。

 

偏爱广和居

 

鲁迅对于广和居情有独钟,经常到广和居就餐,1912年5月,就有 4 次在广和居吃饭。5月11日晚,朋友董恂人、张协和来绍兴会馆拜访鲁迅,相谈甚欢,顺便在广和居吃了晚饭。5月18日,董恂人、张协和又到会馆拜访鲁迅,鲁迅邀请许寿裳、 蔡国亲去广和居。蔡国亲比他们先一步到了饭店。5月31日,谷清在广和居请鲁迅与季市吃晚饭。6月13日傍晚,下起了小雨,蔡国亲在广和居设宴,鲁迅、许铭伯、许寿裳、俞英崖应约前往。  

广和居是鲁迅就餐最多的一家,离绍兴会馆近,很方便。朋友来会馆拜访鲁迅,到了吃饭时间,通常就去广和居。鲁迅一人独居时,也常去广和居,广和居成了他在绍兴会馆的食堂。广和居的菜肴确实做得好,著名的有潘鱼、江豉。鲁迅刚到北京时,薪水一部分要寄回老家,寄给二弟周作人,还要购买书籍、小古玩、文具,因此在广和居几乎不点潘鱼这样的名贵菜肴,而是随  

便炒几个菜就可以了。


展开
目录
穿衣
第一章 旗袍风韵
宋氏姐妹钟情旗袍
“胡蝶旗袍”与众不同
阮玲玉惊艳旗袍
清风徐来着旗袍
张爱玲旗袍缀满华丽
阴丹士林情结
第二章 渐行渐去的长衫马褂
庄重长袍与时尚马褂
名士风度教授穿长衫
洋派的闻一多换上长衫
第三章 改良的中山装
政府制服中山装风行一时
老舍:对不起,这已经是我最好的衣裳了
卢作孚:跟班着装胜过实业大佬
第四章 新校风貌学生装
林徽因的文明新装
张爱玲的校服“时装秀”
南高师女生校服开风气
布褂短裙成时尚
第五章 洋装穿在身
扬鞭策马骑马装
花想容来陈云裳
阮玲玉不拒义乳
连体泳装开始风靡
西装在身皮鞋亮
画家们的洋范儿
第六章 标新立异时尚美
林徽因创意婚礼服
张爱玲别出心裁奇异装
名教授朱自清的怪异披毡
北平与西北的服饰
第七章 顶上风流脚下生辉
礼帽瓜皮帽合身份
金岳霖讲课不摘帽
时尚烫发禁不止
教授们的“破皮鞋”
时尚高跟鞋
第八章 舞广袖引领新时尚
才女陆小曼的“挥霍”
唐瑛引领潮流“独一份”
潘素脱俗的惊艳
饮食
第九章 美食饕餮
谭延闿精擅食法
张大千好食松子香
李瑞清日啖百蟹
吴白匋遍尝成都美食
教授夫人制作定胜糕
第十章 文人与美食
胡小石嗜爱东坡肉
梁实秋对火腿、羊肉情有独钟
李劼人掌勺小雅馆
第十一章 文人下馆子
鲁迅吃遍天下鲜
路边小馆皆成趣
第十二章 金子招牌老字号
四大名菜马祥兴
酒业大王老万全
京苏大菜金陵春
百年老店广和居
百吃不厌东兴楼
中央饭店档次高
第十三章 店家绝活儿招牌菜
变废为宝“美人”肝
胡先生豆腐美名扬
口蘑锅巴“天下第一响”
湘菜奇葩东安鸡
教授传授许地山饼
三白汤成马先生汤
大总统推荐中山酿豆腐
鸭都金陵叉烧鸭
“金陵三烤”酥脆不腻
“轰炸东京”走俏山城
第十四章 吃在南京京苏大菜
南京板鸭盛誉不衰
头把交椅蒋有记锅贴
干丝味美喜煞人
第十五章 小茶馆大社会
昆明坐茶馆
四川泡茶馆
上海吃讲茶
北京大碗茶
南京喝茶馆
江南坐茶馆
文人饮茶法
茶馆的美食
居住
第十六章 文人雅居自建房
闹中取静公馆区
近水楼台建小筑
庐山别墅流清音
傅厚岗上建“危巢”
百步坡上建公馆
郁达夫风雨茅庐
老北京的四合院
第十七章 安居乐业来买房
八道湾鲁迅故居
张恨水稿酬买下四合院
第十八章 教授亦租房
胡适租房不购房
教授抽签住宿舍
校外租房路途远
张恨水栖身国难房
张友鸾工作场所就是住所
叶圣陶苏州建“未厌居”
胡小石南京愿夏庐
傅抱石住农舍
闻一多印例
教授们的挣钱方法
出行
第十九章 市内交通
私家车黄包车
按路段计费的公交车
名流的私家车
第二十章 远行
骑驴遛马逛名胜
踏上飞快的火车
白天赏景夜枕波
辽阔天空任我行
娱乐
第二十一章 清末遗风遗俗
乐战九秋斗虫鸡
京城玩家王世襄
梅兰芳养鸽练眼
欠我风筝五丈风
第二十二章 修身养性琴棋画
科学家也爱音乐
“六不总理”下围棋
画坛逸事
鬻书治印稻粱谋
周廋鹃养花怡情
第二十三章 舍家疏财保国宝
张伯驹宁丢性命不卖珍藏
张大千舍宅弃金换名画
沈从文夜市寻古玩
宗白华得名佛头宗
徐悲鸿淘宝雨花石
第二十四章 文人雅集续兰亭
豁蒙湖山尊前欢
沪上雅集庆寿诞
冶春日渐吟诗开
白马湖畔举杯饮
第二十五章 听曲看戏有学问
秦淮画舫听曲音
余派嫡传张伯驹
痴迷昆曲四姊妹
四大名旦与四小名旦
电影的黄金时代
情感
第二十六章 禁得住考验的师友情
胡适提携罗尔纲用心良苦
丰子恺绘《护生画集》
曾昭燏住进胡小石家
顾颉刚对钱穆的知遇之恩
沈从文提携卞之琳
第二十七章 割舍不去的亲情
胡适的心头之痛
鄞县“五马”各显神通
两代接力勘察六朝陵寝
姑苏张家四姊妹
第二十八章 惊世骇俗的爱情
林徽因的艰难选择
萧红的传奇之恋
费孝通、王同惠蜜月的生离死别
石评梅、高君宇的生死恋
第二十九章 不同寻常的婚姻
丁玲的三人行
陆小曼的凄美爱情
影后胡蝶的惊世离婚案
阮玲玉含怨怀恨而去
影帝金焰与两位女影星的感情纠葛
蒋碧薇只同居不结婚
冯玉祥不同凡响的征婚
自拟并手书结婚证书的新式婚礼
参考文献
后记
新版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