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深入梳理中国古代治理思想主要内容及其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历史上兴衰治乱的深层原因,认为古代跳不出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周期律,主要在于政治上的专制主义使得纠错机制无法有效发挥,经济上的土地兼并导致百姓民不聊生,文化上的空谈性理使得社会积贫积弱,军事上的穷兵黩武耗尽了国家的财力;而国泰民安也具有一些共同点:政治上的相对开明,坚持民为邦本的执政理念,实行宽容、开放的对外政策,坚持实事求是的务实作风。在重点解读中国古代治国经典的基础上,提出在新时代要坚持实事求是和人民至上的原则,推进传统治理思想的创造性发展和传统典章制度的创造性转化,实现儒、道、法、佛、墨等家治理思想的现代阐释,在实践中对古代朝廷制度、郡县制度、土地制度、税赋制度、科举制度、监察制度、军事制度、宗法制度、书院制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助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走向成熟和完善。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