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种传承:百年山西红色记忆》:
1925年1月,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高君宇与周恩来相识,相同的理想和追求让两人成为很好的朋友,两人甚至还聊起了各自的爱情。周恩来一直倾慕着此时在南开附中读书的邓颖超,可是没有勇气开口。在高君宇的鼓励下,周恩来决定委托高君宇返京时在天津下车,到南开附中,把自己的手书亲自交给邓颖超。就这样,高君宇成了周恩来和邓颖超的“红娘”,促成了两人的百年之好。可是,高君宇自己的爱情,虽然十分美好浪漫,却没有得到美满的结局。高君宇逝世后,周恩来和邓颖超曾多次讲起他的爱情。北京解放后,邓颖超还同一些年轻人数次到陶然亭高君宇和爱人的合葬墓地凭吊,并向同行者讲述他们的爱情故事和革命事迹。由于周恩来和邓颖超的仰慕和推崇,高君宇的爱情成了青年男女相爱的楷模,北京陶然亭,也成为爱情的圣地。
高君宇的这位爱人,便是中国现代女性求独立、求平等、求解放、求自由的先驱,我国早期民主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山西平定人,被称为“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的石评梅。她和高君宇一起,为新思想的传播、新文化的普及、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乃至共产主义火种的熊熊燃烧,做出了诸多不可磨灭的贡献。
1902年,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山西平定一户人家的院子里,举人石铭正在焦灼地踱着步,不时侧耳听听屋中的动静。一声清脆的婴儿啼声突然响起,这位父亲的眉头一下子舒展开来。笑逐颜开的他,根本不会想到,这个孱弱的女儿,会成为后人口中传诵的“民国四大才女”之一,在仅仅27年的生命里,用燃烧的青春在中国文坛留下一道耀眼的光芒,然后流星一般地逝去。他为她起了“心珠”的乳名,视之为掌上明珠,手把手地教她写字、画画,念《诗经》及“四书”。翰墨书香的熏陶,让小石评梅的天资很快就显露出来。童年的石评梅,无疑是非常幸运的,父亲的开明让她没有走上寻常女子的生活之路,而是一直努力读书求学。她也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成绩总是出类拔萃、名列前茅。但是“人生识字忧患始”,聪明的人总是敏感的,虽然处于父母精心的呵护下,小小的姑娘还是嗅到了来自历史深处的腐朽气息。她会常常感到莫名的忧愁,常常自己哭泣,为了那么多女子悲惨的命运,也为了自己不可捉摸的未来……
大诗人白居易诗中曾写“人生莫作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从汉代刘向撰《列女传》,赞扬贞节、端庄、温顺、明义的女性以来,女子地位每况愈下,越来越多的女性被限制在家庭中,过着奴隶般失语的生活。到了宋代,程朱理学鼓吹“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不计其数的女子在这样的训条下,悲惨地走完了自己的人生。清末,随着西方近代思想的传人、维新运动的开展,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女子境遇的不公,呼吁对现状的改变。可是积重难返,几千年传统的积淀,要更改谈何容易!中国最早自办的女学堂由清末慈善家经元善等人于1898年创立,但1900年,就迫于各方面压力停办。延至20世纪初,不但女学甚少,即使入学女生也寥若晨星。直到1907年,清政府才下令开办女学堂。而女子地位的提高,还有漫长的路要走。那些认识到自己价值、勇敢走出家门的极少数女性,面临的问题更多。更彻底的思想革命还没有到来,这一时期,是黎明前的黑暗,也是需要先行者用鲜血来铺就后人道路的关键时刻!
辛亥革命后不久,石铭到省城太原省立图书馆任职,石评梅随父离开家乡,进入太原师范附属小学就读,附小毕业后又升入太原女子师范学校。时代的大潮将越来越清醒的她直接推到了斗争的前沿!在女师读书期间,石评梅就开始组织学生闹学潮,显露出她的反抗思想和组织才能。学潮过后,校方本来要开除她,因惜其才华,还是保留了她的学籍。1919年暑假,石评梅从太原女师毕业,按照当时的标准,她已经可以算作女孩子中的佼佼者了,是该继续求学,还是回家嫁人生子?石评梅站在了命运的分岔口。
这一时期的女性,在对自己的前途命运做出选择时,很多都是用“逃”的方式。“民国四大才女”中的张爱玲、萧红,就是永远地逃出了家门,逃进了不可知的未来。石评梅没有经历这些,疼爱她的父亲这一次同样没有违背她的意愿,仍然让她像天空中的鸟儿一样,自由飞翔。这一年夏天,石评梅带着美丽的梦想和满心的憧憬,来到各种思潮风起云涌的北京,报考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她本打算报考国文科,但是当年这一专业不招生,便改考体育系。天资聪颖、书画音乐体育皆擅长的石评梅,很容易就被录取了。这个好奇的少女,睁大了她清澈的双眼,准备感受即将到来的一切。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