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烈火之后,方见真金
最古老、最实用的选人用人之法,可能就是适岗锻炼。交给你一件事,特别是急难险重之类,是否可以搞定就看你的能力了。正如俗话所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蹈蹈就知道了。东汉班超与任尚的旧事,算得上经典案例,至今仍能给人深刻启迪。
与西汉相比,东汉的对外影响力已不如前。西域诸国属于典型的摇摆派,他们总是在汉朝与匈奴之间做选择,谁的实力强就倒向谁。东汉时期,西域诸国越来越表现出离心倾向。汉明帝认为应该要向西边“秀一下肌肉”,否则就难以控制这一片区域了。永平十六年(73年),窦固率兵西进,在蒲类海等地与匈奴打了一仗,取得了胜利。然而,汉朝并不能做到一劳永逸,西域一些国家,如焉耆、龟兹等并不买账。永平十八年(75年),汉明帝驾崩。焉耆竟然趁机攻陷西域都护府,杀死最高长官陈逵,也就是说,焉耆公然与东汉翻脸了。当时局势大致如此:东汉在西域设立都护府,但对三十六国的管理力不从心;匈奴还是比较强势,控制着龟兹等国;相当多的小国在夹缝中求生存,不敢与汉朝对抗,更怕得罪剽悍的匈奴。
时势造英雄。班超横空出世,谱写出一首壮丽的外交史诗。班超出身于一个文化家庭,父亲班彪担任过徐县县令,哥哥班固因著《后汉书》而名垂青史,妹妹班昭后来也成为有名的才女。永平五年(62年),哥哥班固在京城雒阳谋到了校书郎的差事,班超同母亲一起跟了过去。家里穷,班超必须出去干活以补贴家用。他替官府抄写文书,辛苦又枯燥。时间长了,班超觉得自己在白白消耗生命,于是将笔一甩,不干了。他想效仿西汉时期的傅介子、张骞等前辈,在异国他乡建功封侯。后人据此造出一个成语,即“投笔从戎”。旁人了解到班超的想法后,觉得他异想天开,纷纷笑话他。班超就直接反驳道:你们这些小子,哪里知道壮士的志向呢?班超虽然说出了豪言壮语,但要将其变为现实还是任重道远。机会总会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永平十六年(73年),班超以代理司马的身份,跟随窦固出击匈奴,立下了战功,得胜回朝。窦同认识到了班超的才能,后来派他与郭恂一起出使西域。
班超带了三十来人来到鄯善国。该国国王名叫广,他见大汉使者来到,非常客气地接待了他们。但没过多久,广的态度有所转变,不愿接近班超等人,礼节也怠慢起来。班超立马感觉到了气氛异常,直觉告诉他,应该是北匈奴使者也来到了鄯善,所以国王开始变得犹豫不定了。很显然,情势变得危急起来。一旦发生变故,班超一行人只有依靠自身去解决问题,因为国都雒阳距离西域实在太远。危急时刻,方显英雄本色。班超决定凭借智慧与勇气去摆平一切。为摸清情况,他灵光一闪,决定从身边的胡人侍者人手。他装作已经掌握了内情,直截了当地问侍者:老实说,匈奴使者来了多久了?住在哪?胡人侍者的脑筋当然转得没有班超那么快,立即将匈奴使者相关情况和盘托出。为了防止侍者走漏消息,班超就将他关了起来。之后,班超召集手下的三十六位吏士一起喝酒。他知道,必须借助酒劲才能使大家的热血沸腾起来,然后才能与敌决一死战。看到各位酒兴正酣,班超就站起来做动员讲话:我们不远千里来到西域,是来追求大功大贵的;现在匈奴使者才来几天,鄯善王就对我们不再恭敬礼貌了,形势万分危急;如果鄯善王抓捕我们送给匈奴,我们的尸骨很快就成为豺狼的口食了!班超话锋一转,直问属下:你们说,现在该怎么办!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不论死活,都跟着您干!接着,班超说出了日后流传甚广的一个成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其实,班超早就想好了应对之策:趁着黑夜,神不知鬼不觉地偷袭匈奴,打他个措手不及;采用火攻,才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一些人先放火,十人在营房后击鼓呐喊,其他人拿着兵器弓箭埋伏在营口两边,伺机收拾敌人。有人提出了疑虑,认为此事重大,应与从事郭恂商量之后再定。班超大声呵斥道:是吉是凶,就在今日!从事只是一名平庸文官,他必定不敢参与本次行动,还可能泄露消息,让我们死得不明不白!至此,大家没有了异议,决定齐心协力,拼死一搏。结果,事情进展正如班超所料。在消灭了匈奴使团一百来人之后,班超才将事情告知郭恂。听完之后,郭恂惊讶不已,随后表情变得复杂起来。班超马上明白对方的心思,随即表示:功劳嘛,每人都有份,自然少不了您的啦。郭恂听后,才高兴起来。于是,班超一行人找到鄯善王,向他出示了匈奴使者的头颅。鄯善国上上下下惊呆了,不知如何是好。班超对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希望鄯善国背弃匈奴,全心全意投靠大汉。
P3-5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