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学与思的背影
0.00     定价 ¥ 7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5411972
  • 作      者:
    作者:周溯源|责编:袁又文//刘晓冰
  • 出 版 社 :
    当代中国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11-01
收藏
作者简介

周溯源,历史学博士,研究员。历任求是杂志哲学历史编辑部历史组副组长、哲学历史编辑部副主任、文化编辑部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副总编辑(兼《历史研究》副主编、《中国社会科学报》副主编、《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副主编),中国社会科学网首任总编辑,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香港中国学术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首任常务副院长等职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展开
内容介绍
《学与思的背影》是作者继《学与思的足迹》《学与思的足音》《学与思的足印》《学与思的足痕》之后的一本新文集,内容大部分是2017年以来发表的论文、书评、讲话、致辞、建议等,分五个部分:党史与党建、思考与认知、阅读与评介、讲话与致辞、研究与建议。收录了《走出历史周期律的新路探索》《党政干部要穿好“防弹衣”》《对“尊严”和“责任”的当代认知》《探讨人才成长规律 优化人才成才环境》《文化的未来走向与今天的选择》《重视研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领导经验》《让璀璨的思想之珠在我们的笔下生辉》《历史学家视域中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变革的世界需要中国的声音》《路的遐思》等文章。作者从一个学者的角度出发,关注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将所见所思融汇在平实流畅的文字中,既有思想性,又有可读性。
展开
精彩书摘

 

走出历史周期律的新路探索

——以毛泽东回答“黄炎培之问”为主线

 

1945年7月1日,黄炎培、冷遹、褚辅成、章伯钧、左舜生、傅斯年六位国民参政员,应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之邀,飞赴延安访问考察。中共中央领导人隆重地接待了他们一行。

 

一、深刻的“窑洞对”,深情的“黄炎培之问”

 

7月4日下午,毛泽东邀请黄炎培和冷遹到他家里做客,整整长谈了一个下午。毛泽东问黄炎培,来延安考察了几天有什么感想。黄炎培坦率地说:“我生60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继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渐渐放下了,有的因为历时长久,自然地惰性发作,由少数演为多数,到风气养成,虽有大力,无法扭转,并且无法补救。也有因为区域一步步扩大了,它的扩大,有的由于自然发展,有的为功业欲驱使,强求发展,到干部人才渐渐竭蹶,艰于应付的时候,环境到越加复杂起来了,控制力不免薄弱了。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个周期率。中共诸君从过去到现在,我略略了解了的,就是希望找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个周期率的支配。”毛泽东听了这一番耿耿诤言,满有信心地答道:“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这就是后来人们经常提起的著名“窑洞对”。它是中共领导人毛泽东主席对我国著名民主人士的明确回答,是执政为民的坚强誓言,也是对中国人民的郑重承诺。

“窑洞对”已经过去75年了,为什么今天还值得悉心研究呢?因为“窑洞对”出的问卷我们还在做,并且要长期做下去,今天的形势比当年更复杂,风险更高,需要共产党人高度警醒,一刻也不能麻痹松懈。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事业,正带领全党接受“四大考验”,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意志反腐倡廉,努力保持中国共产党人的先进性,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以,经常回顾毛泽东走过的道路,缅怀他的光辉业绩,总结经验教训,以史为鉴,警钟长鸣,成功走出历史周期律支配的新路,是有必要的,也是有价值的。

为了更好地理解“窑洞对”,需要对黄炎培作一点介绍。黄炎培(1878—1965),民主革命家、教育家。字任之,笔名抱一。出生于江苏省川沙县(今属上海市,已撤销)。中过秀才、举人。1905年经蔡元培介绍加入同盟会。与张謇等人创立江苏学务总会。办过小学、中学和大学。1912年任江苏教育司司长。两次拒绝担任北洋政府教育总长。九一八事变后,黄炎培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1939年与沈钧儒等组织统一建国同志会,后来改组为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先后任中央执行委员、常委和主席,主张团结统一,反对国民党一党专政。黄炎培长毛泽东15岁,毛泽东对他以兄长相称。黄炎培与毛泽东一样喜欢研究中国历史,谙习古今天人之变,了解王朝兴替得失,关心祖国前途命运。黄炎培希望中共能够走出历史周期律的支配,他看到了某种曙光,也抱有莫大期望。他的期望也可以看作对毛泽东的提问,因而也可以称为“黄炎培之问”。毛泽东对黄炎培的提问回答很干脆,很沉稳,很有信心,很有底气。他俩之间的问与答,合称“窑洞对”。

毛泽东为什么能如此肯定地回答黄炎培呢?无疑是出于毛泽东的人民情怀,对人民群众的信念,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中国共产党自从建立工农红军以来就一直强调为人民服务,让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保持中国共产党人的先进性,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永远不脱离人民群众,永远为人民群众的利益奋斗,而不是为个人或少数人奋斗。黄炎培提问之前,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是这样做的;提问之后,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继续这样做下去,志在探索走出历史周期律支配的新路,毛泽东将此作为自己的毕生追求。

 

二、伟大的人民情怀,科学的理论依据

 

在唯物史观看来,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毛泽东接受马克思主义以后,根据这个原理,后来提炼出一句名言:“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毛泽东一生信服这个原理,他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有过不少与此相关的论述。对人民大众的疾苦,对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毛泽东时刻记在心上。他年少时即胸怀大志,要为人民建功立业。他16岁时,父亲要他做生意,毛泽东却志在走出韶山冲,到新式学校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继续求学。父亲先是反对,经过毛泽东本人力争加上亲友和老师们的共同劝说,父亲终于答应了他的要求。在离家赴外地求学前夕,毛泽东赋诗言志,挥笔写下了《七绝·改诗赠父亲》:“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后来他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时,组织了“新民学会”,其宗旨是“改造中国与世界”。在1919年五四运动时期,毛泽东主办《湘江评论》,并发表宣言:“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他号召民众大联合,在文中指出:“什么力量最强?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这表明毛泽东是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中对群众力量认识很早、理解很深的领导人。青年毛泽东经过研究、实践、比较,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终生不渝。

后来,毛泽东在领导革命的实践中,对人民大众的力量与作用陆续有过多次论述。例如,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他指出:“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在抗日战争时期他指出:“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因此,他认定:“共产党的路线,就是人民的路线。”

毛泽东经常讲人民军队来自人民,人民军队必须爱人民。1940年1月,他在一次讲话中通俗而又深刻地说明了军民合作的道理。他说:“八路军也就是老百姓,故军队不能忘本,本就是工农”,“老百姓可以骂我们,我们却不应该骂他们,因为他们是主人,因为我们的饭是他们做的,房子是他们做的,我们要军民合作。……大家亲亲密密团结起来,日本一定打倒的”。

毛泽东还说:“‘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这就是说,群众有伟大的创造力。中国人民中间,实在有成千上万的‘诸葛亮’,每个乡村,每个市镇,都有那里的‘诸葛亮’。”毛泽东把人民群众视为上帝。他在七大闭幕词中说:“现在也有两座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大山,一座叫做帝国主义,一座叫做封建主义。中国共产党早就下了决心,要挖掉这两座山。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不断地工作,我们也会感动上帝的。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全中国的人民大众。全国人民大众一齐起来和我们一道挖这两座山,有什么挖不平呢?”

我们还可以从许多文件中看到毛泽东历次预见的准确性。毛泽东始终坚持胜利的信念,好像历史的发展变化几乎是他指挥的。尽管敌人气势汹汹,但是毛泽东毫不动摇,坚信最后胜利一定要到来。结果,最后胜利比党中央预见的来得更快一些。对人民力量的坚定信念一直支持着毛泽东,毛泽东正是依靠对人民的信念引导全党不断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力争走出历史周期律。


展开
目录


前 言 / 001

党史与党建

走出历史周期律的新路探索

——以毛泽东回答“黄炎培之问”为主线 / 003

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工运的实践与启示 / 039

务必永远弘扬延安精神 / 053

党政干部要穿好“防弹衣” / 059

反腐倡廉、纪检监督与群众路线 / 067

思考与认知

文化的未来走向与今天的选择 / 081

对“尊严”和“责任”的当代认知 / 090

路的遐思 / 096

阅读与评介

变革的世界需要中国的声音

——《面对世界新秩序的呼唤》读后 / 107

关文发教授的学术人生 / 110

增补新成果 内容更丰硕

——喜读《鸦片战争史》第二版 / 114

充满人文精神的“诗经”

——《问鹧鸪》读后 / 117

不忘初心,增强党性,淬炼升华

——《我在中央党校学习的作业》评介 / 121

马克思主义是治史的科学指针与利器

——兼评《张海鹏论近代中国历史》 / 125

理性的深思 使命的担当

——《飞龙在天》读后 / 133

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读《李慎明论金融危机》 / 139

底蕴丰厚、韵味绵长的中华茶文化

——《中华茶文化概论》评介 / 142

“中华思想通史”的灵魂和总纲

——《中华思想通史绪论》评介 / 146

为大众而写,为大众所用

——读《新大众哲学(简明本)》 / 151

民俗语言学研究的新进展

——《汉语历代隐语汇释》 / 154

别致、补缺的《“商中之商”:中国经纪人史》 / 157

高擎文化自信旗帜,做研究与传播优秀文化的尖兵

——对《文化学刊》的新年祝愿 / 160

《鄂东历代名医传录》序 / 165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品读《鄂东中医药文化系列丛书》 / 170

民国社会生活变革的全景写照

——《民国社会生活史》评介 / 174

《守望中国价值——中国传统文化理念二十六讲》评介 / 178

心里有束光,眼前有片海

——读《源道》 / 182

改革开放的壮丽画卷

——读新近出版的五本武汉改革开放口述史 / 186

《杖国之年忆初中·班庆文集》序 / 191

丹心照汗青 精神励后人

——《重读抗战家书》评介 / 194

弘扬传统文化精华 重视人文精神教化

——《儒家教化论》读后 / 198

历史学家视域中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张海鹏文集》《张海鹏论近代中国历史》研读札记 / 202

爱有源头 志如磐石

——记武汉大学许海兰教授 / 207

讲话与致辞

把握信息时代脉搏 打造网络学术品牌

——在第五届中国品牌媒体高峰论坛上的讲话 / 217

百川归海 而海不盈

——在中国社会科学网全体职工会议上的讲话 / 222

新媒体时代哲学社会科学的传播

——在中国传媒大会上的演讲 / 228

在第四届东亚史料编纂机关联席会议开幕式上的致辞 / 232

在第五届东亚史料编纂机构国际学术会议开幕式上的致辞 / 235

第六届晚清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词 / 238

在第六届中国近代思想史暨岳麓书院创立104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

 致辞 / 241

在第七届晚清史国际学术研讨会闭幕式上的致辞 / 245

探讨人才成长规律 优化人才成才环境 / 248

努力促进认知科学的发展

——在第二届全国认知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 252

在抗战时期新闻传播问题高层论坛上的致辞 / 256

中国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贡献 / 260

简论张之洞的教育改革思想及其成就并贺湖北经济学院110周年校庆 / 265

十年辛苦不寻常

——庆祝中国好人网成立10周年 / 273

学习闻一多精神,为民族复兴砥砺奋进 / 277

让璀璨的思想之珠在我们的笔下生辉

——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卷》为例 / 282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在《萧致治文集》出版座谈会上的发言 / 287

研究与建议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讲话的建议 / 295

关于创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研究会”的思考 / 301

重视研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领导经验 / 309


后 记 / 317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