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华远古巫文化纵横谈
0.00     定价 ¥ 85.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229165833
  • 作      者:
    作者:苟世祥//来水木|责编:周英斌
  • 出 版 社 :
    重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6-01
收藏
作者简介
苟世祥:重庆大学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教授、新闻学硕士导师、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神话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学科评估专家、中国文化研究院研究员。曾先后担任“传统视觉艺术与数字图像处理”方向博士副导师、广播电视新闻学系副主任、新闻传播学系主任、重庆大学文理学部委员、重庆大学社会科学学术委员会委员、重庆大学三峡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广播电视学研究会理事等职位。
曾于1984年至1987年期间师从中国神话学会原会长、世界著名神话学者袁珂研究员攻读研究生,获文学硕士学位。
主要从事新闻传播学、文化人类学及区域文化理论与运用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兴趣广泛,写作面宽,著述较丰,已出版《中国古代神话传奇》(合著)、《国际新闻采编实务》(合著)、《发髻上的中国》(合著)、《夔州诗全集·元明卷》(主编)、《中国西部旅游发展研究》(合著)、《潜能与财富》(独著)等多部著作,并在《人民论坛》《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中外学术刊物发表数十篇论文;主持、参与国家及省部级科研或教改课题十余项,获全国城市出版社优秀图书二等奖、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优秀著作奖、重庆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重庆市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奖等多个奖项。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作者在研究“巫史传统”时发现,国内某著名学者对“巫史传统”中的思想传统作了深入的阐发,但因其文只限于思想史,并未论及“巫史传统”中的制度传统,于是本书作者从分析帝颛顼号令“绝地天通”入手,解析了“嫡长子继承制”和“禅让制”在“巫史传统”中形成的过程,以及它们对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
展开
目录
序言一
序言二
导言
第一章 中华远古巫文化的始源性特征
一、中国人种是独立起源的
(一)高等灵长类阶段
(二)古猿阶段
(三)直立人阶段
(四)智人阶段
二、中华远古巫文化的共有“范式”
(一)“范式”理论
(二)文化概念
(三)中华远古巫文化共有“范式”的重要特征
第二章 中华远古巫文化与其他文化
一、中华远古巫文化与神话
(一)中华远古巫文化与神话渊源
(二)中华巫文化与古史传说
二、中华远古巫文化与宗教
(一)宗教的基本概念
(二)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
(三)宗教文化的源头是远古巫文化
(四)萨满教、儒教、道教的文化基因包含远古巫文化
三、中华远古巫文化与黄河文化
(一)黄河文化的内涵
(二)黄河文化的源头与流变
(三)中原文化、黄河文化与中华文化
(四)黄河文化与中华远古巫文化的关系
四、中华远古巫文化与长江文化
(一)长江文化的内涵
(二)长江文化的源头与流变
(三)长江流域巫文化
(四)长江流域是一条中华文化沉积带
五、中华远古巫文化与中医药文化
(一)中医药文化的形成与概念
(二)中医药与人类同行
(三)中医药文化的源头是中华远古巫文化
(四)中医药学的“祖传秘方”是哲学
六、中华远古巫文化与巫傩文化
(一)巫傩文化的形成与概念
(二)巫傩文化的实质是巫术文化
(三)巫傩文化是中华远古巫文化的活化石
七、中华远古巫文化与《河图》《洛书》《易经》《山海经》
(一)《河图》《洛书》
(二)《易经》
(三)《山海经》
(四)中华远古巫文化与“四本奇书”的关系
第三章 中华远古巫文化原乡——以大巫山地区为代表的巫文化沉积带
一、大巫山地区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一)“大巫山”概念及由来
(二)大巫山地理单元独一无二
(三)大巫山可能是人类演化的重要舞台
二、青藏高原隆起造就大巫山地区
(一)改变了世界地理格局
(二)改变了世界生态格局
(三)改变了人类文明格局
三、“大巫山”与长江文化沉积带
(一)“大巫山”地理地貌和文化渊源
(二)“大巫山”是一个历史文化概念,也是地理空间概念
(三)“大巫山”是中华古文化沉积带
四、“大巫山”地区是中华远古巫文化原乡之一
(一)悠久的远古巫文化传统
(二)浓厚的巫文化特色
(三)灵山十巫在中华远古巫文化中的地位
(四)覆盖“大巫山”地区诸国的远古巫文化
第四章 中华远古巫文化概述与思考
一、巫文化的基本概念
(一)巫,宇宙观
(二)巫术,方法论
(三)巫师
(四)巫文化
(五)巫术文化
(六)远古巫文化与黑、白、绿巫术
二、中华远古巫文化的基本内涵
(一)世界观
(二)方法论
(三)中华文化基因
三、原始信仰原始文化
(一)人类第一缕文明之光
(二)巫与巫术文化是宇宙观方法论的统
(三)巫文化的功能作用
(四)蒙受“不白之冤”
四、“谈巫色变”简析
(一)认知局限
(二)巫术文化特质
(三)“古巫”与“今巫”
(四)缺乏科学阐释
五、中华远古巫文化的演进历程
(一)远古巫文化孕育与起源期——旧石器时代(原始社会)
(二)巫文化成熟期、鼎盛期——新石器时代(原始社会到夏商西周时期)
(三)巫文化嬗变期——开启于奴隶社会,结束于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之交(春秋战国)
六、浅谈远古巫文化“认同”与“正名”
(一)“认同”与“正名”的重要性
(二)“认同”与“正名”的难题
(三)“认同”与“正名”的建议
七、中西方巫文化
(一)同一个地球,共同的祖先;同一个家园,共同的原始信仰
(二)中华远古巫文化
(三)西方远古巫文化
(四)中西方文化本同末异
参考文献
后记一
后记二
著者简介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