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册
序
绪论
一、禅宗南禅“五家七宗”与湘、赣地区的关系
二、湘、赣地区成为南禅重要发源地和繁衍地的原因
三、“唐宋时期湘赣禅宗网络”与南禅僧人的“走江湖”
四、本书考述研究的时空范围及相关说明
上编 唐宋时期湖南地区的禅宗重要寺院及其驻锡僧人
第一章 唐宋时期衡山地区的禅宗重要寺院及其驻锡僧人
第一节 南岳福严寺
第二节 南岳上封寺
第三节 南岳南台寺
第四节 南岳方广寺
第二章 唐宋时期长沙地区的禅宗重要寺院及其驻锡僧人
第一节 长沙麓山寺
第二节 长沙开福寺
第三节 长沙兴化寺
第四节 长沙云盖山海会寺
第五节 长沙谷山寺
第三章 唐宋时期常德地区的禅宗重要寺院及其驻锡僧人
第一节 常德德山乾明寺
第二节 常德梁山观音寺
第三节 常德澧县药山寺
第四节 常德澧县钦山寺
第五节 常德石门夹山寺
第四章 唐宋时期浏阳与醴陵地区的禅宗重要寺院及其驻锡僧人
第一节 浏阳道吾寺
第二节 浏阳石霜山崇胜寺
第三节 株洲醴陵云岩寺
第五章 唐宋时期宁乡与益阳地区的禅宗重要寺院及其驻锡僧人
第一节 宁乡大沩山密印寺
第二节 益阳龙牙寺
下编 唐宋时期江西地区的禅宗重要寺院及其驻锡僧人
第一章 唐宋时期庐山地区的禅宗重要寺院及其驻锡的僧人
第一节 庐山东林寺
第二节 庐山开先寺
第三节 庐山归宗寺
第四节 都昌清隐寺
第二章 唐宋时期南昌及周边地区的禅宗重要寺院及其驻锡的僧人
第一节 南昌开元寺
第二节 修水黄龙山崇恩寺
第三节 修水兴化寺
第四节 修水云岩寺
第五节 永修云居寺
第六节 靖安宝峰寺
第七节 奉新百丈寺
下册
第三章 唐宋时期宜春及周边地区的禅宗重要寺院及其驻锡的僧人
第一节 宜春黄蘖寺
第二节 宜春洞山普利寺
第三节 宜眷仰山太平兴国寺
第四节 萍乡杨岐山普通寺
第四章 唐宋时期吉安地区的禅宗重要寺院及其驻锡的僧人一
第一节 吉安青原山净居寺
第二节 吉安仁山隆庆寺
第五章 唐宋时期抚州地区的禅宗重要寺院及其驻锡的僧人一
第一节 抚州宜黄曹山宝积寺
第二节 抚州疏山白云寺
补编 唐宋时期湘、赣地区的“禅会”以及禅僧地理分布数据研究与附表
第一章 唐宋时期湘、赣地区的主要“禅会”
第一节 “禅会”溯源
第二节 湖南的禅会道场
一、石头会
二、药山会
三、龙潭会
四、沩山会
五、德山会
六、石霜会
七、慈明会
第三节 江西的禅会道场
一、马祖会
二、百丈会
三、仰山会
四、归宗会
五、洞山会
六、黄蘗会
七、黄龙会
八、真净会
九、大愚会
第二章 唐宋时期湘、赣地区的禅师灯录数据统计
表l:唐宋时期在湘、赣地区寺院驻锡的禅师名录表
表2:唐宋时期在湘、赣地区寺院驻锡的外地籍禅师名录表
表3:唐宋时期在外地驻锡的湘、赣籍禅师名录表
表4:唐宋时期湘、赣禅师名号对照及法嗣、法系总表
第三章 唐宋时期湘、赣地区的禅师地理分布
表5:唐宋时期湘、赣地区的禅宗寺院及驻锡僧人列表
表6:唐宋时期湘、赣地区的禅师所在州县统计表
图1:唐宋时期湘、赣地区禅宗丛林地理分布地图
图2:唐宋时期湘、赣地区驻锡禅师分布密度地图
第四章 唐宋时期禅师在湘、赣地区的参访路线考
一、南北走向的湘赣通道
二、东西走向的湘赣通道
图3:唐宋时期湘、赣地区禅师游方路线地图
参考书目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