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为什么要学习数字编码?
除了前文所提到的地点桩类型,还有一种非常好用的地点桩叫“数字桩”。在讲述数字桩的用法之前,我们有必要先来了解有关“数字编码”的知识。
数字编码并不是简单地记忆一堆数字对应的编码图像,更重要的是学习一种编码技术。之所以要使用编码这套技术,是因为在记忆材料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大量重复的信息。当这些相似的信息元素反复出现的时候,就容易产生混淆。为了更方便快捷地记忆这种类型的信息,有人提出了编码记忆的方法。
要求按顺序记忆下面的词语:桌子、沙发、电视、沙发、电视、桌子、桌子、电视、沙发、桌子。
上面这组词语中其实就只有“桌子、沙发、电视”三种物品。在记忆的时候,虽然可以按照前面所讲的串联联想的方法进行,但是很容易产生混淆。仅仅10个词语已经如此,如果这几样物品的图像组合长度是50个、100个呢?你觉得串联联想还能够完成这样的任务吗?
有时记忆的内容不是文字,而是图形,如下面的这五种图形。它们每一个都很简洁,如果每个只出现一次,且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并不难记。但是当它们重复出现,并且顺序没有规律时,记忆难度就会急剧增加。
看下图的组合序列,有没有一种要疯了的感觉?会不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这是人类的大脑能记住的内容吗?其实,要完成这种类型的信息的记忆,也非常简单,只需要使用我接下来要讲的“编码法”即可。上面的图形序列中,一共出现了五种不同形状的图形。我们给每个图像赋予一个单独的身份编码。有了这样的编码后,上面的组合序列就变成了下面的一串数字:
12314523253 11531452341 42321452155。
虽然这串数字看起来仍然不是特别好记,但至少比刚才那一堆既不能读也不能联想的图形组合要好记多了吧?就算是死记硬背,只要时间足够,记下这三行数字还是完全可行的事情。
说到这里,可能有些朋友已经想到了,这些数字也是些枯燥的重复信息。所以接下来,我们要给大家分享的就是编码技术中最经典的一种编码,叫“数字编码”。数字编码,就是把数字统一定义成一组固定的图像。
还记得幼儿园时的儿歌吗?1像铅笔细又长,2像小鸭水上漂,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随风摇,5像秤钩去买菜,6像豆芽咧嘴笑,7像镰刀能割草,8像麻花拧一遭,9像勺子能盛饭,10像面条加鸡蛋。
其实这就是最简单的数字编码,根据“1、2、3、4、5、6、7、8、9、10”的形状特征,想象出与其形状最相近的一件物品,然后编成儿歌。这种编码,由于是对个位数字(10除外)进行的编码,我们称之为“一位数字编码”。
目前国际上流行的数字编码有三类:一位数字编码、两位数字编码和三位数字编码。这三类编码有什么区别呢?
将数字设计成固定的图像,作为图像编码来代替枯燥的数字,这一做法是为了方便、快速地记忆数字。最简单的数字编码就是一位数字编码。前面所提到的数字儿歌就是一种一位数字编码。一位数字编码的优点是简单、易记,可以快速熟悉。但是一位数字编码也有缺点,就是重码率太高。如果仅仅是记忆几位或者十几位数字,用一位数字编码还可以勉强应对。但是如果需要记忆的数字有50位、100位甚至更多,重复的图像就太多了。比如可能会出现20多个“9”,30多个“7”,还有很多的“5、3、6、2”……几乎每个数字都可能会出现或者多次出现重码,这就给图像记忆带来很大的困难,即会导致图像的混淆问题。
基于以上原因,就出现了两位数字编码。所谓两位数字编码,就是以两位数字为基础来设计数字编码。比如:14的数字编码图像是“钥匙”,25的数字编码图像是“二胡”,79的数字编码图像是“气球”。
两位数字编码共有100个,从00到99。采用两位数字编码后,记忆数字的过程中,重码的概率就大幅降低了。我们以记忆圆周率为例来看看数字的重码率。在圆周率的小数点后100位中,共出现了:8个“1”、12个“2”、11个“3”、10个“4”、8个“5”、9个“6”、8个“7”、12个“8”、14个“9”、8个“0”。但如果按两位数字一段来记,一共出现了以下几组重复的数字:3个“79”、2个“32”、2个“38”、3个“28”。使用两位数字编码后,重复率明显大幅降低。
这时候有些朋友可能会问,如果采用三位数字编码,不是更好吗?在圆周率小数点后100位中,几乎没有出现三位数字的重码情况。事实确实如此,如果采用四位数字编码,在圆周率小数点后1000位中都没有出现过重码的情况。那为什么不采用三位或者四位的数字编码呢?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