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道而行(心理学家的自我省察)
0.00     定价 ¥ 8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30744333
  • 作      者:
    作者:王轶楠|责编:孙文影//高丽丽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3-01
收藏
内容介绍
为了探寻科学研究与认识自我之间的融通之道,《中道而行:心理学家的自我省察》尝试以自我心理学为经,以研究方法为纬,以中道思想为循,首先讲述了心理学家的21种成功之道,随后分析不同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优势与局限。同时,提出特异于每种方法的“持中”模型,以及整合不同方法的“双陀螺”模型和“五行”模型,旨在挖掘中华传统文化思维方式的精髓,融合*新科学研究进展,贯通自我测量和提升训练,力争帮助读者借鉴科研规律,参透生活智慧,达到自我实现与事业成功的中道境界。
展开
精彩书评
《中道而行:心理学家的自我省察》不仅仅是普通的心理学著作,自我省察,中行独复,对普通大众生活也有一定的启示。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自我发现—书写人生的预言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德经 第一章》
  第一节朴素科学家的寓言
  很久以前,在一个幽深黑暗的地洞里住着一批囚犯,他们从来没有走出过这个洞穴,也不知道自己身在洞中。同时,他们双手被反绑在柱子上,背向洞口,脸朝洞壁,不能向后看。在他们身后燃烧着一堆火,在他们与火之间正在进行一些类似木偶戏的表演,火光把木偶和他们自己的影子投射到墙壁上,他们误把看到的影子看作真实的事物,从来不曾有过怀疑。突然有一天,一名囚犯挣脱绳索,转过身来,看到身后原来是一堆木偶。他奋力爬出洞口后,当看到太阳和在阳光普照下的大千世界时,终于茅塞顿开,醒悟以前所见的全是虚幻不实的假象。当他怀着惊喜的心情匆忙跑回洞中,把自己这一了不起的发现告诉洞里的众人时,谁知大伙儿根本不信他的话,甚至对他百般嘲弄,说他比没走以前更加愚蠢,因为他竟要大家相信完全不可能的痴人之梦(柏拉图,1986)。
  这则“洞穴比喻”出自柏拉图的《理想国》(The Republic)(柏拉图,2016)。在这则人生寓言里,柏拉图采用隐喻的方式提醒人们,人类就像那些洞中的囚犯,每天看到的事物只是真实事物的影子,它禁锢着人们,让人活在“牢房”里而全然不知,而哲学家的使命就是让世人看清楚什么是虚幻的假象,什么是代表真理的理念世界。
  东西方文明诞生之初,人类就没有放弃过理解与预测世界变化与发展规律的努力,比如,巫术、占卜等无不尝试采用特定的方式把现象世界的无穷耦合化为几种格式化的、付诸计算的知性,这一精简过程就是抽象化的过程(汪德迈,2017)。但无论采用什么算法,其底层逻辑都是近似的,即旨在系统地表达古人对天地与人生规律的认识,借由*初的感性认知转变为理性认知乃至德性认知,世代累积的经验与智慧奠定了当今人类心理的文化结构与认知方式的底色。
  在社会认知心理学家的眼中,所有的人都像朴素科学家一样,试图通过减少不确定性来澄清自己的人生,终其一生都在不断地发展自己的理论(theory)①,通过创造各种各样的模式观察世界,采用半透明的模板或心理构念(construct)②去迎合构成世界的现实,以便对未来的事件进行预测和控制。“人是朴素科学家”的观点*早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凯利在其经典著作《个人建构心理学》(The Psychology of Personal Constructs)中提出。他认为正如客观现实世界中的各种存在一样,人们关于它们的推测也是客观存在的,这些推测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加以研究。那些心理疾病患者就是拙劣的科学家,他们在缺乏实证经验的情况下,不断做出相同的预言,由于他们的建构系统不能正确地预言各种未来事件,所以焦虑便不可避免。
  心理学家的故事1-1
  上观之道—解析个人建构的凯利
  大观在上,顺而巽,中正以观天下,《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下观而化也。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周振甫.(2013).周易译注.北京:中华书局:79.
  乔治 亚历山大 凯利(George Alexander Kelly,1905年4月28日—1967年3月6日)以其对个人建构理论的贡献而闻名,被誉为“临床认知心理学之父”,在认知心理学领域的早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05年,凯利出生在美国堪萨斯州珀斯。他的父母都是贫穷但勤劳的农民。在他早期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里,凯利的教育仅限于父母的教导。直到1918年他在堪萨斯州的威奇塔上学,才开始接受正规的教育。16岁时,凯利进入富兰滋大学学习,后转至帕克学院,并于1926年在那里获得了数学和物理学学士学位。
  本科毕业后,凯利*初计划以工程学为业,但后来他放弃了这个想法,而是作为交换生前往英国的爱丁堡大学学习教育学。1931年,凯利在艾奥瓦大学获得心理学博士学位。凯利接受了福特海斯州立学院的教职,并在那里工作了12年。他曾想从事生理心理学方面的工作,但发现机会很少。因此,他将注意力转向了自己认为需要很多人工作的领域—为大学校园里的成年人和学龄儿童提供临床心理服务。这些服务包括咨询(职业和学术)、学术技能发展和心理治疗。
  在此期间,他还建立了一家流动诊所,为堪萨斯州各地的人提供心理咨询服务,致力于为遭受当时经济动荡重创的人们提供服务。在凯利形成自己的理论前,他深入研究了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西格蒙德 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作品。虽然凯利赞赏弗洛伊德的工作,但他觉得精神分析师的方法存在一些问题。在弗洛伊德的治疗中,治疗师会对病人的情况提供“正确的解释”,弗洛伊德认为这是改变病人的关键。凯利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并称之为“建构选择论”(constructive alternativism)。他认为,本质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的结构或现实视角。每种解释都是不同的,虽然有些解释可能比其他解释更好,但没有一种解释是完整或完全准确的。凯利的想法表明,每个人的观点都有价值,特别是对于他们自己独*的情况而言尤为如此。
  1945年,凯利成为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一年后成为该校临床心理学项目主任。此外,凯利还曾担任美国心理协会咨询(American Psychological Society,APS)(1954—1955年)和临床(1956—1957年)两个部门的主席。1965年,他担任布兰迪斯大学理论心理学特聘教授,直到1967年突然去世。
  在俄亥俄州立大学执教期间,凯利正式发展了自己的个人建构理论,并于1955年出版了两卷本的《个人建构心理学》(The Psychology of Personal Constructs)。在这两本书中,凯利提出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源于他们预测和解释周围世界事件的方式不同,个人建构是每个人收集、评估和解释信息的方式。就像科学家形成假设、收集数据并分析结果一样,人们也会获取信息并进行自己的“实验”,以检验对事件的想法和解释。人们日常调查的结果会影响他们的个性以及他们与环境、周围人互动的方式。*重要的是,凯利认为虽然一个结构可能在一个人的生活中的某一点起作用,但它可能需要随着情况的变化而适应或改变。
  后来,凯利的观点被拓展为多个社会认知心理学的理论,比如,海德的常识心理学理论(Heider,1958)、沙赫特的情绪易变性理论(Schachter,1959)、琼斯和戴维斯的对应推论理论(Jones & Davis,1965),以及贝姆的自我知觉理论(Bem,1967),它们都是在“人是朴素科学家”这一基本假设上的“开枝散叶”。
  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人脑更直接地被视为一台预测机器—通过预测性的处理过程,大脑利用其对世界的先验知识,对输入的感官信息做出原因推断或假设,输入的信息越模糊,它对先验知识的依赖就越大。*近,认知神经科学家开始转向计算模型,尝试建立人工神经网络模仿人类大脑,从而通过学习对输入信息做出预测。利用这些模型所做的实验结果提示,大脑必须进化成预测机器,才能尽量减少能量消耗,毕竟大脑是身体中消耗能量*多的器官(Ananthaswamy,2021)。
  2020年,发表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上的一项脑成像研究在神经计算层面推进了人们对于个人预测偏差校正的认知,并*终揭示出直接学习(direct learning)①和社会学习(social learning)②如何在行为、计算和神经三个层面共同影响人们的决策(Zhang & Gl.scher,2020)。在实验过程中,主试将5名被试分配至一组(N=185),让他们同时完成一项基于计算机的决策实验,每名被试都被分配两个抽象符号,他们的目标是找出从长远来看会带来更多金钱回报的符号。在每一轮实验中,主试会让每名被试首先在两个符号间做出选择,然后观察其他4人选择了哪些符号;接下来,每名被试可以坚持自己*初的选择,或者切换到其他选择。*后,研究者将被试的第二个决定作为结果,并用于确定其获得的报酬。
  实际上,与更多奖励相关的符号总在变化。在实验开始时,两个符号中的一个在70%的时间内提供金钱奖励,几轮之后,它仅在30%的时间内提供奖励。在整个实验中,这些更改发生了多次。这种“奖励学习范式”(reward learning paradigm)给被试赢得奖励带来了不确定性,因此他们始终需要学习以获得更多经验。特别是当奖励符号发生变化后,小组中的一些人可能会更快地做出调整,而其余人则需要将观察到的社会信息整合到自己的决策之中。
  研究人员使用功能磁共振仪扫描1名被试的大脑(其余4名被试坐在扫描仪旁执行任务),这样研究者能够测量被试大脑中进行直接学习和社会学习的时间与脑区,从而检验两种学习是否具有相同的神经机制。结果显示,右颞顶交界处(right temporoparietal junction,rTPJ)针对瞬时性社会影响信息进行编码,直接学习在腹内侧前额叶皮层(ventromedial prefrontal cortex,vmPFC)区域表征,而社会学习则在前扣带回皮层(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ACC)区域表征,更为重要的是,这两个区域还与腹侧纹状体(ventral striatum,VS)和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NAcc)发生相互作用,提示该区域可计算奖励预测误差和社会预测误差,通过反复的量化实验影响被试的行为,见图1-1。总之,这项针对决策中社会影响大脑机制的研究表明,两种学习信号在大脑中不同却又相互作用的区域中进行计算,它们反映了人们在社交环境中决策时采用的不同计算策略。在确定的情况下,直接学习是有效的;但当情况多变和不确定时,直接学习需要与社会学习相结合才能使个体适应新情况。
  图1-1直接学习与社会学习交互作用的大脑网络示意图
  资料来源:Zhang,L. & Gl.scher,J.(2020). A brain network supporting social influences in human
  decision-making. Science Advances,6(34),eabb4159
  注:lPut为左壳核(left putamen)
  这项看似复杂的大脑研究其实对于人们的生活实践很有指导意义,因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常会遇到一些模糊的、不确定的情境,此时个体只有将直接学习和社会学习有机整合,平衡好自我经验与他人经验之间的关系,做到既随和又不盲从,既合群又不从众,才能摸索出适合自己的*佳行动方案。
  心理学家库尔特 勒温(Kurt Lewin)曾断言:“没有什么比一个好的理论更加实用。”(Lewin,1951)科学理论是科学家的直觉、个人观察和事实概念的有机结合,一个好的科学理论不但可以组织知识、解释现象、引领研究,还能启迪人们的心智,指导人们的生活(约翰 肖内西等,2010)。心理学家通过研究人们的语言、态度、行为而“悟道”,作为普通人,学会像心理学家一样思考,懂得发现和提出问题的门道,了解研究和思考的规律,学会设计与分析的原则,掌握表达与呈现的技巧,将有助于他们在自我发现与实现的道路上做出明智的决策和规划。
  孔子讲:“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礼记 中庸》)可见,*高的“道”和*高的“德”是互通的,做学问的*高境界是既博学多识又深奥精微,讲道德*高的境界是既自然率性又择善固执。正所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只有“从容中道”才能“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礼记 中庸》)。
展开
目录
目录
序一(林崇德)
序二(申荷永)
前言
第一章 自我发现—书写人生的预言
第一节 朴素科学家的寓言/002
临床认知心理学之父凯利提出了“人是科学家”的观点。所有人都像是朴素科学家一样,试图通过减少不确定性来澄清自己的人生,终其一生都在不断地发展自己的理论,通过创造各种各样的模式观察世界,以便对未来的事件进行预期和控制。
第二节 常识与科学同出/007
社会心理学家斯旺发现,人们为了增强对外界的控制感和预测感,会不断寻求与其自我概念相一致的反馈,以验证他们的自我概念,就像科学家希望自己提出的理论得到验证一样。事实上,常识心理学与科学心理学在目标、过程和境界上都十分相似。
第三节 常识与科学异名/018
实验社会心理学之父弗劳德 奥尔波特主张采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与意识。科学心理学具有常识心理学难以企及的优势(如严谨规范的研究范式、富有批判性的思考方式、同行评议的发表模式),而人性弱点和认知偏差(如挂一漏万、太过自信、迷信科学等)则让人们很难真正做到像科学家那样思考。
第四节 众妙之门:常识、科学、文化/026
发展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积极品质会帮助个体在自我需要和社会要求之间保持平衡,这一点也为中华传统文化所强调,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类比、直觉和中道的方法还可以启发当代心理学家超越常识心理学和科学心理学之间的对立,实现从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创造性转化。
第二章 自我探索—确立自我的主题
第一节 博学和明辨的智慧/052
自我控制研究的开创者鲍迈斯特在颠覆传统自尊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开拓新的领域。一个好的研究主题应该在过去与未来、广大与精微、理论与实践之间“持中”,它既可以解决文献中的一个重大挑战,又能开辟一个激动人心的新方向;既能建立广阔的研究疆域,又对实践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
第二节 继承与创新的学问/060
文化心理学家马库斯和北山忍提出的文化自我建构理论开辟了跨文化心理学研究的“新纪元”。优秀的心理学家擅长在已有研究与精心发展的创造性见解之间“权中”与“持中”,只有这样才能与其他研究者开展建设性的对话,并基于独*的理论提出可供检验的诸多假设。
第三节 整合与分化的功力/067
社会心理学家布鲁尔从独*的视角阐明了群体之间的偏见和冲突的动态变化。“持中”的假设会与文献和读者开展建设性对话,它既逻辑合理,又新颖独*;它既富有创见,又能得到证据的支持;它既辨明理论的边界,又能促进理论之间的优势互补。
第四节 自利与后见的误区/073
认知心理学家托马斯 吉洛维奇揭示出自我中心式偏差会误导人们的判断。研究者通过“持中”做到不凭空臆测、不武断绝对、不固执拘泥、不自以为是,才能减少盲目的过分自信,从而将真正的预测与后见偏差区分开来。
第三章 自我检视—认识自我的质性方法
第一节 内省法:思想/088
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 詹姆斯提出,内省法是指人们审视自己的心灵,并报告在那里发现了什么的一种方法。在使用内省法时,只有在自我抽离和自我沉浸之间做到“持中”,才能克服语言的局限,超越自我执念的桎梏,达成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通达。
第二节 观察法:行为/102
社会心理学家贝姆提出,当人们对自己的态度不确定时,会通过观察他们自己的行为以推断自己的态度。研究者在使用观察法时,需要采用科学的设计,尽量降低观察者预设和行动者猜测对结果的影响,同时排除混淆性因素,只有如此才能更贴近所观察现象的心理学本质。
第三节 访谈法:意义/110
健康心理学家泰勒基于对女性乳腺癌患者的访谈揭示了积极错觉的价值。在使用访谈法时,研究者只有做到“持中”,才能兼顾科学和叙事,并平衡访谈者和受访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双方真诚地共享生活经验,获得对研究对象的解释性理解。
第四章 自我检验—认识自我的量化方法
第一节 量表法:态度/122
社会心理学家罗森伯格编制的自尊量表是迄今为止被使用*多的一个测量个体自我评价的量表。在问卷构建、施测以及数据分析的过程中,研究者只有通过“持中”做到适度的过程控制和统计控制,才能反映出作答者真实的想法。
第二节 实验法:操纵/136
社会认知心理学家班杜拉基于经典的“波波玩偶实验”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在使用实验法时,研究者只有通过“持中”的实验设计(如实验操纵、条件恒定或平衡)才能获得自变量与变量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证据。
第三节 混合法:中道/151
混合法研究致力于将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只有“持中”地针对问题情境选择适宜的研究工具和技术,通过在不同数据、分析方法及研究结果之间建立互证、互补、发展、创新与扩展式的紧密联系,才能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共同提升,促进科学发展与自我认识的双重进步。
第五章 自我分析—揭示自我的统计方法
第一节 易得与代表/162
认知心理学家丹尼尔 卡尼曼和阿莫斯 特韦尔斯基的研究揭示出了人类决策系统中的多个启发式认知偏差。心理学家在抽样过程中,也需要克服对便利性的贪图,通过采用取样技术(如随机取样、分层取样)和统计手段(如根据效应量估算)在样本的易得性与代表性之间做到“持中”。
第二节 证实与证伪/169
数理统计学家贝叶斯拒绝采用“非此即彼”的观点看待零假设与备择假设之间的关系。引入贝叶斯学派的统计方法,采用三分法分析假设检验的空间,以及在心理学研究中将实验与测量相整合,终将帮助研究者调和零假设与备择假设、归纳与演绎之间的矛盾,在证伪与证实之间找到接近心理现象本质的“持中”道路。
第三节 相关与因果/178
经济学家约书亚 D. 安格里斯特和吉多 W. 因本斯,凭借绘制因果推断的方法获得了202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持中”视角下的统计分析,既不会拘泥于数据,也不会执着于模型,而是以“执两用中”为原则,兼顾理论创新与实际应用,既赋予心理现象创造性的诠释,也愿意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假设与模型,力求不断接近心理现象的本质。
第六章 自我呈现—展示自我的艺术
第一节 从想法到论文/192
积极心理学开创者塞利格曼主张写论文需要讲一个好故事。心理学论文写作过程中的“持中”意味着在前端入胜,以简洁凝练的“文学性”语言充分辨析当前主题与文献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在中端保持完整、清晰与可信,以理性、严谨的“科学性”语言描述研究的过程与结果;在后端出凡,以思辨、煽情的“哲学性”语言划定讨论与意义的范围,只有如此才能让读者印象深刻、回味悠长。
第二节 从人生到专著/200
社会学家欧文 戈夫曼研究了印象管理,他自己却拒绝自我表演和世俗社交游戏。在写作时“持中”,需要作者既避免曲意逢迎地讨好读者的兴趣喜好,也避免别有用心地挑战读者的理解极限,而是应该致力于兼顾读者的理解能力与审美境界,尽力增强作品的可读性与趣味性,进而持续地激发读者的心流体验,*终才能在作者与读者之间形成深刻且持久的联结。
第三节 从个体到众生/208
精神病学家阿尔弗雷德 阿德勒和自我同情研究的开创者克里斯汀 聂夫都从自己的不幸遭遇中寻找到了照亮世人心灵的明灯。从朴素的科学家成长为专业的心理学家,要走过的是一条漫长且崎岖的道路,在这条路的两旁,一边是自怜,另一边是自恋,无论偏向哪一边,都会让人误入歧途,只有“中道”而行,不偏不倚,方能不被自我认知偏差蒙蔽,也不被生活的洪流裹挟,*终获得心灵的救赎与安宁。
参考文献/221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