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成为常态的当下,人们被焦虑、不安、沮丧、暴躁等各种负面情绪困扰,人们急于回归平静,找回积极的心态,不少人诉诸基于西方心理学理论的书籍。其实,我国的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和智慧,完全可以解决大家当前面临的各种心理和情绪痛点。本书即是从国学经典中找药方,答疑解惑。
生活、工作、育儿、人际关系,再加上疫情,在这样的多重夹击下,人们幸福感降低,焦虑重重,内卷之外加上内耗,让人们筋疲力尽。几乎人人都渴望能有一方灵丹妙药可以帮自己解惑,重获积极信念,走出内耗、焦虑的心理陷阱,从自我中获得力量。
本书针对现代人突出、普遍性的情绪痛点、生活困惑,从国学经典中寻找 “药方”,其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和智慧,完全可以成为现代人心灵的“止痛剂”。随便一句深入学习进去,都可以一通百通,在应对各种人生困惑时游刃有余,自利利他,人生通达。
每天都在吃饭,却很少在“吃饭”
人生在世,吃饭是大事。可是,时至今日,当我们远离温饱,沉溺于追逐舌尖上的味道,吃饭却给我们带来不少烦恼,比如偏好某一口的人一时吃不到那一口而焦急,季节性食材短缺没有安全感,狂奔在美食的道路上不知吃什么好,满桌酒肉却没有满足感,等等。
细数起来,吃饭带给我们的负担和烦恼可真不少。
来看两桩和吃有关的烦事。
01
前几年,兼为旅游媒体专栏作家,我应邀参加了不少推广活动,接触了一些网红,印象最深的是美食博主,印象很深刻。
一道菜上来,主播找角度,助理配合打光,个别主播为了拍摄效果,情急之下还用嘴巴吹吹热气儿。十分不雅。
拍完之后,便是大快朵颐了,常有饭桌上个别人为某道菜肴争抢而发生口角。此外,每次活动都有因为过食而吃坏肚子的朋友,搞得主办方紧张,也影响了大家的行程。
02
另一个是我同学,自从某年某月某天吃过我做的白菜炖粉条,便念念不忘,
我问他:“以您今时今日这身份,啥饭吃不上啊,为何惦记上我炖的白菜粉条了呢?”
他面带尴尬地说:“我天天有饭局,但很少在吃饭。”
那些事,这句话,令我陷入了沉思。我庆幸自己一日三餐可以由着自己粗茶淡饭的当儿,又想起了“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这句话出自《中庸 第四章》,原文如下。
《中庸 第四章》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这段话的意思可以简单归纳一下,就是自以为懂得中庸之道的智者很多,但极少能恰到好处地把握中庸的内涵与真谛。如吃饭一样,人人都要吃饭,但鲜少有人能品出食物的真味。
那些遍踏胜景的美食主播和游历人间的业界精英,吃尽天下美食,他们显然自认为是吃喝上的“知者”“贤者”,绝不是“不及者”,但他们,很少能品出饭食的真滋味。这是为什么呢?
在这个问题上,我自信有点发言权。天生对物性食材敏感,后天生活条件尚可,培养出良好的口感和体感,什么东西好吃不好吃,总是搭眼一看便知。成年后对吃又特别执着,从来不喝用电锅煮的粥,会被榴莲真的馋哭。有好几次在从上海回北京的高铁上,突然想吃“楼外楼”的红烧肉,然后就杭州下了车。这都是我贪图口腹之欲而发过的“疯”。
但最近几年,在某位智者的影响下,放下了对吃的执着,吃什么都很开心。哪怕只是一块呛面馒头,一碗白米粥,一盘白菜豆腐,都乐在其中。
也就是说,从前的我对吃很执着,但并不开心,每每活在对美食的患得患失中;现在对美味放下了,却总是能从最简单的食物中吃出清甘,获得恬淡。
所以,就以我个人的蜕变来说说为何我们如此富庶有成却每每食而不知其味。
⬤ 为什么我们总是食而不知其味?
一贪。贪的点不一样,有的贪便宜,有的贪味觉刺激,也有人二者兼贪。先说贪便宜。吃自助餐是最糟糕的事情,因为吃得太不享受了,全程都是贪婪的,首先就是怕钱吃不回来,不够本,所以得多吃。其次是怕爱吃的那几样美食被别人吃光了,于是内心惴惴的,明知后厨会不停地补餐,还是无法消除内心的隐虑。
再说贪味觉刺激。现在,几乎全国的餐饮业都被川湘菜系一统江湖。为什么呢?因为香、麻、辣、够味啊。人们都被重口味征服了,厚重肥腻的口感需要强刺激,才有获得感和快意。食材本身的味道被遮盖,被遗忘。
二虚。所谓虚,就是吃饭进餐的目的不纯。最典型的就是饭局上的食客,哪个都吃得不痛快:高位者不自在,怕别人有求于他,怕手下不会挡酒;低位者更不自在,全程都思量筹算着如何敬酒?会不会招待不周?如何说话表现更容易达成目的?其他无关紧要的人也想着如何利用这顿饭编织朋友圈提升人脉力。所以,饭局上的人,各人都在盘算着自己内心的小九九,吃什么根本不重要,不入眼,更不入心,自然是食而不知其味。
第一篇 好好修身——灵魂有趣,皮囊清朗
第二篇 好好养心——做情绪的主人,自在安稳
第三篇 好好居家——让家不再伤人,和气如春温
第四篇 百善孝为先——论语中的孝道
第五篇 好好说话——“因人而异”,善巧方便
第六篇 好好办事——忠敬无欺,做事有做事的伦理
第七篇 好好处世——能一个人很好,也能与全世界拥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