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你的生命意味着什么
0.00     定价 ¥ 56.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4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2514294
  • 作      者:
    作者:(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责编:侯娟雅|译者:尼娜
  • 出 版 社 :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 出版日期:
    2022-09-01
收藏
作者简介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奥地利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个体心理学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20世纪三大心理学家。阿德勒致力于研究人格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其理论成果深刻影响了西方心理学的发展。主要著作有《孩子的教育》《你的生命意味着什么》《理解人性》《个体心理学的实践与理论》。
展开
内容介绍
  人生在世不仅追求活着,而且希望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明白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然而,所谓人生的意义是人赋予的,人能够把自己的一切生存活动指向某种理想的内在目的。阿德勒从剖析个人生活风格出发,洞察人们深埋心中的自卑感与对优越感的无限渴求,启迪我们寻找真实的生命意义。
  《你的生命意味着什么》是个体心理学经典之作。个体心理学研究的是个体赋予世界与自己的意义是什么、个体的目标是什么、个体行为的动力是什么以及个体解决生活困难的方法是什么。
  《你的生命意味着什么》中根据大量实例,深入剖析每个人心中的自卑情结,从职业、社交、婚姻、家庭、教育等多个领域阐明人生道路的方向和人生意义的真谛,探寻个人生活风格与生命意义的深层关联,帮助读者发掘行为动机与生命价值。
展开
精彩书摘
  《你的生命意味着什么》:
  个体心理学并不认为,焦虑是性压抑或者出生时的难产导致的。即便是在母亲的陪伴、帮助、支持下长大的孩子,也会出现焦虑。如果这样的孩子出现焦虑,无论原因为何,目的都是控制母亲,吸引母亲关注自己。我们并不满足于对愤怒做出生理解释,经验告诉我们,愤怒是一种控制他人或者局势的有效方式。诚然,每一种身体表现和心理表现都有遗传基础,但是我们关心的不是遗传因素本身,而是遗传物质在促使个体实现特定目标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这也许就是心理学真正值得研究的对象。
  每个人的个体感受在追求目标实现的过程中都会出现相应的发展和变化。无论是焦虑、勇敢、喜悦,还是悲伤,个体感受总是与生活方式协调一致。它们的表现方式与我们所预料的完全一样。如果一个人非常痛苦地追求目标的实现,那么他并不会因为成就实现而感到快乐。也许对他们而言,体验痛苦反而更加快乐。我们也会发现,个体感受的存在依赖于他的需要。一个广场焦虑症患者待在家中或者管理别人时,他的焦虑感就会消失不见。所以,所有的神经症患者都会回避那些让他们感到丧失控制力的环境。
  性格跟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一样稳固。例如,懦弱的人永远懦弱,尽管在比自己弱小的人面前,他们会表现得盛气凌人,在有别人保护的时候表现得勇敢无畏,但是他们骨子里依旧胆小懦弱。他们会给门上三层锁、安上警报器、养着狗来给自己壮胆。在人面前,他们会扬言自己很勇敢,也不会有人去故意证实他内心的恐惧,但是他过于小心翼翼、过度保护自己的举动早已暴露出其性格上的懦弱。
  性与爱的逻辑也是如此。当一个人心中有了渴望亲近的性目标时,他就会燃起强烈的性冲动。而且,在他燃起对一个特定异性的性感觉和性冲动时,他需要专注于这一单一目标,排除其他人与事带来的干扰。否则他就很容易出现阳痿、早泄、性冷淡等生理表现,这些生理现象往往由错误的优越感目标或者错误的生活方式所导致。在身患这类病症的患者案例中,我们会发现他们习惯于索取关注,而不愿意付出,他们缺少社会兴趣,性格懦弱,不够乐观。
  我有一位患者,他是家中老二,常年承受着负罪感的折磨。他的父亲和哥哥都非常看重诚实这一品质。在他七岁的时候,他告诉老师他的作业是自己独立完成的,但是事实上,他向老师撒了谎,他的作业是哥哥帮他写的。此后的三年里,他一直深受这种负罪感的折磨。最后,他主动找老师坦白,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老师仅仅是一笑了之。他紧接着又饱含热泪地向父亲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这一次他如愿以偿,获得了回应。父亲很开心他能够这么诚实,不但原谅了他,还给予了夸赞。虽然得到了父亲的原谅,可是他依旧非常自责,对于自己撒谎一事无法忘怀。从这个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个男孩通过让自己活在负罪感中来证明自己的诚实和正直。家庭环境对道德品质提出了高要求,所以男孩努力追求诚信。因为他的哥哥在学业表现和社会魅力方面都优于自己,所以他想要通过让自己成为一个品质更好的人来获取优越感。
  在后来的生活中,他常常因为自己糟糕的行为而产生负罪感。他有手淫的习惯,而且在学习中一直存在欺骗行为。每次考试来临时,他都会出现很强烈的负罪感。男孩的糟糕行为与日俱增,又因为长期承受负罪感产生的心理压力,他与哥哥的差距越来越大。而这时,发现自己不如哥哥,他又会给自己找寻各种早已经用烂了的借口来为自己开脱。大学毕业后,他选择了技术类工作,但是由于内心强烈的负罪感,他无心工作,整日都在心中祈求上帝原谅自己。到后来,他没有时间去工作,因为祈求上帝宽恕自己几乎成了他唯一能做的事。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生命的意义
绕不开的人生之问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对童年的解读
对记忆的解读
合作的重要性

第二章 精神与身体
身心相伴而生
非凡的精神力量
心理与思想的作用
个体风格的表达

第三章 自卑与超越
逃不开的自卑感
独特的优越感
有意义的目标

第四章 童年记忆
伴随一生的童年印记
走进童年记忆
行为的根源

第五章 梦
预示之梦
欲求之梦
追逐之梦
自我欺骗游戏
走进梦境

第六章 家庭的影响
母亲的影响
父亲的职责
手足间的竞争

第七章 学校的影响
为家庭教育助力
教会孩子合作
……

第八章 青春期
第九章 犯罪及其预防
第十章 职业问题
第十一章 个人与集体
第十二章 爱情与婚姻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