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直到最后一课(生与死的学习)
0.00     定价 ¥ 5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59650344
  • 作      者:
    作者:(瑞士)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责编:高霁月|译者:一熙
  • 出 版 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出版日期:
    2022-07-01
收藏
编辑推荐

老龄化社会和全球疫情焦灼的现实,都使得死亡与临终关怀的社会学话题更受关注。这本书出版六十年了,但它的现实意义依然强烈。书中大量真实的第一手的案例,指导我们学会怎样面对临终病人,怎样对待自己生命的终结,怎样应对亲人的离世。


展开
作者简介

  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博士(1926-2004),生于瑞士,美国精神科一声,生死学研究的先驱,国际知名生死学大师,探讨“死亡与临终”相关领域的人士,深受同行爱戴与尊敬。其著作被译成四十多种文字,著有:《生命之轮》《死亡与临终问答》《活至最后一刻》《记住这些秘密》《死亡:生命的最后阶段》《关于儿童与死亡》《坚持到底》《艾滋:最终的挑战》等。2007年入选美国国家妇女名人堂,《时代》杂志称她是20世纪伟大的思想家之一。

展开
内容介绍

  人生最后一课——关于人生的最后一刻
  颠覆世人对死亡和生命的看法
  回答世人对死亡的疑虑
  改变世人对待临终者的方式
  终结世人谈论死亡的禁忌
  帮助人们学会接受和面对死亡……
  “20世纪百大思想家”伊丽莎白·库伯勒一罗斯博士作品,畅销全球的现代生死学教育经典,探讨临终关怀与应对死亡的佳作。
  如何面对自己生命的终结,如何应对亲人的逝去。
  对临中与死亡多一分思考,我们在生命最后的时光就少一分孤独和恐惧。

展开
精彩书评

  ★以病人为师,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他们在生命最后的阶段,盘桓在心头的焦虑、恐惧和向往。我所能做的,仅仅是讲述患者的故事,分担他们的痛楚、期待与惆怅。我希望这本书能激励人们,别再躲开“痊愈无望”的病人,而是走近他们,帮助他们度过生命最后的时光。
  ——伊丽莎自·库伯勒-罗斯

展开
精彩书摘

  《直到最后一课:生与死的学习》:
  如果死亡避不开、逃不掉,我们会尝试挑战死亡并征服死亡。如果我们能在高速路上飙车却没发生交通事故,能从越南战场上活着回家,我们肯定会觉得自己摆脱了死神的召唤。我方也有伤亡,但消灭了十倍于己的敌军——新闻天天这么讲。我们就爱听这些,要不然就是我们太天真,觉得自己全知全能、长生不老?如果举国上下、整个社会都陷入这样一种对死亡的恐惧,绝口不提“死”字,那么,某种防御体系就会启动,并导致灾难性的后果。战争、骚乱、数量越来越多的谋杀案和其他犯罪行为,也许都在说明,如今的人不愿意优雅坦然地面对死亡。我们应该回到过去,重温旧日时光,多一些理性,少几分恐惧,去想象自己与死亡不期而遇时的样子,学会面对这场无法避免的悲剧。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宗教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呢?过去的人大多笃信上帝,相信有来生,以此缓解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痛苦。人们相信,升入天堂就能得到回报,如果在人间受尽了苦,在重压之下还能展现出勇气、优雅、耐心和高贵,死后就有补偿。过去很多时候,人活着就是遭罪,比如孕妇分娩,就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自然过程——婴儿呱呱坠地,受尽折磨的母亲还保持着清醒。但遭罪不是无缘无故的,未来一定会有补偿。如今,我们可以给产妇注射镇静剂,减缓分娩时的痛苦,甚至能通过引产决定分娩的时间,让那一天正好与某个亲戚的生日一致,或者避开某个重要的日子。由于使用了太多麻醉剂,很多产妇在孩子出生好几个小时后还没有苏醒,错过了第一时间感受孩子降生的喜悦的机会。说来也是,既然疼痛、瘙痒和其他不适都可以用药物缓解,人们为何还要傻乎乎地遭罪呢?“现世受苦,天堂得赏”的说法早就没人相信了,苦难失去了意义。
  同样道理,越来越少的人相信死后还有来生,这本来是人们对凡人终有一死说法的否定。如果不能预知死后的生活,就得考虑死亡。如果在人间受苦受难,却不能去天堂得到回报,那受苦是为了什么呢?如果上教堂只是去聊聊天、跳跳舞,那教堂的作用是什么呢?修建教堂,是给予信徒们希望,让他们遭遇人间的悲苦时,仍然心怀期许,试着去理解尘世间令人难以接受的痛苦,并弄清其中的奥秘。
  这听起来很矛盾,一方面,社会教我们对死亡持否定态度;另一方面,宗教失去了许多相信有来世、肉身不灭的信徒,这样一来又淡化了对死亡的否定。如果站在病人角度,这种立场的转换会让人无所适从。宗教的死亡观,即上文提过的“现世受苦,天堂得赏”,叫人心头怀着希望,日子过得充实,然而当下社会的死亡观则让人们丧失了希望,过一天算一天。这种生活方式增加了人们的焦虑感,更具有毁灭性、侵略性,人们会为了逃避现实、逃避自己的死亡宿命而大开杀戒。
  展望未来,我们将迎来这样一个社会:越来越多的人依靠机器和电脑“维持生命”,机器代替了身体器官,电脑则随时查看是否有其他生理机能需要被电子设备替换。数据中心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汇总各项数据指标,病人呼吸一停止,指示灯就亮起,相应的设备自动停止运行。
  还有一些中心也越来越受欢迎,在那里,死者的遗体被快速冷冻起来,放入一个特殊的冷库,等科技发达到某个阶段,再解冻遗体,让他起死回生,参与社会生活。但这样一来,社会难免人满为患,那么就得成立一些专门的机构,决定哪些人能被解冻,就像现在有些机构,决定哪些病人可以接受捐献的器官,哪些病人只能面对死亡命运。
  这听上去很吓人,让人难以置信,但都是真事儿,而且已经发生了。在这个国家,没有法律阻止唯利是图者利用人们对死亡的恐惧赚钱,也无权干涉投机商们打广告,高价兜售将人体冷冻数年然后活过来的机会。这些公司已经开始运营,如果有人咨询这样的问题:当丈夫去世后,遗体被冷冻起来,那他的遗孀是否可以享受社保或者再嫁人,听到这番话,我们多半会嘲笑他,但这的确是严肃的问题,不容忽视,说明某些人为了逃避死亡,竟然到了一种荒唐的地步。时间紧迫,趁我们的社会还没有彻底僵化,还没有走向毁灭,行业不同、信仰不同的人们,是时候团结一心、寻求对策了。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对死亡之恐惧

第二章 面对死亡与临终,心态各异
社会习俗和防御心理
“死亡与临终”跨学科研讨课的由来
以临终者为师

第三章 第一阶段:否认与自我封闭——“不,不可能是我!”

第四章 第二阶段:愤怒——“为什么是我?”

第五章 第三阶段:讨价还价——她唯一的愿望是“再登台表演一次”

第六章 第四阶段:抑郁——但病人要经历的失落还远不止这些

第七章 第五阶段:接受——“漫长旅途前最后的休息时间”

第八章 希望

第九章 病人的家属
家庭的变故对家人的影响
交流中的问题
家属应对危重病情
病人去世后的家庭状况
消除悲伤与愤怒

第十章 晚期病人访谈录

第十一章 对“死亡与临终”研讨课的反应
医护人员的反应
学生的反应
病人的反应

第十二章 绝症病患的治疗
无声胜有声

致谢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