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己开始:变革者的思维导图》:
要么变革,要么死亡
无论我们喜不喜欢,事实就是如此。2018年——也包括此后的年份——流行过一则箴言:要么变革,要么死亡!这则箴言适用于公司、品牌和组织,更适用于个人。理由很简单,即使一个人无法确切知晓未来的模样,他仍可以确定一件事:只有现在做出改变,未来才会成功。说得更生动一点:要想在生命中扮演重要角色,就必须跳上变革的列车,否则便会被独自抛弃在废旧的车站。这句话是否已经触到你舒适区的边缘?很好,因为在接下来的十五年中我们的日常生活将发生巨大变化。我们的生活、爱情、饮食、交友、购物、消费、学习、工作,甚至死亡的方式都将与我们今天所知道的大不相同。
我们的未来究竟会是何种模样?我们的汽车会自动驾驶吗?我们的智能冰箱会自动检测到黄油不足,并向定点超市开出购物清单吗?我们会在不久的将来食用由3D打印机打印出的面条吗?这一切被实现的可能性非常之大,从技术层面讲这些早已不是问题。我认为,以下趋势尤其将在未来几年内极大地改变我们的生活:
宽带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使世界变得更小。
更多信息被存储在“云端”。人们能够以前所未有的简单方式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专有技术和操作知识——这是真正的创新助推器。
智能手机将成为人类一生的组织中心——灯光,音乐会,血压测量,酒店房间钥匙。人类将会开发出一款万能APP。
机器人和自动化流水线将接管那些目前只有人类才能完成的工作。这些工作甚至会包括心脏搭桥手术——机器人对手术的把控会比主治医师精确得多。接管行为特别会发生在精密制造、行业咨询或流水线作业等领域。产生的结果:虽然数以百万计的工作会被淘汰,但会出现相同数量甚至更多的新岗位,这些新的岗位最可能出现在目前尚不存在的行业中。
作为消费者,我们的行为将更倾向于个人需求。针对个人需求的服务将渗透至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我们会希望能够确定何时、何地,以及如何查看、消费或购买所有商品(这点最为重要)。
扩展的现实感——基于技术的进步,计算机的现实感知能力会得到进一步扩展,这将彻底改变我们购物、约会、展示产品和度假的方式。
人工智能将变得更加智能。即使在今天,机器人也已经能够在股票市场上成功进行交易并训练其他机器人。社交媒体中的某些算法可以根据你所发布的图像更加准确地预测出你的自杀风险,准确程度甚至高于相关领域的专家。
以上这些只是几个具体的例子。未来还会出现更多令人兴奋的情节。无论未来数字时代将会发展成何种形态,它都一定会是自工业革命以来最大的社会变革——因为技术的发展不再是线性的,而是指数性的。以苹果公司的智能手机为例,史蒂夫·乔布斯以独特的演讲方式首次推出这款革命性手机的初代产品距今才十几年时间。今天,我们已经用上了这款手机的第11代产品(iPhone 11),但我坚持认为,我们仍然仅处于技术腾飞的起步阶段。然而,社会上的许多人好像对这种未来大势毫无察觉。我们城市的各种政府机构仍旧习惯性地使用纸张处理公文,许多公司仍然对数字化一无所知,就连我们的孩子也总想着用昨天的方法应对未来的挑战。你希望我举一个生动的例子?没问题。我女儿伊丽莎白的幼儿园在不久前为孩子们购置了一台大受好评的计算机。这台计算机包括一台电子监控器,由于体积过大,幼儿园必须为其安排额外空间。当然,老师们无法操作这种新型设备。其实幼儿园完全没必要购入这台计算机,因为幼儿园的小朋友属于从小便与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共同成长的一代。难怪园里的小西奥坚定地说:“米勒老师,我们对这个老物件不感兴趣。但如果您需要,我很乐意在周一带上我妈妈的笔记本电脑。”这只是一个孤立的案例?也许吧,但是在越来越多的时候,我觉得我们的孩子应对未来的准备完全被现实所束缚。我的大女儿艾玛刚刚升入七年级,她能想象由于数字化、人口趋势和全球网络的出现,将来的自己会从事某种今天甚至尚不存在的职业。数以百万计的岗位将在未来消失,但新创造的岗位数量至少会与消失的一样多。你问学校对此有何反应?那里根本看不到“创新”二字,确切地说是处于某种停滞状态。我最近在家乡吕贝克参加了儿时中学的一项活动。虽然我在1994年便已经毕业离校,但它的外观与二十五年前一模一样,与我上学时毫无二致,甚至我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