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李泽厚在“美学大讨论”中脱颖而出,到80年代“美学热”提出主体性实践美学遥领风骚,到90年代隐退后不断调整美学观点,李泽厚作为符号式人物一直牵动着中国美学发展的神经。
李泽厚的美学思想有着完备的理论体系和深厚的哲学基础。早期美是“社会性与客观性的统一”的观点基于马克思哲学手稿,后来的实践美学思想则是其主体性实践哲学体系框架中的一部分。李泽厚从一开始就在哲学层面为审美活动划定了清晰的思想视野。
美学之所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与近代审美视野的形成和审美自律性的自我要求密不可分。本书从美的本质的确认、审美范畴的逻辑展开、方法论基础等层面,着重研究李泽厚实践美学的审美视野建构情况,进而梳理和反思了李泽厚实践美学前后所勾连的早期中国现代美学、认识论美学、新实践美学等审美视野的建构和变迁,尝试为当下美学的发展廓清学科视野。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