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主体理论与批判理论
第一章 自然与主体:列奥·施特劳斯的元理论批判
第一节 基础哲学的诉求
第二节 形式指引:对自然概念的现象学分析
第三节 理智异质性学说:一种康德式的认知批判
第四节 从主体到自然:对自我意识的批判与替代
第二章 主体问题的延伸:施特劳斯解释学中的作者问题
第一节 “作者”之为主体
第二节 “作者”的消解:文类的差异性
第三节 解释学的“历史主义”之争
第四节 文本中的先验主体
第三章 迟到的主体理论:阿伦特《论奥古斯丁爱的概念》中的主体批判
第一节 海德格尔化的奥古斯丁解释
第二节 “爱”之概念的三种阐释
第三节 主体理论的思想史意义
第四章 现代性理论的对峙:哈贝马斯与列奥·施特劳斯的潜在对话
第一节 共通的起点:审美主义批判
第二节 先验主体性批判
第三节 两种现代性路径及其政治意义
第五章 批评作为论证:论哈贝马斯的批评观念
第一节 “主体”的内与外
第二节 “语言”的内与外
第三节 “美学”作为批评
第四节 批评作为论证
第二辑 批判理论的语言转向
第一章 通向审美复位的新异化理论:法兰克福学派美学传统的观念论根源及其克服
第一节 范式之争:批判理论当代发展的三次转型
第二节 “范式转型”的观念论根源
第三节 系统美学批判:“美学”衰落的必然性
第四节 重建审美规范论证:本雅明的新异化理论论纲
第二章 从语言再出发:本雅明的先锋文体与历史唯物主义
第一节 背景:体系与历史
第二节 从康德批判到语言论的经验理论
第三节 “先锋的”历史唯物主义
第三章 “词的审美尊严”:阿多诺早期语言论纲中的审美主义
第一节 语言范式:阿多诺语言哲学的复兴背景
第二节 过渡:从语言哲学/神学到社会批判
第三节 社会批判作为语言批判
第四节 语言论的审美主义
第四章 论“语言”的限度:本雅明与维特根斯坦思想的错位
第一节 “未来哲学”的隐含问题
第二节 本雅明阅读维特根斯坦
第三节 阿多诺的见证
第三辑 批判理论的美学转型
第一章 有机体美学批判:以《有机的现代性:青年黑格尔与审美现代性话语》为例
第一节 自然哲学浪潮
第二节 审美主义与“整体论”
第三节 有机体范式的启示
第二章 从“趣味美学”到“物感”理论
第一节 审美主义:一种悖论的现代思想样式
第二节 反思趣味美学
第三节 器物现代性:生产美学的现代性叙事
第四节 物感:一门新美学的尺度
第三章 批判理论的别样传统:重思《爱欲与文明》
第一节 纵欲精神与资本主义
第二节 压抑一补偿的文化结构
第三节 爱欲解放的盲视
第四节 走向爱欲启蒙
第四章 文哲之辩与突破康德:论本雅明早期思想中的理念论
第一节 解释的“双重轨道”
第二节 文体与思想
第三节 黑格尔的缺席
第四节 思想史的戏仿:走出康德先验理念论
第四辑 走向“居间美学”
第一章 论康德《判断力批判》中的“居间美学”
第一节 审美理性主义批判再审思
第二节 理解“第三批判”的黑格尔一科耶夫进路
第三节 重思目的论批判
第二章 走向“一种批判的工艺学史”:本雅明《爱德华·福克斯:收藏家与历史学家》中的技术批判
第一节 被忽视的技术批判
第二节 作为技术批判的历史主义与实证主义批判
第三节 朝向“一种批判的工艺学史”
第三章 内在批判的极限:阿多诺论审美经验的否定性
第一节 问题史之一:“艺术社会学”论争
第二节 问题史之二:文化肯定性的批判
第三节 悖论的作品美学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