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坐忘思想史论--从庄子到二程/博知文丛
0.00     定价 ¥ 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9471132
  • 作      者:
    作者:朱韬|责编:陆希宇
  • 出 版 社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3-01
收藏
作者简介

朱韬,1988年生,山东济宁人,西北大学中国史博士,现任教于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主要从事中国思想史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已在《宗教学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数篇。

展开
内容介绍
“坐忘”是庄子思想重要组成部分,被后世好道者、庄学阐释者推重。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借鉴老庄思想展开译经活动,“坐忘”便借此机会进入佛教视野,并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南北朝时期,“坐忘”被道教人士接受,改造为道教炼养方术,随着道教义理研究的深入,道教人士对于“坐忘”的理解也不断发生变化。又因“坐忘”是借孔子和颜回之口讲述的,所以儒者对“坐忘”也另眼相待,特别是理学家在构建自身学术理论时,常借用“坐忘”的思想内涵。“坐忘”受到儒释道三家广泛关注,承载着儒释道的独特思考,本书在探讨“坐忘”在中国思想史上发展演变的同时,也试图描绘更为立体的儒释道交流图景。
展开
精彩书摘

我们当下也许不再需要通过像“坐忘”“坐禅” “静坐” 这样带有宗教色彩的修养论去追问“意义”、去塑造人格,但不管选择哪种途径去寻找意义、去证成意义,去“成人”,都少不了知识的习得与功夫的践履,这是古今中外的修养论不断向我们揭示的。就我们今日而言,没有任何一种“意义” 被视为天经地义的正确,也许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一种思想的危机、文化的危机。但在庄子那里思想的多元化,正是他所期望的,每一个个体价值的鲜活涌动,就是他所讲的在日常生活中的“庸人”。如果借用郭象的“自得应物”和道教的“性命” 之学来说明庄子以及禅师的“庸人”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生活状态,笔者以为: “自得” 是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对实践意义的追寻,以此对抗日常生活的无聊和痛苦,使“天籁”成为日常。“应物”是个体在关系中的实践,是个体对于多重身份天然责任的理解、认同、践履,是“天下大同” 的基础。宗教的彼岸落实到日常生活,性命之学在穿衣吃饭中也可以得到贯通。按照身体所需安排饮食、休息,是形体生命长存的基本前提,是“命功”;吃饭时,好好吃饭,睡觉时,好好睡觉,则是心性修养的落实,是“性功”。适量的运动是“命功”,自律的运动是“性功”;由工作而获得报酬以存养身体,是“命功”,由敬业而专业到技进于道,是“性功”。在日常生活的穿衣吃饭中, “性命” 双修已然可以得到落实。

展开
目录

绪论/1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1

   二、研究现状/3

   三、研究方法/13

   四、研究思路与内容/13

第一章 庄子“坐忘”义辨析/15

  第一节 “忘仁义”“忘礼乐”解/16

   一、“坐忘”寓言文本辨正/16

   二、“忘”之意蕴/22

   三、“仁义”“礼乐”所指/24

  第二节 “隳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解/33

   一、“隳肢体、黜聪明”与“离形去知”的关系/33

   二、“一受其成形”的痛苦/37

   三、“聪明”与“知”/41

  第三节 “同于大通”与“化则无常”/46

   一、何谓“大通”/47

   二、“同则无好,化则无常”/50

   三、“坐忘”与“逍遥游”/55第四节 何谓“坐忘”/59

   一、解“坐”/61

   二、“坐忘”与“心斋”/69

   三、“坐忘”与“吾丧我”/75

第二章 魏晋玄学对“坐忘”修养境界义的发展/85

  第一节 郭象“坐忘”思想研究/86

   一、郭象对“坐忘”修养方法义的消解/86

   二、“坐忘”与“内圣外王”/90

   三、“坐忘自得”/94

   四、“坐忘而后能应务”/97

   小结/100

  第二节 韩康伯“坐忘遗照”研究/102

   一、“坐忘遗照”出处/102

   二、韩康伯“坐忘”义辨析/104

   三、韩康伯“遗照”义辨析/109

   四、韩康伯“坐忘遗照”义辨析/117

   余论/119

第三章 道教对“坐忘”修养方法义的发展/127

  第一节 方术化的“坐忘”/127

   一、“众术”中的“心斋坐忘”/128

   二、“斋”中的“心斋坐忘”/132

   三、“存思”与“坐忘”/138

  第二节 “坐忘”与重玄思潮/143

   一、重玄学溯源/144

   二、成玄英对“坐忘”的理解/154

   三、王玄览以“坐忘”“舍形入真”/160

  第三节 性命双修视野下的“坐忘”/170

   一、《天隐子》的内在矛盾/17二、云本《坐忘论》将“坐忘”系统化/174

   三、石刻本《坐忘论》:“坐忘”是“求道之阶”/178

   四、钟吕金丹道体系下的“坐忘”/180

第四章 “坐忘”与儒释修养论/189

  第一节 “坐忘”与“禅”/189

   一、“禅”义溯源/190

   二、“枯木死灰”与“灰身灭智”/196

   三、“枯木龙吟”/204

  第二节 “坐忘”与“静坐”/208

   一、“二程”“静坐”说的渊源/209

   二、“二程”对“静坐”“坐忘”的矛盾评价/211

   三、“二程”对佛教修养论的批判/217

结论/227

参考文献/233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