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第一部分 自由主义的模式
第一章 社会进程与空间形式
I:城市规划的概念性问题
1 地理学与社会学的想象力
2 迈向社会空间哲学
3 交叉地带的方法论问题
(1)个性化
(2)混淆
(3)统计推断
4 交叉地带的策略
第二章 社会进程与空间形式
Ⅱ:城市系统中的实际收入再分配
1 城市系统的收入分配与社会目标
2 调节收入再分配的一些特征
(1)城市系统的变化与调整速度
(2)可达性价格与邻近性成本
(3)外部性
3 工作和住宅区位变化的再分配效应
4 再分配与产权价值变化
5 资源可用性与价格
6 实际收入再分配和政治进程
7 社会价值观与城市系统的文化动态
8 空间组织与政治社会经济进程
(1)城市系统中非纯粹公共物品的提供与控制
(2)城市系统中的区域与领域组织
9 结论
第三章 社会正义与空间系统
一 “分配正义”
二 领域分配正义
1 需要
2 共同利益贡献
3 绩效补偿
三 实现分配正义
四 正当实现的分配正义:领域社会正义
第二部分 社会主义的模式
第四章 地理学的革命和反革命理论与贫民窟形成问题
再论革命和反革命理论
第五章 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与城市土地利用理论
一 土地和房屋的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
二 城市土地利用理论
三 微观经济城市土地利用理论
四 地租和城市土地的配置使用
五 结论: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地租概念与城市土地利用理论
第六章 城市化与城市:深度阐释
一 生产方式与经济一体化模式
1 生产方式
2 经济一体化模式
(1)互惠
(2)再分配一体化
(3)市场交换
二 城市与剩余
1 剩余概念与城市起源
2 剩余价值与剩余概念
3 剩余劳动剩余价值与城市化本质
4 城市化与剩余价值的空间流通
5 结论
三 经济一体化模式与城市化的空间经济
1 经济一体化模式内的变化
2 城市空间经济中经济一体化模式之间的影响力平衡与剩余流通
(1)剩余的地理流通模式
(2)中世纪欧洲的城市
(3)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的市场交换过程与大都市化
(4)当代大都市制衡市场交换力量的再分配与互惠
第三部分 综论
第七章 结论与反思
一 方法与理论
1 本体论
2 认识论
二 城市化的本质
城市权(2008)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关键词索引
译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