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先秦至隋唐
周公《戒子》:《易》有一道,谦之谓也
孔臧《与子琳书》:言不及利,行不欺名
东方朔《诫子诗》:与物变化,随时之宜
刘向《诫子歆书》:吊者在门,贺者在闾
马援《诫兄子严敦书》: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
张奂《诫兄子书》:谦谦有礼,有错无惮改
郑玄《戒子益恩书》:闲居以安性,覃思以终业
赵咨《遗书敕子胤》:存亡为晦明,死生为朝夕
刘备《遗诏敕后主》: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诸葛亮《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外甥书》:志存高远,免于下流
王修《戒子书》:行止与人,务在饶之
殷褒《诫子书》:君子思不出其位
王昶《诫子侄》:为子之道,莫大于宝身全行
姚信《诫子》:行善不为名,去矫饰而真诚
嵇康《家诫》:见机而作,明哲保身
羊祜《诫子书》:恭为德首,谨为行基
陆景《诫盈》:居高畏其危,处满惧其盈
李秉《家诫》:勿轻论人,勿轻说事
李暠《勖诸子》:为国足以致安,立身足以成名
李暠《手令诫诸子》:从善如顺流,去恶如探汤
陶渊明《与子俨等疏》:以败为成,因丧立功
颜延之《庭诰》:言高一世,处之逾默
王僧虔《诫子书》:鬼唯知爱深松茂柏,宁知子弟毁誉事
杨椿《临行诫子孙书》:不治生求利,不与势家联姻
徐勉《戒子崧书》:以清白留子孙,不亦厚乎
魏收《枕中篇》:言行相顾,慎终犹始
王褒《幼训》:立身行道,终始若一
颜之推《颜氏家训》: “篇篇药石,言言龟鉴”的家训之大成
李世民《帝范》:帝王之业,非可以力争
朱仁轨《诲子弟言》: “让”字为先
苏瓌《中枢龟镜》:毋太刚以临人事
姚崇《遗令诫子孙》:与其浊富,宁比清贫
李华《与弟莒书》: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元稹《诲侄等书》:效职无避祸之心,临事有致命之志
舒元舆《贻诸弟砥石命》:剑之锷,砥之而光;人之名,砥之而扬
李翱《寄从弟正辞书》:人之穷达所遇,亦各有时
刘禹锡《犹子蔚适越戒》:以彝器为喻,成才须反复砥砺磨炼
柳砒《柳氏叙训》: “坏名灾己,辱先丧家”五大忌
王建《诫子元膺文》:勿骄勿矜,勿盈勿忌;惟敬惟诫,惟谦惟和
钱缪《武肃王遗训》:顺天爱民、长享富贵之法
章仔钧《章氏家训》:吃紧在尽本求实,切要在潜消未形
卷二 宋元
李昌龄《乐善录》:教子有方,勿为子孙作牛马
王旦《三槐堂王氏家训》:一谦受益,一满招损
卷三 明
卷四 清
展开